組工干部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6 09:00:00
導語:組工干部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部門是黨委主管組織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職能部門,組工干部所從事的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原則性很強的工作,因此,必須把提高自身素質放在首位。目前,中央正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按照先進性的具體要求,要做一名群眾滿意、組織滿意的合格的、優秀的組工干部,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認為,最基本的要做到努力學習、遵守紀律、勤奮工作。
在努力學習上,組工干部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總結,才能不斷的完善提高自己,這也是一個干部不斷成長的必經途徑和不斷進步的必然選擇。通過學習,練就過硬的實踐本領。這方面要著重解決學什么、向誰學、怎樣學的問題。
學什么?一學理論,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所以,要重點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黨的基本理論和組織工作理論,學會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要通過學習,學通組織工作、干部工作的政策理論,進而把握好組織工作、干部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原則性。因為不懂政策,工作就會瞎忙活。同時要學習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做到知全局,見微知箸,有“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敏銳性。二學法律,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基本方略,它要求每一個中國公民都必須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這方面組工干部的先進性要體現在模范的帶頭學習法律和遵紀守法的具體行動中。三學經濟,隨著時展的需要,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組工干部都必須努力學習和掌握經濟知識,才能使組織工作為經濟工作服務,顯示出自己的先進性。四學科技,當今時代,科技對于經濟、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組工干部要增強社會實踐本領,就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最先進的科技知識。五學業務,重點學習組織工作所必備的業務知識和計算機、寫作、普通話等基本技能,做到業務精通,成為業務工作的行家里手。
向誰學?一向書本學,書本是最直接、最方便的老師。二向領導同志學,學習他們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一般來講,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組工干部經常接觸領導,領導在政策理論水平、領導工作能力、實踐工作經驗及工作作風等方面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全,只要留心觀察、細致琢磨,也能學到知識。三向周圍的同志學,學他們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一個部門、一個單位都是一個群體,在這個群體中,各自都有一些特長,如有的擅長公文寫作,有的精于協調綜合,有的精通專業知識,有的辦事能力很強,組工干部只有不斷學人之長,補已之短,才能使自己不斷豐富和充實起來,從而更好地承擔起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四向實踐學,學習過硬的實踐本領。實踐出真知,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所學的知識,也只有用于指導實踐,并接受實踐的檢驗,才能使學習有真正意義。
怎樣學?一是學習要有深度。學習不能一知半解或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透,要達到學理論要深、學業務要精、學政策要透的境界。二是學習要有厚度。就是要通過學習,學會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一個干部的成長過程,不可能都是順境,逆境和挫折不可避免,不能一朝得勢洋洋得意,什么都好得很;一遭挫折灰心喪氣,什么都糟得很。三是學習要有寬度。就是在重點學習組織工作、干部工作知識的同時,哲學、歷史、經濟、科技、時事等方面的知識都要學習,做到廣泛涉獵,厚積薄發。
在遵守紀律上,紀律是黨的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組工干部更有嚴格的紀律要求,主要樹立和增強四種意識,即服務意識、服從意識、責任意識、規矩意識。
要增強服務意識。就組織部門的整體工作而言,就是要服務一個地方工作的大局,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組織保證、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就織金而言,就是圍繞畢節試驗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為促進織金跨越性發展提供服務。具體到每一位組工干部,就是要圍繞全縣重點工作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取得的成績和經驗,開展深層次的調查研究,撰寫出高層次的調研文章,探索實踐組織工作為經濟工作服務的切入點,為推動地方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服好務。
要增強服從意識。組工干部要服從于、服務于黨委領導工作,無論做什么工作,都只能按照黨委的授權或意圖去辦,對于重大事項,不能自行決定工作的部署與行動。因此,必須把勁用在刀刃上,否則將會變成無用功。在實際工作中,要超前預測、及時收集各方面的反映問題向領導反饋,使領導能及時覺察問題,及時總結經驗,糾正偏差,以便完善決策。
要增強責任意識。每位組工干部都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地方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和整個全局工作中所處的位置和作用,從而自覺地做好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責任意識是工作事業心的集中反映,是一種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要樹立“泰山之責”的工作理念。組織部門所處的地位和所承擔的重要職責,決定了每位同志的工作責任都是重大的,必須時刻牢記組織工作無小事,抱著對工作負責就是對黨的事業、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把工作當著事業干,全身心地投入到平凡而又神圣的工作中去,特別是在干部工作上,時刻都要堅持認真、認真、再認真,細致、細致、再細致,周密、周密、再周密。
要增強規矩意識。規矩意識強不強,是衡量一位組工干部組織上是否合格、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對組工干部來說,這方面的要求更高更嚴。具體來講,講規矩就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按程序、按規定辦事,做到到位不越位、出謀不決策、協調不包辦;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聽的不聽、不該說的不說、不該記的不記;不傳播、不泄漏黨委、黨組在討論干部人事工作中的各種意見和尚未正式作出決定的問題。絕不要因為組工干部知道的事情多一些,就到處亂發議論、談觀點、講內情;更不能打著領導的旗號,發號施令、寫條子、打電話、辦私事。要以實際行動維護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在勤奮工作上,既然從事組織工作,注定必須默默無聞,甘為人梯,每位組工干部都必須樹立“人梯”理念和精神,做到工作勤勤懇懇,辦事兢兢業業。
工作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得以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工作上臺階上水平的源泉和動力。創新是每位組工干部適應環境變化、知識經濟發展、組織發展變革、提高工作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具體工作中,在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方法以及文件材料上都要有創新,只有如此,才能推動單位工作上臺階,進而服務工作的大局。
工作要扎實。就是組工干部要圍繞上級的黨建目標、單位內部的工作目標、與下級簽定的目標,扎實地開展工作,做到不漂浮、不虛華、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匯集涓涓細流,然后成江海。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要求之一就是工作業績要高于一般群眾,組工干部更是如此。只有扎實的工作、優異的業績,才能贏得組織的認可,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每位組工干部一方面要淡泊名利,因為從事了組織工作,就注定了必須默默無聞,甘為人梯;另一方面要保持常盛的進取心,這也是對每一位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要求。
工作要齊心。著名的“木桶理論”提出,一只水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于最長的一塊,而是取決于最短的一塊。這一理論運用到經濟學上,是說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不是取決于發達的地方,而是取決于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水平,所以,國家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省委、省政府要確定一類扶貧鄉鎮,縣委、縣政府要明確縣級領導干部聯系一類貧困村實行重點幫扶;運用在政治學上,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整體工作的推動,不能僅靠幾個能力強的,而是要靠單位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單位每個黨員干部在工作上都要用心、用力,人心齊,泰山移。每個同志都盡了心,盡了責,所在單位工作上去了,各個單位工作都上去了,整個地方工作也就上去了,工作出了成效,群眾滿意了,組織滿意了,干部也就有奔頭。
組織部門如何促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千秋大業在于用人?!备刹康倪x拔任用,歷來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敏感問題。選拔什么樣的人,重用什么樣的人,對黨的作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選撥任用干部的組織部門,理應切實履行好識人用人的職責,牢固確立正確的用人導向,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干事創業的氛圍,促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讓他們找到施展才華、為民服務的舞臺。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思考和看法。
一、提高識人用人的敏銳性,促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古人云:“非成業難,得賢難;非得賢難,用之難;非用之難,任之難?!鄙朴谧R別和使用干部,是組織部門的職責,也是組工干部應當具備的基本功。識人的前提是善于發現人才,用人的問題關鍵是個“用”字。古往今來,“伯樂相馬”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然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縱橫四海的千里馬被埋沒是常有的事。對人才來說,如果有一個善于識別優劣真偽的“伯樂”出現,這無疑是一種鼓舞。因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優秀人才才可能脫穎而出,平庸無能之輩或濫竽充數之徒才能相形見拙。要識得“千里馬”,首先自己要有一雙伯樂的“慧眼”。同志曾說過:“你自己不是伯樂,‘千里馬’站在你面前,也發現不了?!比龂鴷r期著名的思想家劉勛也曾說過,一流之人,能識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識二流之美。這段話也道出了識人用人者素質的重要性。組工干部要識“一流之才”,自己就要成為“一流之人”。因此,組工干部不僅要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掌握新形勢下黨的組織工作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而且要認真學習并努力掌握經濟、法律、科技、歷史、文學等多方面的知識,不斷拓寬知識視野,提高識人用人的敏銳性。
提高識人用人的敏銳性,應在以下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客觀、辯證地評價干部。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與才,注重從政治素質、工作實績和群眾公認等方面綜合評價和衡量干部,既防止失察失誤、以偏概全,又防止吹毛求疵、求全責備。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干部的潛力,用全面的眼光看干部的長處。二是善于用人之長。破除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看干部重在看本質、看主流,真正把握每個干部的特點和長處;著眼于事業發展需要和崗位職責要求,把最適合的干部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做到因崗選人、人事相宜,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三是堅持正確的用人標準。選拔使用干部應出以公心,關鍵是要看干部在自己的崗位上干了什么事、取得了哪些實績,而不能搞親疏遠近。決不能讓那些埋頭苦干、實績突出、群眾公認者受到埋沒,更不能讓那些追名逐利、嘩眾取寵、投機取巧者有機可乘。
二、建立健全選拔任用機制,促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我們黨要成為優秀人才密集的黨,選拔高素質的人才執政,最核心、最關鍵的是建立健全廣納群賢、人盡其才、充滿活力的選拔任用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競爭擇優的選拔任用機制。競爭出活力,競爭出人才。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是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形成的比較成熟的選人用人制度,是以公開、公平、公正來克服“由少數人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的弊端,變“領導點將”為“制度選人”、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通過不斷擴大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人員范圍,給更多的人平等競爭的機會,使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制度經?;?、規范化,不斷完善考試制度,改進考試方法,提高筆試、面試、考察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通過提供機會而發現的優秀人才,通過公平的競爭機制而涌現出來的佼佼者,我們要及時提拔使用,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在關鍵崗位上,將優秀的干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二是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組織部門要遵循用實績評價干部、使用干部的要求,鞏固和完善“以德才素質為基礎,以工作實績為核心,以量化考核為手段”的干部實績考核評價機制,全面、客觀、準確地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積極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平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努力營造思改革、謀發展、干事業的濃厚氛圍。
三是建立健全切實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有效激勵干部,主要應抓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提拔重用。對政績突出、群眾公認、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要大膽提拔,予以重用,為其干事創業創造良好條件。二是榮譽激勵。在不同層次干部中,開展評先選優活動,激勵干部開拓進取。三是物質獎勵。對做出突出成績的領導干部,應在物質上予以重獎。有效約束干部,主要抓好三項制度:一是任職試用期制度。對新提拔擔任領導職務的干部,全部實行任職試用期制。試用期滿,經考察勝任工作的正式任命,不勝任的自然免除職務,對有一定問題但不影響繼續任職的干部可適當延長試用期。二是辭職制度。推行科級干部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制度。凡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不宜再擔任現職的領導干部,由本人主動提出辭去現任領導職務。本人不能主動辭去職務的,要通過一定程序責令其辭去現任領導職務。拒不辭職的,免去現任領導職務。三是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堅持抓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認真落實先審計后離任、審前及審后公示、重大經濟事項必審、審計對象過錯追究和審計結果確認及運用等“八項制度”。
三、拓寬選人用人的民主渠道,促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一是走群眾路線。干部生活在群眾中間,人民群眾是干部成長成熟的土壤、陽光和雨露。擴大民主,尊重民意,真正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充分運用好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主評議結果,認真執行差額考察、考察預告、任前公示等制度,把黨的干部政策、標準交給群眾,把選拔的職位、條件公布給群眾,讓群眾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多數群眾不擁護、不贊成、不滿意的干部,堅決不提拔不重用。讓群眾實實在在地看到他們參與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成效,增強正確行使民主權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完善選拔任用干部的民主決策制度。在研究決定干部中,充分發揮黨內民主,進一步完善黨委內部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健全決策程序,做到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多數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數人不贊成的不通過,防止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要堅持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到會的紀律規定,保證與會成員有足夠的時間聽取情況介紹、充分發表意見。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行表決。對意見分歧較大或者有重大問題不清楚的,應當暫緩表決。常委會研究范圍內的干部選拔任用全部實行常委會票決,并不斷擴大差額票決在票決干部中的比例。同時,逐步建立健全干部推薦、考察、任命各個環節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等。
- 上一篇:組織干事調研報告
- 下一篇:基層民主評議干部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