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3 04:56:00

導語: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改革開放*年來,*市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也要有清醒認識到還存在一些問題。一定要全面準確地把握基本國情,立足*市情,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優化*市的發展環境,把我們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農業產業化,促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改革開放*年來,*市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結構逐步優化,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從19*年到20*年,國內生產總值由5169萬元增加至38.9億元,增長17.4倍;農牧民人均收入由135元增加至6167元,增長44倍;職工年均工資由513元增加至1.4萬元,增長27倍。但*的發展環境還不夠優化,農業產業化調整還沒有成形,新型工業化布局還不夠合理,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還不平衡。在充分肯定巨大成績的同時,我們對發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要有清醒認識,一定要全面把握*市基本情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基本國情的全面準確把握,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最起碼的要求;*市情的全面準確把握,則是對我市各級領導班子執政為民最起碼的要求

從世界的本原來說,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存在決定意識,而不是意識決定存在。因此,辦任何事情,都得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而不是相反。恩格斯說:“為了使社會主義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于現實的基礎之上?!睂τ谝粋€國家來說,最大的現實就是本國的國情,對于一個縣市來說,最大的現實就是基本市情。我們進行“四區一線”的農業布局,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必須置于現實基礎之上,必須研究和認清*市情,一切從市情出發,善于把改革開放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與*市的經濟社會條件結合起來,不斷解放思想,創新工作,創新發展。

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最重要前提,就是對中國國情真實、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初,對基本國情了解不全面,一些人教條主義地把書本上的條條,外國的革命經驗,照搬到中國來,結果使中國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同志則重視了解和掌握中國國情,不斷研究國情,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和特點。在對中國國情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剖析的基礎上,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才正確地制定了中國革命的路線、方針和戰略,成功地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了起來,我們黨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當時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高漲,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但同時也脫離社會現實,脫離本國國情,出現了、化等左傾錯誤,使社會主義道路發生了嚴重曲折。深入研究諸多曲折的原因,都同對基本國情的認識偏差相聯系,致使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脫離了中國的實際。無論國外,還是國內,不從實際出發,不從本國國情出發的做法,都被實踐證明是有害的,我們應該記取這些教訓。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鄧小平同志早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就強調恢復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指出:“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一切共產黨員所必須牢牢記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彼辉購娬{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認真研究和準確把握中國的基本國情。鄧小平還指出:“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同志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F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睘榇?,他提出了認真分析和正確認識我國國情的任務。正是基于對中國國情的高度重視和科學分析,鄧小平同志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上鄭重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口號。20年前,在黨的十三大,我國正處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首次寫進黨代會報告。20年后,在黨的*,同志在報告中又一次鄭重強調:“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笔粚萌腥珪詠淼穆肪€、方針、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都是在科學分析和準確把握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形成的。*年來改革開放的全部成就,也都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不斷地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而取得的。當前改革處于關鍵時期,我們黨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成肩負的三大歷史任務,仍然需要堅持科學分析和把握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因此,*報告進一步明確指出:“強調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脫離實際、急于求成,而是要堅持把它作為推進改革、謀劃發展的根本依據?!被跉v史的經驗教訓,只有準確地把握基本國情,才能科學地制定現階段的各項方針政策,才能更好地實施我們的發展戰略。

*市作為我區北疆的一個大縣,過去我們的農業是學大寨的標桿,我們的工業也有一定的基礎,長期以來都是塔城地區的龍頭,但這不是我們藉以驕傲和自豪的資本。今天,我們的經濟社會日新月異地發展著,止步不前、發展緩慢就意味著倒退,意味著落后。昔日的小弟沙灣已經在許多方面超越了我們,現在和豐、額敏等地也是緊追不舍,可以說*市面臨前有標桿、后有追兵的境地,如果還想保持龍頭地位,那么就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首先就要求我們各級領導班子全面準確地把握*市情,了解我們的家底子。在確定發展目標,制定發展規劃時,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千萬不能好高騖遠。

二、立足基本國情,走科學發展之路是我們黨最清醒的認識和最理智的選擇,我們必須立足*市情,堅持科學發展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對此,*報告作了翔實的論述。我國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就要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但又面臨資源環境人口的巨大壓力“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是擺在黨和國家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國情決定發展道路同志在*報告中發出號召:“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產生背景、精神實質,對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新的要求,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科學發展的新時代??茖W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這是黨的*對科學發展觀作出的科學定位,也是黨的*的一個重要歷史貢獻。面對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日益加深,我國正處在整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我們要深刻理解和領會這一定位和這一重大戰略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面對西部大開發,處于天山北坡經濟帶的*一定要深入貫徹國務院32號文件精神,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義,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卓有成效地領導科學發展、實現科學發展。

*是天山北坡經濟帶上的一個核心城市,東鄰奎屯,南界獨山子,是“金三角”的一角,位于天山北麓的中段,312國道和亞歐第二大路橋橫貫東西,217國道穿越南北,交通十分便利,有著較明顯的區位優勢,另外我們還擁有很多資源優勢。農牧業方面,有80萬畝肥沃的土地,光熱資源豐富,適宜糧、棉、瓜、果的生長。200萬畝優良的牧場,為大力發展畜牧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工業方面,有數十家以能源、酒業和加工為主的工業企業;礦產及自然資源方面,有品位較高的金、銅、鉀、鉛、鐵、石油、煤炭、石墨等礦藏資源,有豐富的森林、草原、動植物資源,有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三大河系為主干的地表水及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旅游資源方面,從轄區東界烏拉斯臺至西界甘家湖,在綿延近200公里的范圍內,依次分布著大量的高山冰川、森林、河流、湖泊、山地草原、戈壁荒漠次生林,還有世界最大的泥火山群等自然景觀。

資源優勢不等于發展優勢,我們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要立足*市情,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當前,*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以戰略的眼光、博大的胸懷和務實的精神,正確看待面臨的形勢,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搶抓機遇。我們要按照市委“四區一線”的布局,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優化產業布局;要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為加快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要大力發展現代旅游業,把發展旅游業與促進就業、調整產業結構、服務經濟發展、擴大開放結合起來,開發旅游文化資源,打造*旅游品牌;要優化發展環境,積極營造務實高效的服務環境、誠信法治的市場環境、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我們要有加快發展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必須著眼于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現實矛盾,立足*市情,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實現*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