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經營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5-23 05:54:00
導語:土地經營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推動農業向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今年,*市西大溝鎮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大膽改革,銳意創新,把堅持中央提出的農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的基本政策同農戶土地聯合規模經營相結合,做了初步的有益探索,使土地在農戶聯合經營中增效,農民在土地聯合經營中增收。
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現階段農村土地經營的基本制度。這一基本制度曾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一。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逐漸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單家獨戶的土地經營限制了農村土地規?;洜I的發展,使土地的資金技術投入受到制約,而對土地的勞動投入所引起的產出增加已接近極限。如:各農戶為了與相鄰的土地分界,分別在自家田地周圍打上田埂,加上各家自修小毛渠,各條田間留人行道等,占去了不少的耕地面積。據初步測算,我鎮耕地的7-8%都被這些田埂占去了,有五千畝左右。并且出現同一條田中,有的種棉花,有的種番茄,有的種玉米等分散種植經營現象,不利于各種大型農機具的使用,滴灌等先進技術也施展不開,同時還浪費了大量的水、肥料、種子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難度也很大。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生產和規?;洜I,不利于農業規?;a業化、市場化的發展,影響了土地增效,不利于農民增收,制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為解決這些棘手問題,今年我鎮進行了大膽嘗試,在東戈壁村搞了一塊農戶土地集中連片聯合經營的示范田。示范田涉及農戶14戶,面積217畝,全部種植加工番茄,基本作法是:采取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灌水、統一施肥、統一施藥等統一經營管理模式。首先平整田埂20條,鏟掉毛渠14條、條田間路1條,新增播種面積20.6畝。品種選擇為高產、優質、抗病、晚熟的98-1,該品種結果性強,豐產性好,商品率高,既可避開原料收購高峰期,又可提高銷售單價,為醬廠提供晚期原料。采用井水加壓滴灌,制定了詳細的灌溉制度,灌溉分為四個輪灌區,每60畝為一個輪灌區,分四個經營管理小組,選出四個小組長分別負責,番茄協會會長負責總體協調。遇到問題,農戶們采取“一事一議”辦法,民主協商解決問題,并簽訂了四個相關協議。目前示范田番茄長勢良好,豐產性穩定,預計能達到10噸/畝的目標產量。
農戶土地聯合經營示范田效果明顯:(1)農業機械化效率明顯提高。實行聯合經營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型大馬力機械有了用武之地,提高了機械效率和田間作業質量,降低了農機作業成本。(2)增加了播種面積。示范田將原有的毛渠和田埂推平,播種面積增加了20多畝,每畝純收入按2500元計算,可增收5萬多元。(3)省時省工,便于田間管理。采用井水加壓滴灌技術,澆水時只需開關閥門即可,不需堵壩打埂。傳統的灌溉方式,澆一遍水就需出40多個勞動力,采用新型的灌溉技術后只需2――3個人巡視一下即可,既省時又省工。病蟲害防治實行統一防治,同時施藥,避免了分散防治后病蟲害又交叉感染。(4)節水增效,降低種植成本。根據實地調查對比,滴灌技術可節水40%以上。示范田按常規番茄共需6――8個水,每畝至少需600立方水,采用滴灌技術后每畝只需360立方水,井水按每立方0.25元計算,畝均節水可達60元,降低了種植成本。而且采用滴灌技術后期可預防番茄爛果,增產40%以上。(5)提高肥料利用率,節本增效。滴灌技術可使肥料隨水滴施,直達作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達30%以上,采用少量多次滴施,可避免作物后期脫肥早衰,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6)增產增收。示范田番茄去年畝均單產為5噸左右,每畝毛收入1600元,純收入在1100元左右;今年預計單產10噸/畝計算,晚期原料的價格為0.33元/公斤,每畝毛收入可達3300元,純收入可達2500元以上,每畝可增加純收入1400元左右。
二、關于農戶土地聯合經營的思考
(一)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拓寬出路
在同志提出的“四個堅定不移”中,把解放思想放在了第一位,并強調: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針對農戶土地分散經營所存在的情況和問題,就如何引導農民適應市場、規范經營、規避市場風險、走向共同富裕,我鎮兩委班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冷靜分析,理性、深入的思考、探討,解放思想觀念,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根據市委提出的“突出特色抓產業,圍繞市場調結構,依靠科技創品牌,改善設施促增收”的科學發展理念,并結合我鎮實際提出了“走聯合與合作之路,節本增效增收”的想法,創新發展思路,拓寬發展出路,制定了“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抓手,以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為核心,按照穩糧、減棉、興畜、發展二三產業,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玉米、番茄兩大支柱產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強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爭創四區一線特色強鎮”的發展思路,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扎實貫徹落實了市委提出的“四區一線”區域化布局。2007年,全鎮完成總播面積5.8萬畝,其中玉米3.3萬畝,番茄2萬畝。
我鎮地處天山腳下,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十分適宜番茄的生長,生產出的加工番茄品質好,紅色素含量高,種植加工番茄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把這一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競爭優勢,我鎮通過招商引資,由客商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了年加工能力為1萬噸的天然番茄醬廠,并已于今年7月開工投產。這對我鎮落實市委“四區一線”的產業化布局,大力發展番茄產業,調整產業結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發揮番茄主導產業優勢,我們克服重重困難,推廣番茄膜下滴灌2000畝,農戶土地聯合經營種植番茄膜下滴灌科技示范田217畝。我們多次組織村干部及種植大戶到示范田參觀學習,使農民在土地聯合經營中嘗到了甜頭,得到了實惠,看到了希望,增強了信心。大量的基礎工作及科技示范田的實踐探索,為今后廣泛開展農戶土地聯合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土地增效、農民增收拓寬了發展出路。
(二)農戶土地聯合經營應注意的事項
1、農戶土地聯合經營的前提。實踐證明,農戶土地聯合經營的前提應是“維權、穩定、自愿”。即: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的前提下,在穩定現有農村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在農戶們自愿的前提下,實行農戶土地聯合經營,實現農業規?;⒓s化、產業化經營。只有堅持中央提出的農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的基本政策,維護農民的土地經營權,實行現有農村土地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引導,采取“一事一議”等民主方式,才能使農戶自覺自愿地進行土地聯合生產經營,從而保證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穩定,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不斷探索、創新管理模式。一家一戶的農戶土地分散生產經營管理模式抗風險能力差,發展的潛力、幅度也比不上規?;a。而要達到農業規?;⒓s化、產業化經營,土地的聯合集中經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各地都在積極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如農戶土地置換、聯合開發(能人代耕)、租賃經營、土地入股、公司承包等模式,但從我鎮實際出發,目前只有在農戶自愿基礎上土地聯合生產經營方式最易行通,對此具體經營管理操作模式,我們已做了初步探索和實踐,并將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成功經驗。隨著領導干部及廣大農民思想觀念的不斷解放、革新,我們會更加因地制宜,不斷探索、創新,采用各種有效模式,使土地更加增效。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萍际堑谝簧a力,為使農戶土地聯合經營增效,必須加大科技投入。我鎮為進一步發揮玉米、番茄主導產業優勢,廣泛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今年測土面積1萬畝,配方面積3萬畝,推廣番茄專用肥面積2萬畝;實施良種工程,良種覆蓋率達到了97%;推廣番茄膜下滴灌2000畝;薄膜玉米科技示范田150畝;全面推廣精量播種技術,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切實狠抓了農機田間作業質量和田管工作。經測算,實施農戶土地聯合經營的示范田,實施了高效節水灌溉,運用了新型大馬力機械耕作,采用了先進聯合經營管理模式,平均每畝地節省勞力30%,節水40%,提高肥料利用率30%。
4、及時轉移富余勞動力。由于實行農戶土地聯合經營,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這些富余的勞動力需要及時進行整合、轉移,從而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我鎮查干拜興西村、西大溝村和下店村,農時季節每村每天有近50人左右在周邊村隊、鄉鎮打工,每人每天收入50元,最高達到100元。據統計,截止目前全鎮共輸出勞動力1500多人,其中本鎮村之間轉移27000多人次,勞務創收總計360多萬元,富余勞動力人均收入2400元以上,全鎮人均增收350元左右。同時,這些“走出去”的農民為村里帶來了新的觀念和發展思路,一定會促進農民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 上一篇:社區建設總結表彰會講話
- 下一篇:經貿局經濟發展現狀思考
精品范文
10土地利用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