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基層干部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7 04:12:00

導語:農村的基層干部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的基層干部建設調研報告

黨的*屆三中全會指出,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農村基層干部隊伍是黨和國家聯系農民群眾的紐帶,是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宣傳者、貫徹者和執行者,是廣大農民群眾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切實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提高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素質,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工作積極性,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完善農村基層選人用人機制,拓寬農村基層干部隊伍選任渠道

通過建立健全民主開放、廣納群賢的農村基層選人用人機制,選好配強鄉、村兩級領導班子,培養選拔一大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

一是進一步擴大選任工作中的民主,改革和完善農村基層干部的選拔任用制度。在鄉鎮一級,應結合鄉鎮黨委換屆和鄉鎮機構改革,進一步擴大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的公推范圍,積極穩妥地搞好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的直選試點。在村一級,要繼續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兩推一選”和村委會成員直選的制度和做法,并結合各地實際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和“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的模式。具體操作中要結合實際,不搞“一刀切”。

二是進一步擴大選人視野,打破城鄉、地域、行業、身份和所有制界限選拔人才。一些地方面向社會公開選聘村干部的做法,改變了過去村干部只能從本村產生的傳統模式,為基層干部隊伍注入了活力。應積極借鑒這方面的做法和經驗,逐步形成一種靈活、務實的選人用人制度,切實從農村致富能手、復退軍人、回鄉青年以及鄉鎮企業職工、專業協會負責人中選拔一批優秀人才充實到村干部隊伍中。

三是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繼續做好選派機關干部到鄉村掛職任職、駐村工作。要加大選派機關干部到農村幫助指導工作的力度,確保重點貧困村、后進村以及本村難以產生村干部人選的村都有駐村干部幫助指導工作,切實通過人力資源的傾斜帶動其他資源向農村傾斜。要注意把干部駐村與部門包村結合起來,明確幫扶責任,增強幫扶實效。

(二)探索建立農村基層干部激勵保障機制,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

要通過加大對村干部的激勵,加強干部教育和培訓,落實干部報酬待遇,解決后顧之憂等形式,逐步探索和完善農村基層干部激勵保障機制,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一是加大對村干部的激勵。要繼續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選任鄉鎮領導干部的工作力度。這是解決村干部出路的一項重大政策,中央已連續兩年在一號文件中予以明確。今后村干部干和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也不一樣。不但體現在經濟待遇上有差別,而且在發展空間上給出路。同時,優秀村干部充實鄉鎮干部隊伍,改善了鄉鎮干部的結構,加強了來自農村經濟社會管理實踐第一線的力量,使鄉鎮干部這個團隊更加貼近廣大人民群眾,更了解民情民意,更能反映農民呼聲和訴求,更加富有活力和戰斗力。

二是加強干部教育和培訓。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要求為導向,切實加大農村基層干部的培訓力度。加強鄉村干部民主法制教育,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增強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促進鄉村干部轉變作風,努力把完成上級任務和維護群眾利益統一起來,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充分發揮教育培訓陣地的作用,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提高培訓工作的實效。普遍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用先進的文化知識、技能武裝農村干部的頭腦,積極探索學習成果的轉化途徑,增強農村干部應對新情況、新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是落實干部報酬待遇,解決后顧之憂。探索建立農村基層干部激勵保障機制,逐步健全并落實村干部報酬待遇和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是穩定農村基層干部隊伍,調動干部工作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性和活力的重要舉措。一要落實干部工資待遇。要建立村干部工資財政保障機制,切實把村干部工資補貼和村級組織工作經費納入財政保障預算,并按時足額發放,確保村干部干有所得,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加大投入,確保村干部的工資待遇逐年有所增加。二要建立村干部社會保障制度。結合各地實際,針對村干部特點,合理確定繳費基數、繳費比例和償付標準,逐步建立健全村干部養老保險制度,解除其后顧之憂。對離任村干部,要在生活上給予繼續關心和幫助,確保老有所養。三要落實政治待遇。對政績突出、議政能力強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要積極推薦他們作為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人選。樹立優秀村干部典型,并予以表彰,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四要關愛村干部。增強村干部集體榮譽感和組織歸屬感。對那些生病住院、家庭受災或發生意外、在生產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村干部,組織上要及時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必要的幫助。

(三)鼓勵和引導高等院校畢業生到鄉村任職,不斷充實農村基層干部隊伍

農村干部常年工作生活在“三農”第一線,任務繁重,工作辛苦,為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農村基層干部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等突出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因此,要大力鼓勵和引導高等院校畢業生和選派縣鄉年輕干部到鄉村任職,不斷充實農村干部隊伍。一要提供舞臺。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中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一個群體,具有較強的創業精神。引導高等院校畢業生到鄉村任職,就是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創業舞臺,讓他們在基層有位可為,有為有位。二要做好生活保障。為了使大學生安心工作,要結合實際出臺一些保障生活待遇方面的政策,保障到基層任職的大學生的基本生活需求,解除他們在生活上的后顧之憂,為他們在基層干事創業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三要激勵政策。到基層任職的大學生工作一定期限后,在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或研究生時,可以享受加分等優惠政策。在提拔任用方面,對在農村工作一定年限,成績突出,表現優秀、群眾公認的高校畢業生,可進入村級領導班子,并列入鄉鎮后備干部名單,條件成熟的,可推薦為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