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調研
時間:2022-05-30 09:45:00
導語:婦聯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公共產品的公平分配和共享程度,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婦聯組織作為社會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力量,在當前構建新型社會管理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關注民生、反映訴求,加強協調、化解矛盾、提供服務,讓婦女兒童更平等、更便捷、更順暢地共享社會公共產品,是我們長期思考并探索實踐的重大課題。近年來,我們積極運用社會化、市場化、項目化手段,在黨政依托、婦女需求、市場缺位、婦聯能為的結合點上找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最佳位置,主動承接政府轉移出來的部分職能,積極拓展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空間和領域,逐步探索出了一條有效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切實代表和維護婦女兒童利益的新路子,較好地發揮了服務、溝通、協調、監督的作用。蘇州市婦聯的做法得到了顧秀蓮副委員長的贊賞,《中國婦女報》對蘇州打造公共服務產品方面的創新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
一、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實踐和思考
(一)關注民生,源頭化代表婦女兒童參與社會管理,是婦聯組織適應新型社會管理格局、真正發揮代表婦女利益的非政府組織功能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既是建設民主社會的需要,是社會文明的需要,也是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婦聯自身更好地履行職能的需要。婦聯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重點是代表婦女兒童利益,協助政府管理婦女兒童事務。只有從源頭上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才能真正取得參與實效。蘇州市婦聯雙管齊下,一方面針對社會生活中不斷顯現的涉及婦女兒童利益的社會公共事務方面的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建議對策,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通過人大、政協和各種民主渠道參政議政,豐富拓寬婦聯建言獻策的形式和渠道,努力準確及時地表達婦女兒童利益,為婦女平等地獲得發展機會分享發展成果大力呼吁。近五年來市、縣(區)兩級婦聯先后向人大政協提交提案建議300多個,形成調研報告、社情民意近200篇,把急需解決的婦女問題轉化為政府關注解決的、兩會督促提交解決的問題,促進了一大批婦女兒童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大大增強了婦聯對公共政策制定及地方民主事務管理的影響力和推動力。
(二)服務民生,項目化打造公共產品、提供公共服務,是婦聯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代表婦女兒童利益、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現實需要和有效途徑。在探索開發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潛能的長期實踐中,蘇州市婦聯著力圍繞婦女兒童生存發展中的現實問題,找準定位,把握需求,一方面主動爭取政府授權,積極承接政府轉移出來的社會公共管理和服務項目,另一方面通過活動設計,以項目的方式推出,以社會化、市場化方式運作,集聚社會資源,為婦女兒童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搭建平臺。目前,我們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涉及婦女兒童在經濟、政治、教育、衛生保健、法律保護、環境發展等方方面面領域,我們的服務和產品從創辦伊始到初具規模有一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正是蘇州市婦聯學會運用項目化、市場化、實事化方式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實踐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以信譽和質量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暢通了參與管理婦女兒童公共事務的渠道和路徑,構建形成了婦聯提供公共服務和產品、政府出資購買服務和產品的良性“雙贏”機制。
(三)聚焦民生,市場化經營壯大婦聯公共服務載體和陣地,是婦聯組織提高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整體能力水平的迫切需求和根本保證。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要提高婦聯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有效性和參與度,促進婦女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緊緊依靠政府的支持,整合社會力量,鞏固發展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載體和陣地,拓寬服務領域,壯大服務實力,努力提高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綜合水平。近年來,蘇州市婦聯爭取政府加大投入,協調資源形成合力,打造形成了一批承接公共服務項目的公共服務平臺和陣地。
經過不懈努力,一個生機勃勃的“婦”字號公共服務網絡體系正在蘇州形成,這一網絡體系正在推動協調社會各種公共資源逐步快速順暢地流動起來,使蘇州市的婦女兒童能夠最大限度地平等共享優質的公共資源和服務,這既是蘇州市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成果體現,也是蘇州市婦聯孜孜以求的目標和宗旨。
二、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渠道和途徑
1.調研入手,源頭參與。通過對涉及婦女兒童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尤其是一些傾向性、苗頭性等問題進行充分調研和綜合分析,利用每年人大、政協“兩會”契機,及時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建議和對策,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從而提高婦聯組織對公共決策的影響力。同時,充分發揮各級人大女代表、政協女委員參政議政的作用,強化她們的性別意識,準確及時地表達婦女利益,為婦女平等地獲得發展機會和分享社會發展成果大力呼吁,增強婦聯對人大立法、政府制定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的影響力,推動政府把婦女問題真正看作社會問題,從源頭上強化解決婦女問題的政府行為、法律行為。
2.市場運作,項目參與。項目參與有兩種模式即委托和替代。委托即由婦聯組織主動爭取政府授權,政府通過合同或協議等形式委托婦聯組織承接政府轉移出來的事關婦女兒童生存、發展的職能和項目;替代是由婦聯組織整合社會資源,通過活動設計以項目方式推出,采取市場化方式運作,為婦女兒童提供公共服務,事實上起到替代政府一部分職能的效果。
3.發揮優勢,協同參與。充分利用婦兒工委辦設在婦聯的資源優勢,通過議事協調、監測督導,加強與各成員單位的信息溝通與工作協調,利用婦聯與政府機構套掛的運作機制來影響其決策、協調管理活動,推動形成促進婦女兒童事業健康發展的整體優勢。同時依托婦聯組織的組織網絡優勢,加強聯絡,擴大覆蓋,通過組織創新推動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婦女組織的整合,建立健全婦女工作的社會支持系統,形成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合力。
4.圍繞中心,活動參與。婦聯組織自身或依托婦女工作者隊伍、志愿者隊伍,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針對婦女群眾的實際需求,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活動,為婦女群眾提供公共服務,這是婦聯組織最常用、最擅長、也是效果最快的參與方式。
三、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體會和啟示
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明確提出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為婦女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外部環境,為婦聯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為婦聯組織搭建了新的更廣闊的工作平臺??v觀蘇州市婦聯多年開展的各項工作,其實質大多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有關。在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實踐過程中,體會和啟示主要有:
1.主動承接政府轉移出來的部分職能,積極拓展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空間,是婦聯組織更好地服務婦女兒童、贏得社會認可、提高組織聲望的重要途徑。因此,婦聯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快推進社會建設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2.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必須繼續在“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的結合點找準工作定位,抓住密切關系婦女兒童切身利益的問題和領域,突出公益性,體現服務性,注重社會性,有針對性地實施參與,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3.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必須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獨特作用,鼓勵婦女參與涉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環保等方方面面的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強化婦女的公民意識,增強社會與公眾的良性互動。
4.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必須始終堅持密切聯系婦女群眾,服務婦女群眾,把全心全意為婦女群眾服務作為參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婦女群眾的參與率、受惠面和滿意度作為參與的評估標準,確保婦女兒童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 上一篇:鄉鎮婦聯發展問題和對策的思考
- 下一篇:社保局扶持自主創業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