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4 03:47:00

導語:鄉鎮企業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把發展鄉鎮企業工作作為農村工作的重點來抓,積極推進二次創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堅持科技興企戰略,促進了我市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使鄉鎮企業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的主體力量。截至20*年止,全市鄉鎮企業共有4652家,從業人員21790人,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97764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24060萬元,上交稅金3441萬元,創利8242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1.1%、12%、11.2%和14.2%。與1998年相比,全市鄉鎮企業增加1459家,從業人員增加4911人,總產值增加35699萬元,增長57%,稅金增長69%、利潤增長62%。鄉鎮企業占農村社會總產值32.9%,為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的收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做出了貢獻。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積極推進鄉鎮企業二次創業

為了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的決定》的精神,我市結合鄉鎮企業實際,于*年制定了《*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的決定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我市鄉鎮企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總體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發展混合制和私有制企業,增強創新機制,加快鄉鎮企業產業創新、經營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改革創新和科技創新步伐,優化結構,合理布局,加強企業管理,增投入,上項目,減輕企業負擔,優化外部環境,切實加強對鄉鎮企業領導。對從事海洋漁業生產及農副產品加工項目,高科技二、三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高效、優質、生態農業項目、有推廣價值的高效優質品種等項目,實行減收地租和海域使用費用,以寬松的投資環境,吸引項目與資金,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在深化鄉鎮企業改革過程中,推行股份制企業發展,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或采取聯營、兼并、承包、租賃、出售等各種形式進行生產要素重組,培育企業集團,發展骨干和“龍頭”企業,進一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加快二次創業進程。

二、加快小城鎮建設,努力發展鄉鎮企業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積極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發展,促進全市小城鎮建設和推進城鎮化進程,我市把田獨、鳳凰兩鎮做為全市小城鎮建設示范點,以點帶面,投入大量資金,積極發展小城鎮,把小城鎮發展同鄉鎮企業的發展相結合起來,以城鎮化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為鄉鎮企業的發展提供載體。田獨鎮精心描繪“一鎮三區四基地”發展藍圖,采取政府組織行動、財政扶持啟動、土地批租滾動、內資外資聯動的做法,先后籌措資金3000萬元,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把一個落后的少數民族小鎮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南洋風格、整潔有序的小城鎮。依托小城鎮建設,興建田獨農貿市場及一大批商品零售網點、批發貿易企業和旅游飲食服務企業,建成旅游、購物、飲食一條街,引導鄉鎮企業向集鎮發展;引進廣州來福實業發展公司投資2500萬元,興建椰林翡翠工藝城,豐富了旅游市場;與香港東迅投資公司合作,引進3.7億元,興建博后高爾夫文化公園和民族生態村,促進我市旅游產業優化和升級。該鎮先后獲得“全國文明鎮”、“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和“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等稱號,帶動了該鎮特色經濟的發展,全鎮現有鄉鎮企業2*家,從業人員3915人,20*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11664萬元,其中二、三產業企業165家,就業人員3754人,產值10832萬元。

鳳凰鎮發揮毗鄰*市區、天涯海角風景區和鳳凰國際機場的有利優勢,近年來連續投入1600萬元進行小城鎮建設,發展鄉鎮企業。一是外引內聯,投入股資6900萬元,創辦了液化石油加儲站、蘭花基地、旅游碼頭和昌綠農業有限公司等股份合作企業30家;二是因地制宜發展交通運輸業,全鎮現有各種機動車輛1810輛,20*年行業收入達4257萬元;三是圍繞旅游,做服務文化。創辦占地面積300畝的仙鹿場,現已投入營業;投入5000萬元興辦的5家水晶、珍珠工藝加工廠,為繁榮*旅游工藝品市場作了貢獻;發展家庭旅館43家,床位250張。20*年全鎮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16500萬元,其中二、三產業產值15792萬元。占鄉鎮企業總產值的95.7%。與此同時,在小城鎮建設中,我市還堅持了“五個一致”,即小城鎮建設要求科學規劃與發展一致;小城鎮建設要求培植名品與建設名鎮一致;小城鎮建設要求投資規模與經濟效益一致;小城鎮建設要求鼓勵進鎮與擴大就業一致。使小城鎮成為鄉鎮企業的載體,鄉鎮企業成為小城鎮的經濟血脈,真正使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相輔相成,融為一體。

三、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了鄉鎮企業優化和升級

圍繞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扶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植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輸業、高新技術產業、勞力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交通運輸業、飲食服務業、旅游服務業等,實現三大產業協調發展。一是圍繞海洋資源扶持發展高科技海水養殖業。*市漁業貿易公司投資1200萬興建的鮑魚養殖基地,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成為全省科技興海示范基地,*致誠公司投資3800萬元興建的南山海珍品養殖基地成為全省投資規模較大的海產品科研和生產基地。二是圍繞旅游興辦旅游加工工業。先后投資7000多萬元興辦了昌源水晶文化中心、椰林翡翠工藝城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旅游工藝品加工廠,生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繁榮了*旅游大市場。三是圍繞農業興辦農產品加工工業。為適應我市冬季瓜菜、熱帶水果和海洋漁業日益發展的需要,九五期間先后投資12630多萬元興建了紙箱泡沫廠8家、船排廠4家、綠色食品加工廠3家和冷藏保鮮加工廠21家。四是圍繞旅游資源發展第三產業。河西區西島居委會與臺商合作,引進資金5000萬元興建了西島旅游,日接待旅游客超過*人次,成為*旅游的好去處;崖州開發建設總公司投資3800萬元興建大東海明珠廣場和大東海熱帶雨林廣場,組建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企業資產近億元,開發海上觀光、潛水等旅游項目,開創了我市鄉鎮企業組建企業集團的先河。五是利用土地資源發展熱帶水果、花卉業。*新天地農業開發公司、*金保農業開發公司、*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大興實業公司、臨春蘭花基地等企業,先后投入8000萬元資金進行農業觀光旅游、熱帶水果和花卉的開發。這些項目的投建與發展,對我市鄉鎮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的優化和升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實施科技興企

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鄉鎮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創新招商引資的思路,創新籌資理念,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全方位招商,多形式招商,全面提高我市鄉鎮企業對外開放水平。市領導多次組織鄉鎮領導和骨干企業到國內外參觀考察洽談,鄉鎮及企業充分利用*的資源優勢,組織精品項目參加農業部、經貿部、省、市舉辦的貿易洽談、冬交會和鄉鎮企業東西合作洽談會。以優惠的土地政策吸引市內外投資,千方百計招引外資和啟動民間資金,加大鄉鎮企業資金投入,促進一批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地方特色的項目上馬,力爭我市鄉鎮企業外向型經濟得到新的突破,擴大生產規模,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全市鄉鎮企業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加強技術改造行技術創新,不斷引進、吸收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和科技含量。如*亨通世界辣椒文化有限公司引進先進技術和生產設備,生產黃帝椒產品出口美國;海南*群力藥業有限公司,積極開發高新技術生產的茶多酚、茶色素等產品出口日本等地,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五、深入調查研究,總結推廣經驗,營造良好氛圍

近年來,我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活動,先后總結推廣*市漁業貿易公司、*市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成功經驗,有力地提高了社會與有關部門領導對新形勢下發展鄉鎮企業主要作用的認識,編寫了《關于我市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對*農業觀光旅游發展的探討》等調研報告,為制定全市鄉鎮企業發展計劃和指導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提供準確數據和有力論證。進一步積極宣傳總結推廣鄉鎮企業成功典型經驗,營造鄉鎮企業發展寬松良好氛圍。20*年,我們邀請北京數家大媒體記者考察我市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市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規模企業,并在中央電視臺、中國經濟報等宣傳了我市鄉鎮企業發展的特色、資源優勢及地方品牌,提高了我市鄉鎮企業的知名度,為鄉鎮企業的發展營造了一個好的氛圍;為了培養一大批鄉鎮企業骨干和優秀鄉鎮企業家,20*年以來,根據國家農業部及省鄉鎮企業局的指示,我市先后推薦梁亞排等4人參評全國鄉鎮企業家(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廠長、經理),推薦揚軍等9人為海南省鄉鎮企業家人選,這批鄉鎮企業家的評選提高了我市鄉鎮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了全市鄉鎮企業的健康發展。為了總結推廣股份合作企業經驗,我市總結了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組建企業集團的經驗,在全市范圍內積極推進股份合作與股份合作制,拓寬融資渠道,提高企業規模和整體效益,為鄉鎮企業的二次創業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依法行政,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確保鄉鎮企業的正常發展

為了進一步貫徹《鄉鎮企業法》,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治理向企業亂收費罰款和各種攤派等問題的決定》和《農業部關于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問題的決定》,切實減輕鄉鎮企業的負擔,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我市開展了幾次全市范圍內的鄉鎮企業治亂減負大檢查工作,近年來,市企業局協同市人大、物價局、監督局、財政局、農業局等單位聯合調查組到各鄉鎮檢查,查獲和處理了向鄉鎮企業亂收費的單位,先后取消了市區鄉鎮企業生產用電電力附加費,減收河西區鄉鎮企業制冰、冷凍行業工業產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市邊防部門取消漁船進入*港的管理費;市水業公司取消了制冰廠、冷凍廠用水總量的30%按5.1元/噸(船舶供水價)的收費,為企業年減負259萬元。在執法過程中,我們協調了有關部門,正確處理了有關單位對鄉鎮企業侵權行為18宗,依法協助河東區收回通洋大廈一、二層樓,收回城市大酒店副樓二樓產權以及內江公司臨街鋪面的部分出租權,處理保港鎮原竹器廠產權問題,解決天涯游艇公司經濟爭議等問題,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3480萬元,促進了一批企業正常運行,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同時,我們在執法當中還重視鄉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從講政治、保穩定、保發展的高度來認識鄉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市安委會和鄉鎮企業局認真抓好每年的安全生產活動周(月)活動,組織企業廠長(經理)參加中華總工會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全國職工安全生產》電視培訓,開展了以“落實安全規章制度,強化安全防范”為主題,協助有關部門對全市鄉鎮企業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條例》規范企業生產行為,責成和幫助鄉鎮企業不斷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制度,先后協助漁豐船排等20家企業建立健全了《廠長經理責任制》、《員工崗位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等企業行為安全生產標準40多個,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生產,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七、加強鄉鎮企業管理隊伍的建設,保證鄉鎮企業的持續發展

在這次機構改革中,我市仍保留了鄉鎮企業管理局,區、鎮一級鄉鎮企業管理職能并入經濟發展(科)辦公室。近年來,我市較為重視鄉鎮企業管理隊伍的建設,先后多次組織區、鎮分管領導參加國家農業部和省局舉辦的《鄉鎮企業法》培訓班和全國鄉鎮企業發達地區參觀學習,組織鄉鎮企業管理人員深入學習《鄉鎮企業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統計法》,努力提高全市鄉鎮企業管理人員、財務統計人員整體素質。市政府每年召開一次鄉鎮企業工作會議,并適當開展了表彰獎勵活動,充分調動各級領導發展鄉鎮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市鄉鎮企業管理局充分發揮其規劃、協調、監督、服務的職能作用,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在推動全市農村三大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

近幾年來,我市為鄉鎮企業發展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促進了全市鄉鎮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高了區域經濟總量,增加了農民收入,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今后,我們繼續堅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扎實工作,努力開創鄉鎮企業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