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調查思考
時間:2022-06-04 04:05:00
導語: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省委組織部安排,近期我們對全市11縣區換屆后黨政領導班子建設情況進行了集中調研。通過摸底調查、走訪座談、征求意見和數據統計分析,重點就換屆后縣區黨政領導班子結構狀況、運行現狀及自身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對存在問題進行了歸納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班子結構及運行狀況
從調查情況和上半年工作運行情況看,通過年初換屆,全市縣區黨政領導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年輕化、知識化水平有所提高;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精神狀態較好,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廉政建設得到新的加強,凝聚力、戰斗力明顯提高;班子整體運行情況良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縣域經濟發展步伐加快,撲下身子抓落實,團結一心謀發展的工作局面正在形成,為加快建設綠色漢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的政治和組織保證。主要表現在:
1、班子結構得到優化,整體素質明顯改善。換屆后,全市11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共162名,其中黨委班子成員115名,政府系統班子成員70(含在黨委班子中任職的22人)。中共黨員154名。從年齡結構看:平均年齡41.9歲,比換屆前降低2.2歲。其中黨委班子平均年齡42.1歲,政府班子平均年齡41.7歲。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35歲以下干部15名,占9.2%;36—40歲的51名,占31.3%;41—45歲的59名,占36.2%;46—50歲的37名,占22.7%;50歲以上的1名,占0.6%。從文化結構看:大專以上學歷的162名,占99.4%。其中,研究生學歷5名,占3.1%;大學文化100名,占61.3%;大專文化57名,占35%,中專文化1名,占0.4%。從專業結構看,經濟、管理、法律和理工類專業的127名,占77.9%,哲學和文史類專業的36名,占22.1%。從性別結構看,男145名,女18名。通過換屆,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普遍形成了年齡梯次結構,知識結構得到改善。年輕干部、婦女干部和非黨干部數量有所增加。班子整體結構趨于合理,成員素質比較優良,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程度有所提高,活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
2、思想政治建設得到加強,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有所提高。換屆以來,市、縣兩級黨委及時把班子建設的重點從組織配備轉移到思想政治建設上來,堅持用正確的理論武裝干部的頭腦,突出抓了“*”重要思想和黨的*精神的學習深化和貫徹落實,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和進步。換屆剛一結束,市委就連續舉辦了4期領導干部學習*精神培訓班,對所有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分期分批進行了培訓。各縣區也普遍健全完善了政治理論學習和考核制度,廣泛利用全委會、常委會、常務會、書辦會、中心組學習等各種形式,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輔導、理論研討、分散自學等方式,認真組織班子成員學習*精神、“*”重要思想、同志“七一”講話和省十次黨代會、市二次黨代會精神,系統學習了新黨章、《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等黨內法規和市場經濟知識、法律法規知識,不斷增強班子成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全市各縣區中心組學習都平均達到了7次以上,有20名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參加了中、省組織的相關專題培訓。在學習中,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都能夠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堅持把培養鍛煉工作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放在理論學習的重要位置,注重把理論學習同發展縣域經濟實踐相結合,同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突出問題相結合,同分管的實際工作相結合,同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結合,學以致用,指導實踐,推進了思想解放、理清了發展思路、堅定了工作信心,有效地增強了領導班子及成員的政治素質和綜合素養,提高了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
3、班子整體運行情況良好,縣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換屆以來,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立足縣情區情,明確發展思路,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推動了縣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上半年,全市實現國民生產總值69.9億元,同比增長9.4%。實現財政總收入7.2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18%。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5元,增長5.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87元,增長10.8%。圍繞建設綠色漢中、發展綠色產業和“開放興市、工業強市、農業穩市”發展戰略,各縣區普遍加大了開放開發、招商引資、結構調整、產業化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和企業改制改革、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力度。全市以蠶桑、茶葉、大棚蔬菜、干鮮水果、畜牧業、中藥材種植和為主的縣域綠色經濟和特色產業基地初具規模;縣區工業全面增長,西鄉、勉縣、城固、漢臺等工業大縣增長率分別達100%、34%、26.9%和18.9%,創近年來之最;以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技術改造、產業化建設為主的重點項目建設強有力推進,上半年全市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4億元,縣區投資完成額高速增長,佛坪、洋縣、略陽、城固等縣增長幅度分別達6.8倍、1.9倍、1.2倍和1.1倍;開放開發和招商引資步伐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上半年新引進外資企業6家,投資總額1826萬美元,合同引進外資992萬美元,外商實際投資508萬美元。新增私營和個體工商戶446家,注冊資本規模達3.1億元,全市私營個體工商戶共達17.4萬戶,從業人員達53.3萬人。特別是二季度以來,面對非典疫情的侵襲,各縣區堅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經濟發展,奪取了抗擊非典和經濟建設雙勝利。全市11縣區均完成或超額完成了上半年經濟考核責任目標,順利實現了“雙過半”,非典防治也取得了“零輸入、零感染”的階段性重大勝利。此外,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4、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思想、工作作風明顯改進。以換屆調整為契機,各縣區普遍加強了制度建設。一是健全完善了民主集中制。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堅持和完善縣區委常委會、全委會、書記辦公會、縣區政府常務會、縣區長辦公會等制度,全面落實了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相結合的制度、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以及相關的工作規則和議事程序。建立健全了黨政領導班子聯席會議制度、重大事項、重大決策調查研究制度、民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項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確保民主、科學決策。二是健全完善了工作責任制和重點工作推進制。各縣區普遍建立了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聯鄉包村、包抓重點工作、重點項目、聯系重點企業、貧困村和黨建聯系點制度,堅持“三三”制的工作原則,深入一線抓落實,對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采取分工負責制、協調例會制、現場辦公制、情況通報制、督促檢查制和社會監督制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抓點帶面,推動全局,促進了工作進展。三是健全完善了激勵考核機制。借鑒白河經驗,各縣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了工作目標考核責任制,健全了雙百分量化目標考核體系,建立了末位淘汰制度、獎懲兌現制度等配套措施。堅持把考核結果與干部的管理使用結合起來,與干部工資福利掛起鉤來,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獎懲兌現,形成了干事創業、優勝劣汰的良好氛圍。四是加強了干部作風建設。認真汲取城固“5.6”事件和南鄭高考舞弊案的教訓,在全市干部中深入開展了以“親民、愛民、為民”為主題的干部思想作風教育整頓。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反省自己、查擺問題,帶頭對照檢查、剖析不足,帶頭整改,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實事好事,有力地促進了各級干部作風轉變。
5、注重廉政建設,樹立班子廉勤兼優的良好形象。大多數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都能帶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各項制度措施,帶頭執行《廉政準則》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以身作則,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管好分管部門、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平時工作、生活中,能自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和“兩個務必”的要求規范言行,廉潔從政。凡要求下級做到的,領導班子成員能夠首先做到,禁止別人不做的,領導成員堅決不做。特別是在今年的非典防治和佛坪“3.28”火災中,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都能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樹立了班子的良好形象。上半年,全市沒有發生一起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違紀違規案件。
二、存在問題
換屆以后,我市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總體上得到加強。但從建設綠色漢中,發展綠色產業,建設毗鄰地區經濟強市的發展目標來看,仍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是:
1、部分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夠,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才能。受地域條件和自身意識、觀念限制,部分領導干部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不強,認為漢中地處內陸,經濟基礎薄弱,發展環境欠優,資金缺乏,發展慢一些情有可原,表現在工作中開拓性、主動性不夠,進取精神不強,等、靠、要思想嚴重;一些領導干部盡管主觀上也想把經濟建設搞上去,但受知識水平和自身能力所限,工作中往往跳不出過去的框框套套,方法上總習慣用老一套,在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加快發展上拿不出新思路、新辦法、新觀點,結果盡管作了很多努力,但事半功倍,收效甚微。
2、部分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知識化、專業化程度仍然偏低,專家型的領導干部數量偏少。通過換屆,盡管全市162名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有161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但第一學歷是國民教育本科以上的僅46名,占28.2%,研究生學歷的僅3人,大部分領導成員的現有學歷都是在黨校獲得的。在現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從事經濟管理、對外貿易、工程技術和法律專業的干部普遍偏少,調查顯示,全市縣區黨政領導干部中,受全日制教育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干部的僅36名,占22%,真正熟悉國際慣例、精通市場規則、擅長宏觀經濟管理的專家型領導人才十分缺乏。
3、年輕干部和婦女干部的數量仍然偏少,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力度仍需加大。通過換屆,盡管年輕干部和婦女干部的數量有所增加,但仍未達到省上規定的比例要求。特別是35歲以下的優秀年輕后備干部比較缺乏。目前,全市11個縣區領導班子中,仍有4個班子沒有配齊35歲以下的年輕干部,有4個班子中沒有女干部。
4、干部交流的范圍和力度仍需加大。在換屆和日常干部調整中,往往對黨政主要領導、熱點崗位領導、年輕干部、女干部和市、縣區之間干部的交流較多,對同一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副職、山區縣與平川縣副職輪崗交流較少,使部分領導干部在一地工作時間較長,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5、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仍需完善。目前,對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核仍局限于一年一次的年度考核,屆中干部調整時的單獨考核和換屆時統一考核,特別是年度考核,往往側重于對領導班子整體和“一把手”的政績考核,忽視了對班子成員的工作考核。還沒有建立起以實績考核為基礎,以定量考核為主,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組織考核與群眾評議相結合,年度考核與屆中、換屆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核體系和相關配套制度。在考核結果的運用上,也沒有真正建立起與干部切身利益和升降去留掛鉤的獎懲配套制度。
6、干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學風等仍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今年發生在我市的城固“5.6”案件、南鄭高考舞弊案、漢臺殺人搶劫案等惡性案件,雖然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卻暴露了我市干部思想工作作風建設的薄弱環節,應在加強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建設中引起高度重視,舉一反三,聞過即改。
三、改進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加快發展的全新理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思想觀念的突破就不可能開創加快發展的局面。漢中作為欠發達地區的欠發達市,領導班子建設的當務之急是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為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思想環境、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當前,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政治理論學習和中心組學習制度,在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興起學習貫徹“*”重要思想和同志“七一”講話新高潮。通過學習教育,使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起強烈的發展意識,強化“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不爭論、看發展”的思想觀念,增強“不發展是死路,慢發展無出路”的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掃清影響發展的各種思想障礙,圍繞建設綠色漢中,發展縣域經濟的奮斗目標,謀劃工作,開發資源,優化環境,形成一個聲音謀發展、一個拳頭抓發展的強大合力和良好氛圍。
2、加大干部宏觀管理和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力度,不斷優化班子結構。一是要加強宏觀管理,強化班子建設規劃目標的剛性地位。要堅持結構優先的原則,以提高素質、改善結構為重點,編制切實可行的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目標規劃,對班子職數、結構比例、年齡層次、成員素質、專業構成等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并確保其權威性和相對穩定性,使之成為干部選拔配置和日常調整管理的軸心,克服干部選配工作的隨意性,保證班子和干部隊伍結構穩步改善。二是要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工作力度。堅決破除“求全責備”的思想觀念,堅持對年輕干部看本質、看主流、看發展,不拘一格選人才。要講“臺階”而不摳臺階,積極創造條件為年輕干部多崗鍛煉提供條件和機遇,注重在關鍵臺階上培養發現和選拔年輕干部,適當提高年輕干部在領導班子中擔任實職的比例。對特別優秀的年輕干部,要敢于放在艱苦地區黨政“一把手”崗位上進行鍛煉,加快其成長。采取下派掛職、異地交流、公開選拔、破格提拔等方式,及時配齊目前縣區黨政班子中缺配的年輕干部和女干部。同時也要合理使用好“老、中、青”各年齡段的干部,調動和發揮好整個干部隊伍的積極性。三是要進一步加大對本地干部和班子中副職的交流力度。對在一地任滿兩屆的本地干部和在一個崗位任滿一屆的班子副職原則上應予交流和輪崗,對山區縣的班子副職也應加大與平川縣的交流力度,以保護其工作積極性。四是要高度重視專家型領導人才的培養使用。根據縣區經濟發展的實際,可采取聘任制的辦法,有計劃、有步驟地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骨干企業遴選和引進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特別是熟悉宏觀經濟管理、產業結構調整、外經外貿、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專家型領導人才進入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改善班子的知識結構,提高其發展縣域經濟的水平。
3、加強教育培訓,著力提高班子整體素質。一是加大換屆后領導班子成員的培訓力度。近幾年來,漢中市委堅持每年舉辦新任領導干部培訓班,對新進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在市委黨校進行為期3個月的集中強化培訓,取得了很好效果。換屆后應進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訓的力度,分期分批對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進行輪訓,特別是要抓好黨政“一把手”和年輕干部的培訓工作,下決心抽調黨政“一把手”參加中、省、市組織的各類培訓,優先選調年輕干部參加掛職培訓和高層次的培訓。二是要充實培訓內容,突出培訓重點。除繼續抓好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等基本政治理論和時事政治學習外,重點加強市場經濟、公共管理、現代科技、法律、WTO和計算機、外語等知識技能的學習,加快干部的知識更新。要進一步健全領導干部述學、評學、考學制度,逐步建立縣級領導干部任職資格考試制度,努力使培訓工作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三是要構筑多層次、全方位的干部培訓模式。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東西部省區對口支援的有利條件,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派縣區黨政班子成員特別是年輕干部赴沿海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加大干部上派、下掛的培養力度,每年選拔一定數量的優秀干部進行上派、下掛鍛煉,并做為縣級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充分利用高校在培育各類高層次人才中的獨特優勢,有計劃地選派班子成員到高校參加系統學習培訓,同時,還要積極選派干部到大中型企業參加掛職鍛煉,通過直接參與具體的經濟、管理工作實踐,進一步深化縣區領導干部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其領導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4、加強制度創新,建立科學合理的領導班子考核機制。一是要改革完善現行的考核管理辦法,把一年一度的考核變為動態考核和重大工作專項考核,積極探索建立可比性實績考核制,使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能夠通過一定的方法量化成可比要素,進行綜合考核評比,并把考核結果做為干部獎懲、升降和任免的重要依據,提高考核實效。二是要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把干部工作實績與其收入掛鉤,對工作實績好的干部要給與相應的物質獎勵;在嚴格班子考核和成員考核的基礎上,分清集體與成員的實績,使德才兼備、埋頭苦干、工作成效突出者及時晉級晉職;要及時發現和培養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他們的先進事跡,激發他們的事業心、責任心和榮譽感。三是要健全完善監督制約機制。重點是加強對黨政“一把手”的監督。要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開展日常性的思想作風教育整頓,強化領導干部的自我監督;明確領導職責,強化組織管理監督;發揮制度優勢,強化班子內部監督;增大工作透明度,強化群眾輿論監督;突出監督重點,強化對“一把手”的權力監督,努力使監督制約機制民主化、剛性化。
- 上一篇:健身思想研究管理論文
- 下一篇:品德社會思路設計解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