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對口支援經濟合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5 09:14:00
導語:發改委對口支援經濟合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立足本市實際,扎實開展工作,全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對口支援工作
1、加快商河縣發展工作。**年4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加快商河發展現場辦公會議,做出“聚全市之力推動商河加快發展”的重大決策,確定了加快商河發展的18項政策措施。各部門積極行動,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支持商河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共到位資金54503萬元,其中,貸款1億元,貸款貼息432萬元,無償支持資金14020萬元,財政支持政策和地方稅收增收返還資金30051萬元。各項幫扶項目進展順利,其中:燕韓路改造工程已完工;**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800畝,比去年增加300畝;園區基礎設施建設,3000萬元幫扶資金已到位;環保設施建設,到位資金1730萬元;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到位資金5000萬元;優秀人才對口掛職幫扶商河工作,40名掛職人員已上崗工作;新爭取項目市級配套問題,市財政承擔的商河縣職業中專項目縣級配套資金到位200萬元,爭取中央新增1000億投資支持的安全飲水項目配套到位228萬元;商河熱源廠及管網和清源湖水庫及水廠兩個項目貸款及貼息已到位;現代農業項目,到位資金1682萬元,用于現代農業示范園等項目;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到位資金1600萬元,用于商河職業中專和實驗中學西校區建設;財政轉移支付支持政策已落實方案;地方稅收返還支持政策年終通過財政體制結算返還;濟商高速公路和德龍煙鐵路項目有望**年開工建設;黃河北鐵路已列入全省發展規劃和鐵道部中長期專項規劃;鼓勵市區企業遷入商河園區支持政策,已有3家企業落戶經濟開發區;關于爭取省扶持問題,商河已納入其中,**年有望落實。
2、對口幫扶成武縣工作。對口幫扶成武縣是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市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今年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調度、安排部署幫扶工作,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強化措施,確保了幫扶工作的有序進行。一年來,幫扶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成武(**)工業園四期基礎設施工程完工。在前三期園區基礎設施工程完工的基礎上,今年新開工建設的園區四期工程順利完成。共新建道路4.9公里、橋梁2座、鋪設污水管網1公里及路燈、綠化等配套設施。今年我市還安排部分投資支持了縣開發區東外環路11.3公里道路路基及橋涵建設。目前,成武(**)工業園區整體路網框架基本形成,其它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也基本建成,園區輻射面積可達10平方公里以上,已成為項目支援的重要載體和成武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二是項目引進初見成效。在落戶園區的33個項目中,我市幫扶引進的項目17個,這些項目涉及環保設備、機電、化工、新材料、紡織、建材等行業,計劃總投資22.65億元,已完成投資11.85億元。目前,錦源安博斯服裝、達馳建筑機械、印龍紡織、非晶合金變壓器等8個項目已先后建成投產,共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利稅2500萬元,安排2800余人就業。其它在建項目預計明年上半年可陸續竣工投產。在幫扶工業項目建設的同時,還支持成武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建設。
3、對口支援西藏白朗縣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援藏工作,切實把援藏工作作為長期的政治任務來抓,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把白朗縣作為**的所屬縣對待,都有義務為白朗縣的發展做貢獻。一是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聽取援藏工作匯報,研究援藏工作思路和重點,確保援藏工作領導落實、組織落實、資金落實。共安排撥付援藏資金800萬元,確保了我市援藏工作的開展和援藏項目的順利實施。二是以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為重點,實施了一批白朗縣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支援的項目。按照總書記關于“援藏項目應突出改善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農牧民生活這個重點”和“今后援藏工作應注意把重心向基層傾斜,幫助農牧區群眾發展生產,讓他們得到更多實惠”的指示精神,立足白朗縣實際,充分發揮援藏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這些項目有帶動蔬菜產業發展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項目,該項目是集現代農牧業科技示范、成果轉化、農產品加工、種苗繁育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科技景觀示范園區;有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科教中心項目,該項目包括幼兒園、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教中心樓、職業教育校外培訓基地等;有推動全縣宣傳工作的新聞中心建設項目;有實現辦公自動化的政府系統信息化建設項目;有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蔬菜產業化項目和農牧民安居工程項目等。三是不斷加大智力援藏工作力度。安排29名白朗縣當地教師到我市學習培訓;選派2名骨干教師、2名醫療衛生技術援藏干部、1名大棚蔬菜技術員到白朗縣,通過業務交流、培訓等形式開展“傳幫帶”;舉辦各類培訓活動60多期,培訓農牧民2.8萬人次。四是切實做好白朗縣的穩定工作。拉薩“3·14”事件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白朗縣的穩定工作,要求我市援藏干部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按照自治區黨委對反分裂斗爭的一系列部署,在思想上絕對清醒、政治上絕對堅定、作風上絕對扎實、行動上絕對堅決,全體援藏干部克服困難、連續奮戰,經受住了考驗,全縣社會局勢保持持續穩定,獲得了上級的充分肯定。
4、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忠縣。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的通知》(魯政辦字[2007]40號)文件要求,籌集部分資金支持了忠縣及黃金鎮、忠州鎮部分公益事業建設;安排忠縣干部到我市有關區掛職交流;在職業教育、高中課改及素質教育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交流。
(二)經濟合作工作
1、參加全國性經貿洽談活動
**年,組織各縣(市)區、部門和78家企業參加中國天津第十五屆商品交易投資洽談會(津洽會)、第十二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西洽會)、第九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西博會)、**年中國青海結構調整暨投資貿易洽談會(青洽會)、第四屆中國新疆喀什中亞南亞經貿交易會(喀交會)、**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等6個重要經貿洽談活動,會上共推出招商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項目80余項,設置投資洽談和商品貿易展位20個,共達成合作協議、意向18項,項目金額近10.2億元。其中:西洽會共達成協議、合同20余項,總額6.56億元;津洽會共簽署協議、合同5項,金額2000余萬元;喀交會共達成合同、協議5項,金額4.03億元。其中:中國重汽集團簽訂銷售重型卡車合同2000余臺,總額6億元;**魯光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首次打入西北市場,與陜西省郵政快遞公司簽訂了數字安防聯網工程合同,總額2000萬元;倍力粉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分別與天津生物化工行業協會和陜西安康百草堂簽訂了合作生產生物醫藥產品合同;力諾集團與青海省建設廳簽訂的住宅太陽能與建筑結合項目及供熱采暖示范工程合同順利實施,確立了力諾集團在青海省開發太陽能熱利用市場的主導地位。
2、參與環渤海區域經濟合作
隨著國家加快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總體發展戰略的實施,環渤海地區已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的又一個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環渤海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優勢明顯,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我市作為環渤海地區經濟聯合市長聯席會成員市,與天津及環渤海其他成員城市保持著友好密切的互訪及經濟往來。積極參與環渤海區域經濟合作。我市先后組織多家企業連續參加了中國天津商品交易投資洽談會和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國際貿易展示交易會等一系列大型經貿活動,**鋼鐵集團總公司、力諾集團和**山水水泥集團等5家企業獲得節能環保產業自主創新獎,促進了**的經濟結構調整,提高了**企業開拓市場的能力,實現了互利與共贏。
二、**年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的基本思路及工作重點
**年的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省、市九次黨代會和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區域合作座談會精神,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為主、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原則,轉變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創新經濟合作模式,謀求互利共贏,提高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質量,推動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對口支援工作
1、加快商河縣發展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加快商河縣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重點抓好園區基礎設施、清源湖水庫及水廠工程、環保設施、現代農業、基礎教育等重點幫扶項目建設,積極籌措落實幫扶資金,確保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政策措施和任務目標落到實處。
2、對口幫扶成武縣工作。按照全省加快菏澤發展現場調度會要求,繼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在完善工業園前四期基礎設施和園區功能的基礎上,做好園區地下管網敷設、公益設施及園區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為更多的項目落戶打好基礎。加快33個引進幫扶工業項目建設,確保園區內在建項目竣工投產,發揮效益。進一步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力爭新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大項目。
3、援藏工作。按照中央和省關于援藏工作的一系列會議精神,繼續加大援藏資金支持力度,確保白朗縣蔬菜產業發展、縣城商業街建設、農牧民安居工程以及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科教中心續建等項目的順利實施。進一步加強技術援藏力度。繼續開展科技、教育衛生、人才培訓等領域的對口支援。利用青藏鐵路便捷通道,鼓勵、引導我市企業和社會力量到西藏考察洽談,開發項目。
4、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忠縣工作。按照國務院三峽辦和省統一要求,繼續安排落實部分對口支援資金,援建忠縣及忠州、黃金鎮部分公益和社會事業項目。利用重慶“渝洽會”、“萬交會”等經貿會平臺,引導有關企業赴忠縣考察、洽談合作項目。
(二)經濟合作工作
1、廣泛開展國內城市間經濟合作。進一步加強與各地市的全面合作交流,重點加強與環渤海地區、黃河經濟協作區及其他經濟區成員城市的聯合與協作,聯手開發各類市場、聯合開發資源。
環渤海地區正在成為我國充滿活力的投資熱點地區和經濟發展隆起帶,產業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成員城市之間的優勢互補與經濟合作進一步加強,這些都對我們進一步加強區域協作與交流帶來了新的機遇。加強環渤海各成員市的交流合作,推進環渤海經濟一體化進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與環渤海的合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特別是京滬高速鐵路的開通,將使**天津間實現一個半小時內互達。**與天津及各成員市之間已經和正在進行的合作有著許多成功的經驗,這些為今后進一步加強相互間的合作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和有利的條件。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這些優勢資源的作用,主動融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自覺接受輻射和梯度轉移,進一步加強與環渤海區域及沿黃協作帶經濟、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促進環渤海地區的共同繁榮和進步。
2、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國家將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按照國務院西部開發辦、財政部、中國銀行等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東西互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意見》和省里的統一部署,繼續做好參與西部大開發工作,組織我市有關企業積極參與中西部地區的重點項目特別是公益性項目的投資和建設。重點推進與新疆與青海的經濟合作。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為依據,按照省里的部署,鼓勵企業支持和參與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依托新疆,發展境外投資、服務貿易、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參與新疆棉花、糧食、特色林果、畜產品四大基地建設,參與新疆石油石化、煤電煤化工、礦產資源勘探開發。
3、積極參與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抓住國家實施促進中部崛起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有利時機,發揮我市交通裝備、電子信息、冶金鋼鐵、石油化纖、機械裝備、食品藥品等優勢產業的輻射作用,鼓勵企業結合中部地區的比較優勢和生產力布局狀況,尋求與中部地區的資源整合,多渠道拓展與中部地區的合作領域,重點在環保等行業有所突破,參與中部優勢產業的發展和產業集群、產業帶的形成,進一步壯大我市優勢產業。積極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加強在機械裝備、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等行業的合作。鼓勵我市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老工業基地國企改組改制。加強糧食等資源合作,鼓勵我市農業龍頭企業到東北地區發展農產品生產與深加工。鼓勵我市企業建立和完善營銷網絡,積極拓展東北市場和俄羅斯等邊貿市場。
4、加強科技技術合作,引導企業自主創新。以增強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創新科技合作模式。加強產學研的聯合,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合作建設研發中心、產業基地,形成以科技促企業發展,以企業為科研提供保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加強與駐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科研機構的技術合作,擴大合作對象和技術領域,借助洽談會平臺和互聯網等媒介,及時溝通科技需求信息,促進企業自主創新。
5、用好國家級展會平臺,推動我市企業走出去發展。按照省部署和要求,積極組織部門和企業參加由國家有關部委辦和部分省市區聯合主辦的國內重要經濟貿易洽談會議。重點參加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重慶投資洽談暨全球采購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新疆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中國天津商品交易投資洽談會、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國際貿易投資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會議,為企業走出去發展提供平臺。
- 上一篇: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調研報告
- 下一篇:藥監局整頓藥品市場秩序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