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6-17 08:48:00
導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礎條件
*市汽車零部件產業源于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起步,在省政府的協調指導下,第二汽車制造廠對原鄖陽地區所屬六縣,每縣安排一家農機生產廠轉為二汽定點配套家廠。我市汽車可鍛件廠(現志成公司)首批成為二汽定點配套生產廠家。80年后江南浪河、六里坪等鄉鎮依靠交通便利、近水樓臺之勢,逐步從二汽下屬專業廠爭取到汽車零件生產。90年代后逐步形成產業集聚工業園區。生產規模、管理水平、產品質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開發了一批總成、部件,形成了產業特色,具備了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截止20*年底,全市從事汽車零部件生產的企業達140余家,全市84家規模以上企業,其中汽車零部件企業43家,占51%。從業人員近萬人。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占全市工業銷售收入的31%。是“四大一新”支柱產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全市汽車零部件行業固定資產近30億元,擁有較先進的鍛造生產線。精密鑄造造檢測線,數控加工線,鑄造流水生產線等生產設備。已形成年產能汽車改裝5000萬輛,鍛造3萬噸,精密鑄造2萬噸,鑄鋼2萬噸,特種鑄鐵2萬噸,鑄鐵4萬噸,零部件加工500萬件(套)。以汽車傳動軸、前后橋、車架、前置液壓件為代表的十大總成正在形成。約40%的產品供東風公司裝車,與北汽、柳汽、重汽、杭汽等國內多家汽車制造企業建立了協作配套關系。社會維修配件銷售逐年上升。大多數企業均已通過ISO16949/2000質量體系及環保,安全體系認證。業內已有東風部件廠、神力鍛造公司、丹傳公司、民樂液壓公司、東風精工齒輪廠、中生電器公司、志成公司等一批核心骨干企業。
二、基本特征
1、因東風而建,乘東風而興。我市汽車零部件行業是得益于東風公司支持而建設發展的,95%以上的產品是東風車載重車零部件。其中40%的產品供東風裝車,其它以東風維修配件市場銷售。隨東風,載重車的旺銷而興旺,隨東風載重車的蕭條而蕭條,完全依附東風戰船。
2、三多三少。從產品結構上看,我市汽車零部件行業顯著特點是:毛坯件多,加工件少;單個零件多,組合總成件少;卡車零件多,轎車零件少。鍛造、鑄造等資源型低附加值產品比重高,精細加工等附加值高的產品較少。有65%的產品是單個零件形式生產,組合件、總成件、部件形式產品約占35%。95%以上產品是載重車零部件,轎車零部幾乎為零。
3、缺乏自主品牌。我市汽車零部件產品多數沿引“東風”商標,所以在獨立開拓市場時,顯得十分乏力。上世紀90年代“DK”產品標志,曾為企業開拓市場發揮過巨大作用。近幾年“丹傳”商標為丹傳公司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但品牌意思,品牌理念尚未引引起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足夠重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阻礙了企業最大化效益的發揮。
三、近期發展目標
1、力爭實現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銷售收入五年翻一番目標。即由20*年的銷售收入24億到2013年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50億。每年遞增16%。
2、力爭實現“235”計劃。即到2013年全市汽車零部件行業,過10億元銷售收入企業2家,過5億元銷售收入企業3家,過2億元銷售收入企業5家。
3、5年間,全市汽車零部件行業實現10個自主品牌產品達到省名牌產品目標。
四、對策與措施
1、組建*市汽車零部件行業協會。性質:民辦非企業單位,主管部門:*市經濟局。任務:貫徹實施國家汽車行業發展規劃和汽車行業振興計劃;疏通汽車零部行業與政府管道;制定本市行業發展規劃并執行;每年組織1一2次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研討會,向政府提建議,向同行發倡議。
2、建立汽車零部件發展基金。前期由市財政出100萬元,連續五年每年遞增100萬元,??顚S脻L動發展。主要用于:(1)全市汽車零部件行業技術創新建設項目貸款貼息。(2)全市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發成果獎勵。(3)爭創名牌產品獎勵和節能減排改造補貼資金。
3、積極爭取東風公司對口扶貧幫助。抓住東風公司對口幫扶我市脫貧致富奔小康機遇,努力爭取東風公司新上重型車項目,專用車整體異地遷建項目能夠對我市傾斜支持。特批建設“東風工業園”專區。
4、對汽車零部件行業新建項目實施所得稅先征后返五年的優惠政策扶持。投資過億元項目土地征用費減半收取。
5、對老企業技改擴能,開發擴能產生的稅收增加部分實施先征后返50%的優惠政策扶持。
6、重點支持15個技術創新項目的實施(見附表)。只有不斷地擴大資金投入,不停地進行新項目建設才是一個行業,一個企業保持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把15個項目建設好。
7、調整經營理念,實現六大轉變。找準企業的市場定位,毛坯生產基礎好的要做大加工;只有零件加工的要發展總成;總成件基礎好的要開發部件;底盤、車身部件成功的要加快開發工程車,重型車、特種車改裝;能做中卡車零件要舉一反三,向重型車、輕型車、微型車、轎子同類零件發展,以專求精,以精求強。能為東風車配套的要爭取向重汽,柳汽、杭汽、川汽多家整車廠家配套。
8、做大做強四大熱加工行業。以東風精鑄公司、丹傳公司為龍頭,形成汽車精鑄特色產業群,計劃近幾年內形成3一4萬噸的精密鑄造能力;以神力鍛造公司為基礎,形成3一4萬噸的鍛造能力;以志成鑄造公司和創凱公司為基礎,形成6萬噸的鑄鐵鑄造能力;以丹傳公司和六里坪零部件產業集群為基礎,形成3萬噸的鑄鋼能力。充分發揮基礎產業的優勢,提高精加工比重,增強行業競爭力。
9、壯大總成,發展整車。一是要發展壯大前后橋總成、傳動軸系列總成、液壓件總成、車架總成、汽車電器總成、動力轉向裝置總成、輪轂總成、前后制動器總成、調整臂總成、飛輪十大總成的生產規模,提高信息化加工水平。二是盡快實現新星車輛公司3萬輛新能源電動轎車項目達產達標,實現丹江有整車目標。三是擴大神鷹、神馳、至喜、川江掛牌改裝車規模,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丹江有自主品牌改裝車目標。
10、實施科技興企,人才興企戰略。一是堅持產學研長效機制,每個企業都要制訂產學研5年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攻克技術難題。二是規模以上企業都要建立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研發新產品,運用新技術,對生產難題進行攻關。三是積極引進專業對口高技術人才和有計劃地組織職工培訓,提高人員技術素質。
只要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緊密聯系實際,科學決策,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做大做強的目標可逐步實現。
- 上一篇:出入境管理處科學發展觀演講稿
- 下一篇:企業切實安全環保重點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