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親和力
時間:2022-06-19 05:28:00
導語: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親和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親和力”原本是一個化學概念,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結合成化合物時互相作用的力”。親和力強,則新結成的化合物穩定性就好;親和力弱,則新化合物的穩定性就差,環境變化時就容易分解變性。今年初,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增強黨組織的親和力”,正式把這個富有時代氣息、透著親切和諧的新概念引入到黨的建設領域。對于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來說,其工作重心在基層,執政基礎在基層,活力源泉在基層,所有的工作都要落在基層。因此,如何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親和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要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親和力,堅持科學發展是基礎。
當前,堅持科學發展,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實行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群眾的最大期盼,也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贏得群眾信賴和擁護的根本途徑。黨組織在黨員、群眾中有沒有親和力,最根本的要看其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強不強。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把全部工作的重心,聚焦到促進科學發展的大局上來。過去幾年,我們有些村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成了全縣有名的窮村、“爛村”和“上訪村”,群眾怨天憂人牢騷不斷,他們對政府有意見,對黨支部沒信心。近年來,這些村有的通過自身發展,有的通過新農村建設和新村扶貧項目的實施,不僅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而且產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讓群眾得到了真正的實惠。這些享受著發展成果的農民群眾,對村黨支部有了全新的認識,由罵黨支部無能到贊黨支部有功,黨支部就自然產生了親和力。
二、要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親和力,堅持民主領導是關鍵。
干部是農村工作的領導核心,但權力是人民給的。因此農村基層干部要始終做到心中裝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堅決克服擺架子、耍威風、脫離群眾的現象。要逐步建立起黨組織主導、黨員積極投入、吸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評判、黨群互促互動的黨的工作開展新方式,使基層黨組織謀發展、議發展、求發展的過程變成推進民主、集中民智、運用民力、凝聚民心的過程,從而實現基層黨建與村民自治的相融并進、協調發展。筆者在鳴鐘鄉大石村任支部書記的時候,村里的一名老黨員在民主生活會上給我提出了嚴肅的批評意見:說我們“支委會成了書記會、村委會成了村長會。”尖銳地指出了我們工作不民主,搞“一言堂”,個人說了算。這一句話對我們的影響很大,立即調整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制定了一系列議事和決策制度,村兩委的大小事情,我們都通過兩委成員、黨員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議,取得一致意見后再實施。后來,我們驚奇的發現,原來有意見的黨員和村民代表不僅成了村務工作的戰斗員,還成了向群眾宣傳溝通的宣傳員,而且群眾還特別愛聽。同時我們還發現,以前聽不到的建議和意見也能聽到了,干部、群眾的關系也越發融洽,這為全村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要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親和力,堅持以民為本是核心。
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讓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真切地感受到黨組織的真情,就會更加緊密地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真心關心群眾生活,關心群眾的柴米油鹽和生老病死,尤其是對村里弱勢群體、困難群眾,更應給予更多的人道主義關懷。清代鄭板橋有一首名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币粋€古代的小縣令,就能心里想著群眾,耳里聽到群眾的呼聲,以實際行動關懷、解決群眾“一枝一葉”事情,何況我們共產黨人??偫碓诨卮鹩浾邌枙r說過一句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這句樸實但富有哲理的話語,深刻闡述了臺上和臺下的關系,百姓和“官”的關系。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一個村有幾十個黨員,才成立一個支部,才會選舉一個支部書記。同樣,一個村有成白上千的村民才選舉產生一個村委會主任,我們每個村干部都是建立在群眾的基礎上的。溫總理說:“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泱泱大國總理這樣重視民生,我們基層干部,天天面對群眾,更應滿腔熱情地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拉近與黨員、群眾的距離,架起與黨員、群眾的連心橋,就能像磁鐵一樣贏得群眾對黨和政府的真心擁戴,黨的事業的興旺發達也就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正是因為廣大黨員干部以身作則、沖鋒在前的行動讓群眾信服,群眾才發自肺腑地說“只要黨組織在,我們就感到有希望、有依靠、有信心”。
四、要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親和力,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是前題。
黨員是構成黨組織肌體的細胞,是產生親和力的主體。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切實尊重黨員的知情權,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知情就多一分認同,對黨員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應盡可能讓黨員知情。要切實尊重黨員的參與權,參與意味著責任,能夠有效提高黨員在黨的事業中發揮主體作用的積極性。同時要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關心黨員,愛護黨員,尊重黨員。近年來,我縣探索建立了農村貧困黨員幫扶救助長效機制。一是采取縣財政和縣委留存黨費中各出一點的辦法,建立黨內幫扶專項資金,對年滿70周歲、黨齡在25年以上、無法定贍養人或其法定贍養人無贍養能力的農村特困黨員實施救助。二是把農村貧困黨員的幫扶救助納入社會救助體系,在落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社會救災救濟、農村五保戶供養政策時,適度向貧困黨員傾斜。這些政策的落實,使黨員感到黨的溫暖和組織的親切,有所依靠,甘愿奉獻,更好地發揮影響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從而贏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尊重。
五、要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親和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是重點。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把黨的基層組織搞活了,基礎打牢了,就能產生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黨組織也就有了親和力。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繼續以“黨員先鋒工程”建設為載體,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來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深化“三級聯創”活動。我縣推行的農村黨建“金字塔”工程(建設一個堅強有力的縣委領導班子,打造十個‘五好’示范鄉鎮黨委,創建百個‘五好’示范村黨組織,培養造就千名優秀基層干部,幫扶萬名困難群眾致富奔小康)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個很好的平臺,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用好這個平臺,扎實推進黨的建設。同時,鄉鎮黨委要重點抓好工作基礎薄弱的農村黨組織建設,特別是要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幫助他們組好班子,建好隊伍,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在我縣,選好一個人,致富一個村,這樣的例子很多。
六、要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親和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近日在寧夏考察工作時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新情況新考驗,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加強黨性修養,干干凈凈干事,始終做到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不貪污腐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這個要求,對于農村基層干部來講,有特殊的一面,因為我們天天面對群眾,不“干凈”不行,“干凈”不干事也不行。因此我們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同時,要培養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獻身精神、高貴品格和自律意識,確保他們既要“干凈”,又要“干事”,真正成為人民公仆。
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親和力,既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又折射出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既是增強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內在要求,又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結合實際,緊貼“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親和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 上一篇:兒童前牙外傷應用管理論文
- 下一篇:農村副縣長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