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踐行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9 05:46:00

導語:信用社踐行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用社踐行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多年來,農村信用社都是靠信貸業務來服務農村經濟工作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中央惠農政策的不斷擴大,靠單一的信貸產品服務三農,已經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式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農村信用社應該抓住機會,早謀劃,自我創新,推進科學發展。其中,發展中間業務就是首要的選擇。

一、中間業務的基本情況

所謂中間業務,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外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我國的中間業務主要包括九大類: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銀行卡業務、類中間業務、擔保及承諾類中間業務、交易類中間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基金托管業務、咨詢顧問類業務、其他類中間業務。

在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得相當成熟。據統計,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前后有2萬余種,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收益比重均在40%左右。據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同志介紹,自從外資銀行進駐中國后,花旗等外資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比重超過總收入的50%。在國內,資本市場近幾年快速發展帶來的大好機遇,其他商業銀行也紛紛擯棄傳統盈利模式,堅持業務轉型,使中間業務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一般占其資產總額的15%左右。

信用社由于結算平臺不暢通,網絡水平落后,監管限制多,人員素質相對偏低,且沒有充分重視中間業務的發展前景,使中間業務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隨著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盡管農村信用社目前在開展中間業務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嘗試,但品種少,規模小,技術含量低,與國內外其他銀行相比還相差甚遠。

二、發展中間業務的重要性

(一)發展中間業務能有效降低經營風險,確保信用社穩健經營。

現代的中間業務,并不是單指傳統的銀行結算類業務,而是一種風險相對較低、科技含量較高的綜合類業務。信用社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利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只有實現收入來源多樣化才能降低風險。尤其是美國次貸危機后,房地產市場的萎靡,直接導致銀行業收息減少,不良貸款增加,經營風險加大。加之《新巴塞爾協議》實施后,信用社必須科學配置各種不同風險權重的資產來提高資本充足率,以中間人或人的身份為客戶辦理各種低風險的中間業務,來獲得豐厚的利潤,可以有效降低經營風險,保證信用社的穩健經營。

(二)發展中間業務是信用社提高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隨著我國市場化的不斷深入,中間業務收入成為衡量商業銀行綜合競爭能力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受2008年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影響,我國銀行業信貸市場受到一定的沖擊,央行一系列的降息,使銀行業利差縮小,利潤空間進一步降低。隨著利差水分的逐步擠壓,在經濟和金融國際化的背景下,信用社要形成管理規范,服務和效益優良的現代化的金融機構,必須克服過去單一的存貸業務的弊端,大力開拓各種非利差業務,擴大中間業務收入,為信用社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利潤,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三)發展中間業務是信用社多元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農信社一直以來始終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自信用社體制改革以來,已取得明顯成效,各項業務平穩發展,經營狀況明顯好轉,支農服務進一步改善。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使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加快,中間業務在農村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也日益受到其他商業銀行的重視。信用社當前單一的資產負債結構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必須摒棄傳統的發展思維和發展模式的影響,深化體制改革,建立新的戰略理念,由過去以資產規模增長為中心,轉變為提高資本收益率為中心的目標上來,進行多元化發展,把各類中間業務發展到每個城鄉信用社。

首先,農信社有著資源優勢,不僅網點多,覆蓋廣,有廣泛的的組織基礎,而且有為廣大農民服務的成功經驗,為農村發展已經和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廣大農民相信農村信用社。其次,中央將繼續惠農政策,其中,“中央將大幅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以期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困難”。改變目前城鄉居民收入比的3.36:1的狀況。農民種糧收入提高了,有錢了,這就為發展中間業務提供了經濟基礎。第三,城鄉一體化進程將會加快,土地使用權合理適度流轉將會加快,在廣大農村的流動資金必然會增加,農信社為其提供的多品種服務也會增多,這就為發展中間業務提供了可能。

三、發展中間業務的運行機制

(一)中間業務的準確定位。

結合農村信用社自身發展的特點,鞏固并不斷發展傳統的盈利模式,輔之以傳統網點和客戶為根基,利用自身優勢,把各類代收、代繳代保管等中間業務遍布到每個城鄉信用社,擴大中間業務的市場占有份額。利用現有資源,以清算結算、銀行卡等傳統業務為主,開展代銷基金、保險產品等安全性較高且收益相對穩定的類銷售業務,其次是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投資理財服務,如投資管理,理財顧問等,最后才是與資本相關的具有一定風險的金融產品增值業務。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務,加快中間業務產品創新步伐,挖掘中間業務增收潛力,拓展中間業務收入渠道,提高中間業務在整個聯社業務中的比重。

(二)更新服務觀念,加大宣傳力度。

由于廣大農民還不知道中間業務是什么,還不知道接受此種服務對其有什么好處。信用社內部人員對中間業務認識也不夠,重視不足,難以形成全方位的有利于發展中間業務的濃厚氛圍。因此,必須加大對中間業務的宣傳。信用社員工應該深入到農戶做宣傳工作,使其家喻戶曉了,實踐了,農民得實惠了,自然也就相信信用社了。這樣的互動,既宣傳了農民,也提高了信用社的服務能力,使中間業務成為服務農村經濟的幫手。歸根到底,中間業務也還是一種服務,而服務傳遞的就是一種企業文化,潛移默化著每一個客戶。從而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大的利潤。

(三)建立中間業務的營銷策略。

信用社要想突破中間業務收入的瓶頸,還需要在市場營銷方面下功夫,在更大程度上進行金融創新。今年1月1日,信用社在全國的通存通兌,使電子結算更加便捷,借助先進的網絡平臺,應迅速開通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才能更有利中間業務的發展。依托柜臺,全員營銷,專業營銷、上下聯動營銷、產品聯動營銷。加大中間業務產品創新和開發力度,拓展市場,加大銀行間業務相互聯動,建立金融集團策略聯盟等綜合化經營。根據自己的特點,不斷強化優勢業務,打造一系列符合農信社的特色品牌,樹立鮮明的市場形象。細分中間業務品種,為客戶“量身定做”,成為客戶的貼身管家。一切從客戶的需求出發。依其之需為己任,以適應客戶需求的多樣化。

(四)建立中間業務管理體系和激勵考核制度

聯社應建立行長責任制度,強化一把手抓中間業務的責任意識。設立中間業務發展經營部,對中間業務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主要負責中間業務的開發、制定、實施、考評。聯社理事會對本部再進行直接考核。為了充分調動全員抓中間業務的積極性,將中間業務收入任務、人均中間業務收入作為責任目標考核,按照誰營銷誰受益、多營銷多受益原則,實施中間業務產品計價考核。對開拓創新有突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形成全行上下齊抓共管的發展格局。

(五)建立人才培訓機制,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

加快中間業務人才開發和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大膽重用年輕干部,將知識層次高、業務熟練的優秀員工安排到中間業務崗位上。通過內部專業化培訓和外部交流性質培訓相結合、理論研討和實務操作相結合、內部啟用和外部引入相結合等方式加強對中間業務人員的全方位培養,為人才的脫穎而出和施展才能營造良好的環境。

(六)建立中間業務風險防范機制

中間業務是相對低風險的業務,但并不是沒有風險。開展中間業務應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制,優化風險管理理念,加強風險管理,完善各項政策和法規

,強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管理。建立風險預警機制,規范操作程序,加強內部監控和檢查,加強中間業務收入的統計和管理,建立信息反饋,以強化自我監控,自我保護機制,有效防范風險。為了防止風險,可在經濟條件和管理較好的鄉鎮進行試點,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然后加以推廣,可有效防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