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班主任管理的思考

時間:2022-07-23 09:01:00

導語:獨家原創: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班主任管理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班主任管理的思考

現階段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的生源差,部分學生在九年義務制教育中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組織紀律觀念差,上課經常性的遲到、早退、曠課、講話、玩手機、看課外書等現象嚴重,甚至發展到了打架斗毆、小偷小摸、上網吧通宵達旦,不出操、不打掃衛生、有的時候還穿著拖鞋,嘴巴里叼著香煙進課堂或者是實驗室等不良習性。對衛生技術人才的培養應該是一項精英教育,因為中等衛生學校本來肩負著培養衛生技術人才的重任,為各醫療衛生單位輸送衛生技術人才的搖籃,他們將來的工作是與病人打交道,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務?,F階段把衛生學校歸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行列,對生源無入口關控制,與原來的技工學校并在“中等職業學?!钡男辛校瑢ε囵B高素質醫學技能型人才帶來很大的困難。班主任是學生班集體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既是聯系各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紐帶,同時也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職業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教育形式,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務實高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體建設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服務于社會。

關鍵字:中等;職業;開展

一、班級人本化管理

所謂人本化管理,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它的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為基點,以人與人之間情感為紐帶,造就相互理解、團結合作的管理環境。人本化管理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被管理者的個人感受,發揮被管理者的自身優勢,在輕松、自愿、協調的氛圍中達到管理的目的。

中職學校的班級人本化管理是指以中職學校的生源實際及其形成的教育根源為出發點,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注重學生的個人感受,發揮學生的自身優勢,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豐富班級的評價機制,以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標準,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良好的素質和健全的個性。所以,了解學生的需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育人,是“以人為本”的重點內容。

二、學生現狀調查和分析

職校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不能說不嚴格,對學生的教育不能說不盡心??纯蠢蠋焸儗W生中發生的每一個事件的“圍追堵截”就能說明一切。但是,為什么“迷途的羔羊”執迷依舊?教育者的呼喚和被教育者的回應究竟錯位在哪里?那么,為什么他們的表現卻不如人意呢?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1、中職學校的師生關系有待改善。

學生十分在意老師對他的態度,有82%的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自己,只有25%的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注。這說明,我們老師還應加大對學生的情感投入,改變老師為學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學生并不領情的狀態。

2、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有待改善。

職校的學生自尊心已很強,犯了錯,希望老師以提醒和個別批評的方式給予教育的學生占到總人數的96%,而且還有一個情況出乎我們意料,那就是犯了錯誤希望老師“不管”的學生數為“0”。這表明,中職學生并不討厭老師的教育,教育效果不理想,說明我們班主任在處理學生問題時還應注意方式方法,力爭變“管、卡、壓”為學生的自我“內化”和自我教育。

3、班級生活有待改進。

無論男女學生對目前的班會課都不夠滿意,反映其內容單調的男生有69.53%,女生有58.31%,只有7.23%的男生和8.12%的女生認為其內容是有趣的。對班會主題決定權問題有80%以上的學生認為應由學生決定,有68.56%的男生和87.15%的女生要求對班會進行改革,要求班會更加貼近學生實際。

4、班級的評價機制有待豐富。

職校生中渴望受人注目,向往成功(受表揚、獎勵)的學生占抽查比例的97%,但由于學業成績的不理想,只有38%的學生曾享此殊榮,而有62%的學生則無緣獲得表揚或獎勵之類的成功體驗??梢哉f,學生中較普遍存在的自卑、消極等現象與此有很大的關系。因此,作為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有目的地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地豐富班級評價機制,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以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成良性循環。

三、教育對策

1、由表及里,改善師生關系。

高爾基曾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在中職學生班級管理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投入是最重要的。

(1)、轉變關注焦點。

有教育人士指出:與其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訓斥他,不如在學生安安靜靜的時候表揚他。在學生的違紀時,班主任往往做著“消防員”的工作,找這個違紀學生批評,找那個出事學生談話,搞得焦頭爛額,身心俱乏;如果班級“太平盛世”,班主任就覺得這是好不容易盼來的喘氣機會,哪還顧得上去發掘此時的教育資源?這種工作重心和教育契機的顛倒,也造成了師生關系的隔膜。為了改變這種狀態,我們應該實現自我對學生關注焦點的轉變,具體表現為從關注學生的有狀況時刻轉向關注他們的沒狀況時刻,從關注有狀況的學生轉向關注沒狀況的學生。這一轉變不僅可以改變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對老師的親近度。

(2)、增加接觸機會。

作為班主任應該多去教室,多下寢室,首先從時間上保證增加和學生的接觸,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愿意和他們在一起;其次,通過談心、周記溝通、QQ聯系等多種方法,長期保持與學生個體的交流與接觸,讓學生覺得老師在關注著他;另外,通過家長會、與家長電話聯系、家訪,與學生的任課老師聯系等方式,保持與學生外圍的接觸,更多地獲取學生的有關情況,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對他關注。這樣,一方面改善了師生關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更有的放矢的開展教育。

(3)、重視心理引導。

中職學生中自卑、消極的心理普遍存在,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心態來看待問題,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因為,即使是同一件事也能“橫看成嶺側成峰”。中職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引導學生養成樂觀的心態,特別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甚至還會讓他受益終生。為此,我們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引導,如:優點轟炸、認知調整——如何正確歸因等,而老師在心理輔導中傾聽、接納等原則的運用,對改善師生關系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2、改變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是人的性格、情感、道德品質等形成和定型的時期,很多學生不愿接受老師的嚴格管理,管的太嚴,他們會產生厭煩心理。調查發現,職校的學生犯了錯,希望老師以提醒和個別批評的方式給予教育的學生占到總人數的96%。所以,要使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老師除了主動設法改善師生關系外,還得改變以往對學生出現錯誤就“窮追猛打”的教育方式。一方面,適當地留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反省和總結,把教師外在的教育內化為學生自我的認識;另一方面,要為學生努力創設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圍,讓學生在民主開放和自我約束中不斷提高。

(1)、注意批評方式。

中職學校的學生,不可避免的會犯一些錯誤。假如班主任一碰到問題,就在班里公開批評;或把學生找來,給予一番的說教,效果未必好,甚至還會使有的學生“破罐子破摔”;有些學生則口服心不服,認為當眾受批評傷了他們的自尊心,會產生抵觸情緒,這對于教育十分不利。因此,在批評學生時,應該十分講究藝術性,把批評寓于尊重之中,盡量做到委婉含蓄,就事論事,這樣的批評更能為學生接受,教育效果也會更好。

(2)、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處于良好的成長氛圍之中,他就會發現他真正的自我,實現他的全部創造性與潛能。所以,作為班主任應該十分重視班級氛圍的建設,努力形成一種自主、平等、積極、溫馨的班級氛圍。比如,班主任老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制定班級管理制度,讓學生自己管自己;由學生自己討論設定了切合實際的班級奮斗目標;也可以采用“論壇”式班級日志,充分運用輿論力量,實現學生的自我監督。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班級氛圍,學生就能在其中自然地健康成長。

(3)、民主建設班干部隊伍。

當班干部本身就是一種教育資源,應該給所有的學生均等的機會,在班級工作中鍛煉學生的能力,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達到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班級可以通過自我推薦,實行競爭上崗。也可以把班上工作分解成若干個崗位,使人人都能得到一個相對固定的崗位,形成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干;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位學生在班集體中找到滿意的角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形成強大合力的班集體組織,為班級積極向上的輿論導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爾基說:“美化人,贊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發展人對自己的創造力的信心?!彼?,班主任對學生持正面肯定,甚至帶有激勵的評價也是中職班級管理以人為本的一個重要表現:

(1)、不只以分數的高低論“英雄”。

其實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許多的閃光點,就看你用什么尺子去衡量。職校的學生也依然有他們的光彩之處。比如: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很強,有的學生對計算機鉆勁很足,有的學生表演能力出色,有的學生做事嚴謹踏實,有的學生十分善于交際。如果以這樣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學生,肯定喚起學生積極向上的信心。

(2)、開展多側面、多層次的評優活動。

班主任工作應從中職學生實際出發,突出“從某個方面評”和“與自己的過去比”,以個體榮譽和集體榮譽來肯定學生的哪怕最為微小的進步。通過立足于“多側面”、“多層次”評優,喚醒學生的上進心。

(3)、強調過程評價。

許多中職學生因為自信心低,意志脆弱,做事往往容易有頭無尾。過程評價能不斷鼓舞學生的士氣,助他堅持到底。同時,過程評價還能避免表揚、獎勵只集中在少數幾個領先者身上的狀態,讓每位學生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因此,班主任在多種評價機制中,應該特別重視對學生過程評價的運用,對班中的學生,無論是學習過程,還是參加各類活動,都給予及時的評價,在這些以肯定為主的評價中,逐步地激活學生的心靈。

四、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

學生們往往很在乎老師的評價,在意老師能否公平、公正,實事求是,一視同仁。有鑒于此,班主任必須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

1、是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從學生所處的角度、位置、環境去看待、理解和處理事情,領悟學生的所思所感所為,給與學生同等的關注。

2、是學會欣賞和信任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每一個想法、每一次發現,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和閃光點,盡量給與鼓勵和熱切的期待。

3、是不吝惜愛心的投入。多與學生交心談心,使之覺得老師在乎他、關心他和信任他,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為主動自我管理。

4、是因勢利導、以情動人。用真誠和鼓勵,喚起學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