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農村信用社改革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31 09:39:00

導語:獨家原創:農村信用社改革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農村信用社改革調研報告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步伐明顯放緩,農村信用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么面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以及同行業競爭激烈,農村信用社要如何才能走出困境,信貸創新,滿足市場需求,達到可持續發展呢?

一、加快深化農村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

為促進農村信用社持續健康發展,要在加快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下功夫,要為解決服務“三農”問題而扎實工作。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抓住了金融,就抓住了發展經濟的“牛鼻子”;走活地方金融一步棋,就走活了地方經濟全盤棋。如何解決好“三農”金融服務問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和突出。黨的十七大指出:沒有廣大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作為支農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金融方針政策,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切實加大支農投入,為解決“三農”問題、支持經濟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揮重要作用。但是,農村信用社由于歷史、體制等原因,還存在產權不明晰、法人治理結構、經營機制和內部控制不健全;管理體制不順,管理權責不明;歷史包袱重,資產質量較差等問題,制約了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削弱了其支農主力軍作用的發揮,必須通過深化改革解決這些問題。

2.把握原則,突出重點

根據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要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導原則是:以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堅持市場化的改革取向,以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為宗旨,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要求,圍繞不斷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加大金融支農力度這一首要目標,逐步推進和完善管理體制和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村信用社加強內部控制,轉換經營機制,真正成為服務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社區性地方金融企業。

要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重點是:一、以法人為單位,改革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二、改革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將農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級政府負責;三、轉換農村信用社經營機制,改善支農服務。特別是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

在實施改革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一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強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實力,進一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促進農村信用社健康發展,從而保證農村金融的穩定和農村社會的穩定。二要正確處理用好中央政策與發揮基層黨政作用的關系。我們要在用好、用足中央為解決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在財政、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的扶持政策。同時,各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支持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和發展。三要正確處理好政策扶持和轉換機制的關系。要將政策扶持與轉換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最大程度地發揮農村信用社的主觀能動性,在改革和發展中逐步消化歷史包袱,促使農村信用社真正建立起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和自擔風險的新機制。

3.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1)加強領導。要制定農村信用社改革實施方案,力爭早日上報銀監部門和省政府審批。各有關部門要認真按照農村信用社改革領導小組的安排和部署,認真做好改革的相關工作,保證各項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各鄉鎮政府也要切實加強領導,成立相應的改革領導小組,組織、協調好本轄區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各項工作。要把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此外,還應負責在改革中清收當地干部及其他公職人員拖欠信用社款項的工作。要落實好參與部門,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選派素質高、責任心強、懂業務的人員參與此項工作,對工作人員要組織學習和培訓。廣大農村信用社員工,更要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斗志積極投身到改革中去。

(2)協商配合??h、鄉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領導小組是整個改革工作的領導、協調、指揮中心,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穩步推進改革??h銀監辦事處要主動承擔起指導的責任,縣司法、工商、國土、稅務等部門要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要創新工作機制,明確各參與單位的職責任務,制定好改革計劃,安排好工作進度,按計劃、有步驟推進。各鄉鎮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要及時分析研究改革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協調處理轄內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3)宣傳發動。各鄉鎮黨委政府要組織做好宣傳發動和輿論引導工作。要用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精神傳達給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讓他們理解和掌握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政策措施,使大家對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村中有投資能力、關心支持農村信用社發展的廣大農戶、個體工商戶及中小企業投資入股農村信用社,為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4)嚴格紀律。要嚴格工作紀律和財經紀律。工作部署要內緊外松,避免發生擠兌,造成大的社會震動。要嚴格防止把金融風險轉嫁為財政風險。機關干部、職工與信用社有債務關系的,必須嚴格按財經紀律和按程序辦理,絕不允許以不正當手段加以維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準侵占信用社的財物,不準干預信用社正常的業務經營。

(5)強化監督。各鄉鎮政府要強化監督,保證農村信用社在改革期間各項管理工作和支農服務的正常開展,做到隊伍穩定、工作連續、井然有序,不誤農時;要遵守各項紀律,防止出現各類風險;要認真清產核資,積極追討債務,分清責任,嚴懲違法違規行為;要建立突發性支付風險的應急處理機制,特別要注意防范和處置農村信用社風險,確保改革平穩進行。

(6)搞好服務。農村信用社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服務,做到改革和支農兩不誤。當前農村信用社的支農服務工作,一要認真總結在支農服務中好的做法和經驗,大力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各種行之有效方式,創新服務品種,增加服務手段,拓寬支農服務領域。二要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為重點,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小企業發展、勞務輸出、小城鎮建設等幾個方面,努力提高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效率和水平。

二、農村信用社信貸產品的創新要與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要不斷的調整信貸產品結構,適應“大三農”發展的需求。

(1)隨著農戶多種經營向規?;?、多元化發展,“兩小”貸款的額度以不能滿足農戶的需求,要適當調整貸款額度。一是通過農戶聯保小組聯保貸款,二是盤活農戶現有資產自留山林權、集體林地承包權、進行評估并且通過林業部門登記抵押貸款,三是以農業龍頭企業擔保貸款,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支持農戶種養業的發展。

(2)支持農戶辦企業貸款,采取企業財產抵押、設備質押、原材料和產成品質押的方式貸款支持。

(3)支持農戶從事運輸業、服務業、采礦業、農產品流通業的信貸支持,信用社與擔保公司合作,以信用社+擔保公司+農戶的金融合作方式為農戶提供貸款支持。

(4)拓展存款種類、加快中間業務發展。農村信用社可以通過網絡實時處理通存通兌業務的計算機網絡及點多面廣的優勢,開辦有以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各項儲蓄存款業務、異地存取款業務及工資、代售代兌國債、代辦保險、代收長、市話費等多種多樣的代辦業務。積極開展代收代付業務、票據咨詢業務、私人理財業務等適合不同客戶群體的中間業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