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開發區國土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8-04 09:01:00

導語:獨家原創:開發區國土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開發區國土工作調研報告

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破解當前土地管理的難題,保護與發展的難題,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立足開發區國土工作形成共識。就是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土地管理的重視和支持,意義重大。

一、開展開發區土地執法****行動實質上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次有益實踐

第一,****行動是對各級黨委政府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立足開發區國土工作的一種促進,更是一次檢驗。是否按照國家的土地法律法規進行管理,按照土地政策進行調控,已不僅僅是一般的依法行政問題,實質上是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政治態度問題。****行動當中,各級黨委政府已經積極靠前指揮,組織協調,充分體現出各級黨委政府在土地管理上是能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和中央保持一致的。

第二,****行動也是對國土資源系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一次鍛煉和考驗。對我們的隊伍也是一次鍛煉和提高。

第三,****行動也是一次集中解決影響科學發展的土地管理深層次問題的行動,是一次探索土地管理新機制的活動。因此,認真總結鞏固好****行動成果,對于破解土地管理難題,探索土地管理新機制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破解當前土地管理的深層次問題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第一,科學發展觀的真正貫徹落實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20**年是改革開放**周年,**年前中國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發展經濟的問題。當時全黨全國面臨的重要任務就是盡快把經濟搞上去,最核心的就是加快工業化。所以那個時期需要動用一切可能的外來條件,把經濟搞上去。在這個政策的鼓勵下,東部沿海的兩個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發展起來了,為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當時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有幾個原因:一是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二是13億人口的大市場,三是廉價的勞動力,四是廉價的土地資源,五是強有力的政府主導。相當長的時間里,政府主導型的經濟模式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時不這樣就干不起來。

第二,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機制體制的形成還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當前土地管理之所以難,宏觀層面有幾個機制性的問題沒有解決。

一是有差別的區域性政策沒有形成。戰略就是差別化,沒有差別化就沒有戰略。講功能區域化,不同的區域應該有不同的區域政策,體現不同的區域特點。東部講,東部沿海要率先實現現代化;中部講,中部崛起現在是最好的戰略機遇期,東部沿海的產業向中部轉移,我們還同時承擔著糧食安全的重任;西部講,要加快西部大開發;東北講,東北老工業基地要振興,都希望用地方面支持。這些要求,落實到國土資源系統,就一個“地”字。作為這么大的一個國家,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區域分工,什么地方搞工業,發展金融中心;什么地方保山清水秀,保耕地?,F在不論有沒有條件,各縣都要搞工業,這就是區域政策沒有形成。

二是現行財稅體制還需要完善。西方國家的財稅體制,地方的稅收主要依靠財產的取得、保有和流轉等財產性收入。中國的稅收主要是來源于工商企業。國外地方政府不辦工業,沒有招商引資任務,而是通過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吸引人在這個地方居住,從而通過征收不動產稅、消費稅保證正常的財政支持。我們的地方政府主要依賴工商稅收。人口就業、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不去,干部工資解決不了,地方領導壓力就很大。辦工業沒有條件怎么辦,你優惠,我比你更優惠。你拿土地是10萬元一畝,我就5萬元或者零地價,或者通過財政返還的方式進行補貼。這么下去,我們的土地管理就很難辦。

三是干部考核機制還需要完善。干部考核始終都以GDP來衡量。耕地保護的權重幾乎是零。保護耕地增加糧食產量,還要承擔糧食儲備、財政貼息的負擔。保護耕地是為全國作貢獻,對地方財政沒貢獻。干部政績考核還不包括這方面的內容,自然也就沒有保護耕地的積極性。這一塊機制不調整,土地管理也很難辦。

三、在實踐的基礎上加快構建保障科學發展土地管理新機制

解決當前土地管理深層次的問題,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各級政府一起探討構建保障科學發展的土地管理新機制,這是當前土地管理面臨的一個戰略性任務。黨的十七大以后,各級黨委和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保障科學發展的土地管理新機制進行很多有益探索,創造了許多鮮活的經驗。這些探索和實踐雖然還沒有形成體系,還只是星星點點地散見于全國各地。但星星之火,終可成燎原之勢。如果我們對這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加以歸納總結、提煉規范、發展完善,就可尋找到保障科學發展土地管理新機制的路子。中央部署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試點,有個重要的要求就是突出實踐。國土資源系統突出實踐特色,主要就是圍繞構建保障科學發展土地管理新機制開展。

一是努力構建土地管理的共同責任體系。這有兩層含意:一方面,保護耕地不僅是中央政府的責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是各級政府共同的責任。

二是加強國土規劃建設。國土規劃建設滯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面臨的最大問題。區域政策雷同化導致了種種的土地管理問題。****委正在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以此來調整生產力布局。國土資源部在開發區開展了國土規劃的試點。通過國土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發揮其控制、優化、協調、保障的作用,推進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和空間布局的優化,形成可持續和諧的各類國土空間組合和國土開發格局。這些工作做起來后,土地政策、財政政策等都會更合理。

三是建立耕地保護的新機制。目前耕地保護主要立足于“守”,下一步要轉“守”為“建”?;巨r田數量掛鉤,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部里除少數示范項目外,其他全部下放。此外,建設用地指標也要適當傾斜。四是要推進集約節約利用土地。這幾年在集約節約用地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最大的成效是工業項目準入在用地上有了統一標準。下一步,一是對于其他行業用地標準,進一步提高,使將來新增建設用地除了基礎設施外是零增長。二是基礎設施布局,要有統籌,杜絕重復建設導致的土地浪費。三是努力探索節地的新模式,國土資源部在長沙市搞了節地模式試點,國務院也很重視,總理有專門的批示。

四是探索土地的二次開發。以前各地招商引資導致了不少土地的閑置,也有一些地方產業升級換代工業用地退出,這部分土地要利用起來。

五是農村土地管理要有新突破。農村土地始終是土地管理的一個弱項,也是一個難點,面臨的壓力也大。

六是征地補償方式要改革。征地問題是這幾年社會上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各級政府征地時也承受著巨大壓力。理論界、輿論界對于現行征地制度提出很多意見,開的藥方主要就是要界定征地范圍,政府征地必須是公益性用地,其他經營性用地由用地者到土地市場和農民直接談判買地。但是,從世界各國來看,很難界定哪些是公益性項目用地,從國外來看也沒解決好這個問題。再者,中國處在快速工業化的進程中,目前簡單界定公益性和經營性,還不是時候。解決征地問題,矛盾的焦點不在區別公益性、經營性用地,而在于改革征地補償制度。

七是加強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鶎訃了慕ㄔO改革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這幾年,基層國土所建設做了幾件事情:一是從鄉(鎮)政府管理變成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直管;二是機構、編制、人員和經費基本到位;三是理順工作職責,開展多項基礎業務工作,開展執法巡查,做好普法宣傳和糾紛調解等?;鶎訃了趺礃雍痛迕裎瘑T會的自治組織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治組織的作用來管地用地。福建莆田建立的調解員制度和協管員制度,花小錢,解決大問題,趟出了一條很好的路子。通過建立行業糾紛調解機制,引用法院的民事調解制度,對很多土地糾紛進行調解,形成協議,法院承認效力,調解協議的執行率能達到99%。建議下一步再發展征地糾紛的協商裁決機制。研究基層國土所的職能轉變,重點放在基礎工作,發現土地違法、報告土地違法。

四、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是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立足開發區國土工作的客觀要求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作為人民的公仆,要認清歷史使命,真正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忠實履行職責,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不學習,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工作上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業績。只有在復雜的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勤奮學習,鉆研業務,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才能為民辦好應有的事情。

(二)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宗旨,“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關鍵,是看我們是否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擺正自己的位置,虛心向群眾學習,加強個人修養,樹立求真務實、樂于奉獻的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三)講求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切實服務于民。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大膽探索,與時俱進,建立起為民服務思想理念,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營造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和發展環境。

總之,作為國土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面對新的形勢,我們要不斷的更新觀念,改進工作方法;我們要勇于創新,努力做到思想更加解放,工作更加努力,學習更加主動,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達到更高的境界。堅持與時俱進,弘揚創新精神,就是要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立足本職崗位,愛崗敬業,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為開發區國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