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3 12:53:00
導語: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了解我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情況,促進教育均衡、健康、穩定發展,我們對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自20**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鄉鎮、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共投入資金2324萬元(中央專項資金1**8萬元,省級配套資金679萬元,自籌617萬元),完成建筑面積27241平方米,撤并小學187所,初中5所,撤并了8個鄉鎮教育總校,初步實現規模辦學。今年將再撤并小學9所,撤并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部3所,撤并后有各級各類學校85所,其中小學6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初中5所(包括實驗中學),幼兒園10所,普通高中1所,職教中心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目前小學在校生14189人,初中在校生6025人,高中在校生2038人,職中在校生2137人。
20**年,我縣對學校布局調整工作進行了重新規劃,準備在“十一五”期間完成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擬在全縣設立柴溝堡第一、第二,左衛、懷安城、頭百戶、渡口堡六個學區,全縣初中整合為6所(包括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不包括實驗中學),小學整合到30所左右,實行學區化管理。其中柴溝堡第一學區,轄柴溝堡城內(人口5.05萬),設初中一所即柴溝堡二中,生源為柴溝堡鎮城內學生,規模約1800人,設小學5所。柴溝堡第二學區,轄柴溝堡鎮城外(人口2.42萬)、西沙城鄉(人口1.03萬)、西灣堡鄉(人口0.87萬),設初中一所即世恩中學,規模約1000人。設小學6所,即西沙城、西灣堡每鄉設小學2所,柴溝堡城外設小學2所。懷安城學區,轄懷安城鎮(人口3.18萬)、王虎屯鄉(人口1.4萬)、第三堡鄉(人口1.43萬)。設初中一所即懷安城中學,規模約1500人。設小學7所,即懷安城鎮設小學3所,第三堡鄉、王虎屯鄉各設小學2所。左衛學區,轄左衛鎮(人口4.23萬人)、第六屯鄉(人口0.96萬)。設初中一所即左衛中學,規模約1000人。設小學4所,即左衛2所,第六屯2所。頭百戶學區,轄頭百戶鎮(人口1.59萬)、太平莊鄉(人口1.03萬)。設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即頭百戶中心學校,規模約1000人。設小學4所,即太平莊鄉2所,頭百戶鎮2所。渡口堡學區,轄渡口堡鄉(人口1.6萬),設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即渡口堡中心學校,規模約800人,設教學點(1—2年級)3個。
二、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存在的問題
在學校布局調整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與我市其它先進縣區相比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家長對學校布局調整的認識不到位
學校布局調整涉及千家萬戶,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調整前,絕大多數村均設有學校,學生上學較為方便。布局結構調整后,撤并了部分村級學校,學生不得不到外地就學。由于學生年齡小及經濟等方面的原因,造成部分家長不理解,擔心孩子上學的安全和經濟負擔加重。同時部分家長還對學校的學生管理、飲食衛生等方面產生諸多顧慮。孩子上學遠路上是否安全,在外吃飯學?;锸呈欠裥l生,在校是否能照顧好自己等方面造成家長的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縣的布局調整。
2、經費不足制約布局調整進程和質量
中央實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以來,給縣級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財政開支壓力。雖然上級每年給義務教育撥付一定的專項資金,并制定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但一些學校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學校辦公經費只限于學校正常運轉所需,部分學校經費入不敷出,負債運行,根本沒有能力進行自身建設。同時布局調整后,大量的學生涌入中心學校,中心學校的校舍、教學設施難以及時得到擴充和完善,大部分寄宿學校無浴室,沒有安裝暖氣,房舍也不同程度存在一定問題,給寄宿學生的生活帶來困難,影響了整體布局調整的推進和布局調整質量的提高,全縣中小學校標準化和規模化辦學水平還不高。
3、寄宿制學校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使教育資源得到整合,辦學規模擴大,學生的學習環境得到了很大地改善,但在學校的管理上出現了新的問題。寄宿學校的生活教師和相關服務人員不在國家定編之列,學校無法配備專職生活教師,寄宿生的管理只能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兼任,既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又不利于學校的管理。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人員,學校無暇全面顧及學生的飲食起居、衛生、安全、防疫等工作,容易造成不安全和不穩定事件的發生。同時,學生往返學校途中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學生休息回家時,自行車、摩托車、農用車等混擠在一起,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對接送學生的車輛需進一步加強規范和管理,寄宿制學校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4、師資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優化
對現有的師資隊伍如何進行優化組合也是學校布局調整所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于歷史等原因,現在的城鎮師資水平明顯高于農村,部分農村學校仍存在開不全課的情況,特別是英語和音、體、美等專業教師嚴重缺乏。同時農村教師老齡化現象也較為嚴重,年輕教師特別是骨干教師難以得到及時補充,直接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校布局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利用學校布局調整這一機遇,對全縣的師資隊伍進行進一步的優化組合,已成為提高全縣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和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和當務之急。
三、對中小學布局調整的意見和建議
1、加強宣傳,進一步提高對學校布局調整的認識
要從“科教興縣”的戰略高度出發,努力做好學校布局調整的宣傳發動工作,把廣大群眾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水平”上來。教育部門、各鄉鎮要采取多種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學校布局調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要站在群眾的位置上考慮,從學生的長遠利益入手,轉變群眾觀念,消除他們對學校布局調整的片面認識和不理解,引導他們關心和支持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確保學校布局調整的順利進行。
2、加大投入,快速推進學校布局調整
一是要繼續確保政府性投入。不斷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縣、鄉政府的管理職責,建立各級政府合理分擔的教育投入機制,在安排財政預算上要優先安排教育經費。二是要合理處置學校閑置資產。按照市場機制,對不能直接用于教育的閑置校產進行處置變現,用于合并后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經費支出。三是繼續向上級爭取扶持資金。近年來,中央、省、市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必須緊緊抓住這種機遇,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幫助和支持。四是要積極引導社會各界捐資助教。本著“人民教育人民辦”的宗旨,通過廣泛宣傳,鼓勵引導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資助教,利用社會力量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3、統籌規劃,突出學校布局調整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規劃是學校布局調整的龍頭,沒有科學合理的布局規劃,就會造成重復建設和投資的浪費。因此,學校布局調整必須做到統籌兼顧,科學規劃,確保調整一所,達標一所。一是要堅持“城鄉一體化”規劃理念。全縣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應按照“高中向縣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鎮集中,小學向中心鄉鎮和中心村集中,與優勢資源整合”的思路進行規劃,努力實現學校布局科學合理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和教育管理規范化。二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各鄉鎮的經濟條件、人口數量、地理位置及道路交通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合理制定調整方案。合并新建寄宿制小學,要充分考慮學生住宿、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問題,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盡可能讓學生吃得好、住得滿意,減輕家長負擔。要充分考慮到寄宿制學生年齡較小,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自控能力較差等特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三是要與學校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不斷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中小學布局調整不僅僅是空間分布的變化,也包含著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因此,學校布局調整要與清退代課教師、實行教師聘任制等人事制度改革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大膽嘗試招考一批能夠定向長期服務農村小學教育的師資,切實將素質高、精力好的年輕教師充實穩定在農村教學第一線,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4、加強領導,確保學校布局調整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學校布局調整,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影響大、政策性強,僅靠教育部門是難以完成的,應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行政推動作用,動員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和社會力量,積極投入到這項教育改革的大事中。特別是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人事、財政、土地等方面的協調工作。要加大對布局調整工作的督導檢查,堅決制止調整過程中損害學生利益、群眾利益的盲目調整,確保中小學布局調整扎實有序推進。
- 上一篇:建筑工程資料管理個人工作總結
- 下一篇:基層黨建考核和黨員教育管理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