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研究
時間:2022-09-07 09:52:00
導語:獨家原創: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行高校德育過程中培養機制、德育要素的作用發揮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德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如何適應新形勢、思考新問題、尋找新載體、采取新措施,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每一個德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和努力實踐的重要任務。
1、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整體上看,當前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學校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F行高校德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主要表現為:
⑴在德育內容和途徑上存在問題
德育教學過程中重視教師傳授的主體作用而忽視學生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從德育途徑看,各德育要素之間缺乏互動性;從德育的內容看,德育目標和德育要求對所有學生統一標準,缺乏層次性、針對性;德育理論教學重課堂灌輸而輕實踐教育,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性和親和性;學校內部的全員、全程、全方位德育格局尚未落實;學校外部的大、中、小學縱向銜接和學校、家庭、社會的橫向貫通“立交橋”尚未真正形成。
⑵在德育工作隊伍上,教師與德育工作者之間銜接不上
從育人體系看,所有教師都有著育人的責任和義務,應該是教書和育人工作并重;而德育工作者是育人工作的骨干隊伍,承擔著德育工作主力軍的重任。在實施過程中,這兩支隊伍之間往往缺乏相互理解、溝通和協作,因此德育的人力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此外,從德育的實施體系看,德育工作者由德育教師和學生工作者組成,兩者之間也存在缺乏有機銜接的問題。
⑶在學生德育評價上,知識考試與品行考評“脫節”
在對學生德育評價上,評價以理論知識記憶為主要考核指標;而德育實踐活動、道德品行養成教育等尚未納入德育課程和考核體系,在知行統一的育人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2、實施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對策
2.1師生之間加強交往
(1)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對建立友誼起積極的作用。古人說:“師者,為人之表率也?!苯處煹囊谎砸恍?,一舉一動在學生的記憶留下深刻的痕跡。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①精神振奮,工作熱心。一名教師容光煥發,神采飛揚,會顯得充滿自信和活力,能使學生產生“生機勃勃”的第一印象,激發學生的交往動機。同時一個精神振奮的教師在行動中感染了學生,鼓舞了學生。
②態度要熱誠。在談話時,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漫不經心;說話時切忌含糊不清或信口開河,要使學生感到溫暖舒服,從而產生信任、認可的第一印象,給學生留有回味的余地,激起交往的動機。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后進生,教師都應平等對待,顯得熱誠坦率、謙遜而又富于涵養。
③要有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態度。不要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不可接近的面孔,要有和藹可親的態度,使學生易于接受。教師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一定要講究工作方法,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在學生面前發脾氣。
(2)在情感上接受學生
①理解——溝通心靈的鑰匙。師生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了解。事事以學生的利益上為出發點,以理解為基矗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共同提高認識,給彼此的交往增添美的因素。
②關心他人需要——為學生做事。教師的職責就是奉獻,只有我們真誠的去關心學生,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學生一定會愿意和我們交朋友的。在師生的交往中“給”與“缺總是相互的。
③平等——聯系師生關系的紐帶。建立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既有教師的責任,也有學生的責任。教師的平等意識是聯結師生關系的紐帶,是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平等意味尊重。
2.2經常和學生溝通,給學生做心理輔導
①高三階段是就學以來,學生所面臨的最艱苦的一環。特別是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代社會,自小嬌生慣養的他們將會遭遇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相當一部分高三學生,對于高三階段學習的艱苦性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當他們面對困難時,極有可能會產生退縮、逃避的心理,學生很可能常常在“能不能堅持”和“要不要放棄”的猶豫中搖擺不定,勢必對他們保持心理狀態的基本平穩造成極大的障礙。作為心理輔導,我們有責任提醒他們建立面對高三艱苦學習的心理準備,培養他們“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不斷的給予他們鼓勵和心理支持。
②幫助高三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和應對生活和學習中過重的心理壓力。經研究,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主要有父母家庭對學生較高的期望、學生不恰當的自我期望、學校及社會的期望、同學們之間的人際壓力等。對各方面心理壓力形成正確的認識,學會正確應對這些壓力,是一種必需的能力,特別是在高三備考這一特殊時期,對穩定學生的心態,保證學生復習備考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必須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并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和培養。
③針對家長和老師,應盡力為高三學生,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和班級氛圍。人生活在環境中,必不可少的受到周圍環境的巨大影響。溫馨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可以給學生提供理解和充分的心理支持(有別于物質支持),減少不必要的心理沖突,給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平等話題論文
- 下一篇:建黨思想特質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