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非公有制企業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4 02:09:00
導語:街道非公有制企業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一躍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經濟市場化進程的重要力量。伴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企業中,成為企業的主體。如何適應新的形勢,在這些企業中廣泛建立團組織,是當前的一個新的時代課題,對更好的服務企業經營發展,更好的服務廣大職工有著非同尋常的作用。
一、現狀及特點目前,街道產值萬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共有家,其中符合建團條件的家,已建家,創建率達%,其中單獨建團的家,占%,聯合建團的家,占%。為了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企業中的團組織建設,我們做了大量工作:
⒈搶抓機遇,加強領導,加快非公有制團建步伐。隨著非公有制經濟在全市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大批人員到非公有制企業就業,為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面,我們及早調整工作思路,連續幾年將非公有制團建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要求基層團組織搶抓非公有制黨建工作的有利時機,加大團建工作力度。平時,我們經常分赴各企業進行調查摸底,努力做到“四清”(企業底數清、類型清、職工人數清、職工需求清)。
⒉試點進行,探索創新,組織設置和管理方式日趨靈活。為了更好的搞好非公有制企業中的團建工作,我們采用試點先行、規范推行的原則,努力探索非公有制企業中團建工作新途徑、新方法。近年來,我們屢屢開展調研工作,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努力從加強領導、宣傳發動、組織設置、建立陣地、完善制度、開展活動等方面入手,開展試點工作,率先在基礎好、實力強、人數多的企業中建立團組織。在創建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握“成熟一個建立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的原則。
⒊立足服務、活動引路,非公有制企業中團組織的工作日漸活躍。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結合企業實際,“為企業所需、為業主所理解、為職工所歡迎”為出發點開展活動,以活動求活躍,以活動求深化,取得實效。近年來,我們積極發動和組織非公有制企業團支部組織各類技術培訓班和文體活動,同時還開展崗位操作比賽和技術比武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規模上,我們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堅持小型、靈活、多樣;在活動形式上,借助企業文化活動開展活動;在活動時間上,把脫產與業余相結合,既嚴格組織生活制度,又根據生產經營實際開展活動;在活動內容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實際,以各種創新創效活動為載體,廣泛組織職工開展各類實踐活動。
二、存在的問題⒈創建滯后,覆蓋率不高。止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業中團組織的創建率不到。共青團中大量已建團組織集中在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領域,更多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團員青年游離于團組織之外,無法適應非公有制經濟團建工作發展。分析原因,一方面各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以中小企業為主,面廣、量大,構成復雜,所有制性質及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原有構建模式與之不相適應;另一方面團組織創建力度不大,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⒉觀念滯后,對非公有制企業中團組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首先表現在相當一部分非公有制企業業主不理解、不支持團工作,還有個別業主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企業是追求經濟效益的,團組織是政治組織,擔心多一個機構多花錢,怕增加開支并影響正常管理和生產經營。其次,由于一些團干部對黨政組織的依賴思想很強,黨政領導支持,團工作就能干好,黨政領導不支持,團工作就沒法干的觀念和認識嚴重影響了一些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⒊服務滯后,團組織向心力、凝聚力不強。非公有制經濟擁有的職工群體具有層次不同,需求多樣的特點,而廣大基層團組織缺人手、缺經費、缺時間,沒有真正把服務職工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沒有營造出有利于職工成長的良好環境,因而散失了有效地凝聚、引導和教育廣大職工的基礎,導致部分職工對團組織沒有認同感,向心力、凝聚力不強,團組織作用得不到很好發揮。⒋教育管理滯后,廣大職工的團體意識不強。由于多數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資產規模小、人員流動快、企業作息時間靈活,職工上下班時間不一致,大多處于分散狀態,對職工的教育管理難免流于形式,不能取得實效。加之不少企業的經營處于起步階段和資本積累階段,市場壓力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弱,企業開業、關閉此起彼伏,使團組織對職工的教育管理呈現不穩定性。⒌規范鞏固滯后,缺乏行之有效工作運行機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經營理念更趨向于追求利潤最大化,治理結構、勞資關系對團的工作的接納度較小,團組織在其中通常沒有制度化的安排,限定了團組織的活動空間。加之多數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團組織,都是出于政策性的考慮,工作受業主的認識程度和經濟效益的影響較大。經濟效益一旦出現波動,團組織的工作和活動也同樣隨之起伏,難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運行機制。
- 上一篇:縣委書記教育安全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構建和諧社會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