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12-02 10:54:00

導語: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我區自20*年實行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及城鄉貨幣安置一體化政策以來,雖然在短期內緩解了政府安置難的突出矛盾,但是,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員因沒有一技之長,不適應我區制造業發達所需熟練工勞動力市場的需要,缺乏就業競爭力,只能在安保、服務性行業或簡單操作工崗位上就業,已就業的退役士兵中出現了許多“到崗不到位,上崗即下崗”的隱形失業現象,這部分人員滯留在社會上,造成了新的不穩定因素,特別是轉業復員士官,他們認為在部隊辛辛苦苦十幾年,轉業復員后不能安置就業,反響較大。所以說,安置工作實際沒有徹底到位。為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在工作實踐中加以探索思考。

一、目前退役士兵就業難的成因及主要問題

1、思想不解放,擇業觀念陳舊

絕大部分退役士兵認為,當兵為國防獻青春,退役回鄉就是希望政府安排一個好的工作,普遍想到有較高收入、較低風險,較為穩定的行政事業單位或國有大中型企業上班,不愿到個私、民營企業工作,就業愿望與實際就業市場需求落差較大。實行100%貨幣化安置以后,有些退役士兵放不下思想包袱,認為自己在部隊里沒有學到什么專業技術,地方上需要的都是高技術人才,自己不可能在企業中有大的發展,所以客觀上也不愿進企業。

2、渠道不通暢,就業競爭激烈

隨著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和國有企業全面改制,以往安置就業的主渠道被堵死,政府已完全不具備實行包底安置的客觀條件,實行政府安置就業已無路可走;而目前退役士兵自身素質與市場就業規則不合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力市場的規則就是競爭,企業用工的標準就是高學歷或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而退役士兵普遍文化層次低,無一技之長,缺乏競爭力,致使退役士兵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

二、對退役士兵就業難的思考與對策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退役士兵自謀職業難的問題,為此,我們認為必須以遵循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促進就業為目標,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培訓模式,達到部隊滿意、退役士兵滿意、用人單位滿意的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目標,幫助退役士兵學知識、學技能、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能力,促進他們更快地找到一份可靠的工作。所以,我們在開展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實踐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思考,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

1、針對企業用工需求確定培訓專業

據有關部門預測,我區每年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左右,而需要就業的退役士兵僅400人左右,退役士兵就業具有很大的空間。軍人是一個特殊職業,往往缺乏其它職業所需的專業技能,過高的擇業期望與自身素質、技能方面的落差,使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承訓學校應做好市場勞動力及用工企業所需專業調查預測,組織開展有目的性、針對性的訂單式培訓。所謂訂單式培訓,就是按照企業需求設計培訓內容,照“單”培訓。一是政府相關部門應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開發定向培訓專業項目,用工企業需要什么人才,我們就確定什么培訓專業,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應充分考慮人本因素,按照退役士兵就業意向進行培訓。在培訓中要采取因人而宜,靈活多樣的培訓模式,特別是要根據退役士兵各自的文化層次、個人特長、個人愛好等人本因素,以退役士兵意愿先確定就業意向和就業單位,然后把相同或相近的工種合并,由承訓學校分類培訓。通過這種方式,無論對用人單位、退役士兵、還是培訓學校來講都是互惠互利的,也只有這樣,政府有限的投入才能取得最佳的社會效果。三是對退役士兵進行綜合性培訓。以某個職業綜合能力培訓為目標,以某個生產項目為對象,把相關的基礎理論、專業理論、操作技能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綜合性的職業能力教育,使退役士兵一開始就進入一定的職業境界,從“工作與學習緊密結合”的職業活動中獲得綜合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工作責任心,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使退役士兵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四是要安排學員到企業頂崗實習計劃。承訓學校要側重技能與技巧的培訓,要多安排學員到一線生產企業去實習,使他們的學習、思考、動手得到有機結合,既能提高學習興趣,又能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更有利于技能的快速提高。

2、針對學員特點制定培訓目標

明確培訓目標,是科學實施培訓的重要基礎和前提。退役士兵培訓目標應注重以下幾個環節:一是要注重全面發展。退役士兵的職業培訓,是重新回歸社會的過程,培養其新的生活技能、社會規范和人生價值觀,是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承訓學校要把德、智等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實施心理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訓。二是注重能力培養。退役士兵培訓工作包括技術培訓和能力培訓,技術培訓應側重具體專業崗位規范要求,強調對口、實用和速效,而能力培訓是強調培訓目標的綜合性、培訓內容的系統性和職業適應和廣博性,重視全面素質的養成。技術和能力都是就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因此,培訓技術要與培養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三是發展個性。發展個性要體現以學為主,讓學員有主動發展的理念。軍隊造就了退役士兵獨特的氣質,這是成為退役士兵事業發展的特有基礎。所以,承訓學校在教育培訓中要注重發揮退役士兵得天獨厚的優勢,積極發揮他們潛在的資源,使退役士兵的個性在共性之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四是理論課程設置以夠用為度。由于培訓時間較短,我們在實施培訓過程中,不應追求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應突出基礎性與應用性,精減內容,縮短課時,在課程的內容中應注重引入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突出工藝性與先進性,并密切與職業崗位相結合,以快速、高效、實用為目的,使退役士兵在較短時間內學到一技之長,實現順利就業的目標。

總之,搞好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事關全局,我們一定要站在戰略的高度,把它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這是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們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應不斷地進行探索與思考,不斷改進和完善退役士兵培訓機制,切實把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落實到位,走出一條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長盛不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