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建設植物多樣性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07 03:22:00

導語:綠地建設植物多樣性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地建設植物多樣性調研報告

摘要: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結構中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它對城市生態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作用,綠色植物又是城市綠化的主體。植物多樣性是提高城市綠地系統生態功能的前提和城市多樣化景觀的基礎。通過保護珍稀瀕危植物,開發利用鄉土植物,注重對外來樹種的引進,擴大多樣化物種的種群,增加綠地規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多樣化的城市綠地系統。

關鍵詞:園林綠地植物多樣性鄉土植物

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初級生產者,在維護地球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中起重要的作用;豐富的植物種類給人類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和生產原料;植物基因遺傳的多樣性為研究、保護、合理利用和開發植物資源提供了豐富的遺傳材料,產生了很大的經濟價值。植物多樣性的保護與規劃對促進生物遺傳基因的交換、增加城市適生物種,提高植被的穩定和景觀的異質性、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修復與良性循環;協調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和作用。然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植物多樣性也遭到了嚴重的威脅,如不采取措施,在未來一代人的時期內,全世界約有15-20%的植物的生存面臨威脅,據統計,我國高等植物中瀕危物種高達5000種,形式非常嚴峻。本文探討了我市綠地建設植物多樣性的現狀以及如何提高和發展綠地植物多樣性的策略和措施,以促進城市植物多樣性的保護,改善城市生態效應。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陳俊愉曾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發出這樣的警告,并且急切呼吁:加強生態建設、恢復生物多樣性是當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的當務之急。陳俊愉教授指出,目前我國城市園林的任務除了綠地分布不均、綠量不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遠遠低于國際先進水平外,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大問題:植物種類貧乏,品種單調。生物多樣性在實現城市大園林規劃中地位十分重要,因為目前我國城鎮園林中,觀賞植物品種很少,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漢、昆明、西安等地比較常用的露地觀賞植物總數在1000種(不是品種)以內,有的甚至在500種之內,僅廣州較多,約達1700種。反觀世界各城市如華盛頓、倫敦、巴黎、東京、新加坡、墨爾本等地,則常用的綠地觀賞植物總數在2000-4000種。近幾年上海地區為了貫徹植物多樣性原則,每年在城市綠地增加近百個植物品種,僅延中綠地就有800多種植物。

吳江市位于太湖流域腹部,江蘇省最南端,蘇(州)、嘉(興)、湖(州)小三角中心。它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20°21′41″—120°53′59″,北緯30°45′36″—31°13′41″。東西寬52.67公里,南北長52.07公里,全市總面積1176.68平方公里(不包括太湖水域約85平方公里)。全境無山,地勢低平,境內河道縱橫,湖蕩密布。其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

這一地區適宜生長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73種438個品種;草本、地被等66科241個品種。而目前我市綠地建設中常用的植物總數還不到200種,常見的喬木主要有:香樟、法桐、銀杏、杜英、金合歡、黃山欒樹、女貞、雪松、水杉、龍柏、棕櫚、垂柳、櫸樹、廣玉蘭、重陽木、無患子等。灌木和地被常用的有雞爪槭、珊瑚樹、紅葉李、桃、櫻花、紫薇、桂花、臘梅、花石榴、紫荊、臘梅、花石榴、木芙蓉、夾竹桃、石楠、茶花、海桐、大葉黃楊、瓜子黃楊、金邊黃楊、月季、金葉女貞、龜甲冬青、火棘、灑金桃葉珊瑚、八角金盤、金鐘(連翹)、杜鵑、書帶草等。

植物多樣性受影響的主要因素有:1、過度開發,在應用和開發植物資源時,常因過度開發造成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在城區常有侵占綠地、砍伐樹木等,也使植物多樣性受影響。2、環境污染工業生產的“三廢”,城市生活廢棄物和農藥、化肥的污染,使植物生長受到威脅。3、人為因素在應用植物造景中的影響,常因缺乏科學知識和偏愛某些植物種類,致使植物品種單一。

要達到植物多樣性的保護目標,必須首先要摸清本地區的植物物種種類,為植物的多樣性保護奠定基礎;其次,建立本地區的物種檔案,在此基礎上積極研究開發本地的野生及鄉土樹種,引進新優植物品種,豐富本地的物種資源;在城市的綠化及植物配置上,注重植物的群落配置,促進植物多樣性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保護珍稀植物物種。

一、加強對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

經過對吳江的珍稀植物資源作全面的調查,目前吳江的國家珍稀植物保護樹種有金錢松、水杉、水松、銀杏、凹葉厚樸、寶華玉蘭、單性木蘭、杜仲、夏臘梅、青檀、浙江楠,結合吳江(蘇州地區)的實際情況列出當地的珍稀植物品種,加以保護、繁殖。對珍稀瀕危植物以就地保護為主,建設或恢復其適生環境,擴大其生物種群,保護和發展并舉,實行多種手段繁殖珍稀瀕危物種,擴大種群數量。對本地區比較稀少的植物,也應加強保護,改善其生存環境,對其進行專題研究,對較好的綠化品種應有繁殖推廣的計劃。全面貫徹執行《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對古樹名木要普查建檔,劃定保護范圍,落實責任單位,落實責任人,落實養護管理資金。對城市現有的綠地和樹木實施就地保護。

二、大力開發利用地帶性的物種資源,尤其是鄉土植物,注重對外來樹種的引進,構筑具有地域植被特征的植物多樣性格局

我國國土遼闊,氣候和土壤差異大、植被類型多樣,植物種類豐富,如華東地區(不包括山東)的種子植物有209科1650屬6640多種,區系組成豐富,可為不同地域和小環境條件下的城市綠化提供豐富的物種資源。因此,可根據地帶性特征選擇綠化植物,挖掘同一植被區內的物種資源,尤其是鄉土植物,構筑具有地域特色的綠地景觀和城市生物多樣性體系。我市今后可以大量推廣的鄉土樹種有:柳杉、楓楊、苦櫧、木荷、紫楠、浙江楠、青岡櫟、石櫟、月桂、楓香、烏桕、喜樹、紫樹、刺楸、羅木石楠、苦楝、七葉樹、小葉櫟、山麻稈、糙葉樹、樸樹、擦樹、流蘇樹、黃檀、藤蔓月季、重陽木、青檀、江南榿木、牛鼻栓、青栲、紅果榆、珊瑚樸、山礬類、冬青類、箬竹、短穗竹、黃皮剛竹等。

同時注重對外來物種的引進,并對其進行生態安全性和適應性進行觀察研究,以利今后的推廣。重點推薦引進樹種有:南酸棗、山杜英、猴樟、水松、紫楠、紅果榆、檫木、木蓮、青榨槭、杜梨、木香、海州常山、扶芳藤、錦帶花、紅花七葉樹、加拿大紫荊、銀鵲樹、笑靨花、白鵑梅、決明、繡線菊類、海棠類、檉柳、火炬樹、墨西哥落羽杉、東方杉(墨西哥落羽杉與柳杉雜交種)、日本柳杉、美國香柏、美國扁柏、福建柏、三尖杉、榧樹,大明竹、斑竹、箬竹、菲白竹、金鑲玉竹、早園竹、淡竹等竹類,以及金葉皂莢、美國紅櫨、紅葉石楠、美國紅楓、北美楓香等一些彩葉樹種。以上樹種在大氣候上都能適應蘇州地區生長,但具體到某一樹種,要根據其生物學特性以及應用小氣候來適地適樹,才可達到綠化效果。

三、正確認識綠化植物的特點和功能,擴大多樣化物種的種群規模

生態學家認為,在一個穩定的群落中,各種群對群落的時空條件、資源利用以及相互作用類型方面,都趨向于互相補充而不是直接競爭。因此,由多個種組成的植物群落,要比單一種的群落能更有效的利用環境資源、具有更大的穩定性??梢姡诔鞘芯G地生態建設中應盡量多造針闊混交林,少造或不造純林,模擬自然群落結構,建設觀賞型、環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識型、文化環境性型等人工植物群落,以維持綠地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為城市居民提供生態服務功能。在城市綠地建設中,除了城區立地條件較差和土壤改良力度不足外,對綠化植物要求太高,過于追求完美,輕易否定和放棄物種,客觀上也導致了綠地種類的貧乏和結構的單一。如“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綠地格局是城市綠地的最佳形態,但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往往造成大量適應性強、色彩豐富的落葉植物被旁落;一些急功近利的作法,也導致大量慢長植物,甚至缺乏大規格苗木的植物被拋棄,而具有某些不足的綠化植物更被輕易否定。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多樣的環境必然以多樣的物種為基礎。如何合理評價城市綠化植物,深刻影響植物的選擇和應用,影響城市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度和均勻度。事實上,每種植物都有優缺點,植物本身無所謂低劣好壞,關鍵在于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學性和藝術性以及栽培和養護管理的技術和水平。因此,應進一步推廣適生物種,擴大種群規模,豐富城市綠化植物。這除了提高認識和增加耐心外,應完善綠化評價標準和方式,將生物多樣性列入主要的評價指標;同時,加強綠化植物的規劃和培育,引導苗木生產者和綠地建設者開發應用多樣的植物品種,尤其是鄉土物種,建立種類豐富、批量較大和供應穩定的苗木基地,這是擴大物種多樣性及其種群的基礎。

四、增大綠地建設規模,加強綠地建設植物配置設計的審批,提高植物多樣性

城市園林綠地為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間和條件,它是城市植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地。城市建設中往往強調見縫插綠,但群落的構建,尤其是復層群落必須擁有一定的面積,才能形成比較穩定的群落環境,降低人為干擾強度和城市生境的脅迫。因此,增大綠地的面積,將有利于提高植物多樣性。另外綠化主管部門對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道路綠化、風景林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的建設,要加強植物配置設計的審批,合理界定植物品種的數量,豐富植物物種。

植物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生活和發展的基礎。為了保護我市植物多樣性的豐富多彩,維護城市生態環境的平衡,實現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們呼吁社會各界重視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發展工作,造福子孫后代。

參考文獻:

1、張慶費《城市綠地系統生物多樣性的策略探討》

2、《吳江市松陵城區綠地系統規劃》

3、蘇州綠地系統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