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財務規范化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08 03:57:00
導語:街道財務規范化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街道財政財務管理人員分散。目前街道機構設置上涉及財政財務的職能機構人員比較分散。預算內外資金會計核算基本都集中在財務科,一般設置兩到三人;資產管理、協稅護稅職能等人員部分街道由財務科負責人兼任,部分街道另設置專職人員管理。財政在業務上不能扎口統一管理,將工作落實到具體負責人,甚至有時候大家相互推諉,部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實。
2、財務核算基礎工作良莠不齊。目前部分街道財務人員由于長期承擔一些非財政財務性工作(比如有兼職婦聯、統計等工作),導致部分街道財務核算基礎工作很不規范。加上部分財務人員年齡過大,長期缺乏后繼教育培訓,會計核算水平方面也存在良莠不齊現象。例如區財政在20*年對街道財務核算進行過統一規范,實行會計電算化,但是到目前為止,仍有部分街道由于會計人員不善于利用計算機,而導致街道帳務不能全面實行會計電算化,提高工作效率。
3、財政財務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監督。由于街道財務人員人事工資關系全部隸屬于街道,所以平時對街道一些不合理的開支監管也只能流于形式,內部牽制制度更是行同虛設,甚至出現部分鎮街財務人員由于堅持原則,而遭到打擊報復現象。此外由于區財政對街道實行的是財政分稅制財政體制,按道理街道本級應該按照總預算會計制度進行核算,但是事實上由于長期以往的核算模式,目前街道均實行的是行政單位會計,預算支出數按照年終財力結算款列支,使街道預算編制與管理失去監控,缺乏科學性、合理性,部分重點支出得不到有效資金保障。
二、加強街道財政財務管理的建議
1、建立街道財政(所)機構。街道是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不是一級政權機構,因此按照“一級政權建立一級財政”的理論建立街道財政似乎缺乏充足的理論依據,應該承認這種理論有其合理的內容,但無法指導已經變化了的實際,甚至已成為影響街道財政財務產生和發展的障礙,理論必須面對現實?,F實中的街道辦事處已經由1954年按《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設置的單純的民政性組織演變成了集行政管理、經濟建設、拆遷安置、綜合協調、檢查指導、宣傳服務等多種職能于一身的準政權組織,而且這一政權組織已經成為一個有著獨特行為方式的利益主體。近幾年來隨著我區城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迅速變化,城市管理一部分事權逐漸向街道下放和轉移,財權將伴隨事權而逐級下放,街道掌握著日益擴大的財力資源。不僅如此,街道已成為一個有著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它正以嶄新的姿態直接參與經濟建設,便通過種種靈活的手段,以越來越多的經濟實體和資產置業以壯大其財源,獲得更多可支配財力?,F實情況同時還表明,隨著街道事權范圍的擴大和參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力度的加大,街道掌握的財力呈大幅度上升的趨勢,其總量也已達到相當規模,街道所掌握的大部分財力從性質看基本上屬于財政資金,因此從加強財政資金管理的實際出發,建立街道財政所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事。
鑒于目前我區街道內部機構設置實際現狀,建議設立的街道財政所可與經濟管理辦公室合署辦公,由街道經管辦主任兼任財政所所長,財務科、資管辦、稅源辦人員全部納入街道財政所管理。
2、加強街道財務核算規范化建設。在街道建立財政所的基礎上,取消目前街道行政單位會計核算制度,按總預算會計制度進行財務核算,同時加強街道收支預算編制,報送區財政局審查。由區財政局職能科室加強對街道財政工作的統一規范化指導和管理。
3、加強街道財政業務和基本技能培訓。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高低直接決定著財政工作質量的好壞,隨著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強對基層財政財務人員財政業務和基本技能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培訓內容應該貼近財政業務實際,注重實用。從預算管理、專項經費、會計核算等方面進行系統核算,同時加強考試考核,從帳務處理到軟件操作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考試,同時將考試成績列入年終對街道財政工作的考核。
三、規范化街道財政建設的規劃
1、總體目標
根據財稅改革的新形勢,(街道)財政所規范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以“規范建設、全面提高”為目標,從隊伍建設、職能作用、會計規范、內控建設、設備設施等五個方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財政保障能力,適應新形勢下鄉鎮財政管理的需要。
- 上一篇:數學金融學研究論文
- 下一篇:數學問題解決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