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思考

時間:2022-12-22 05:29:00

導語:鄉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思考

*縣位于四川北緣米倉山南麓,幅員3383平方公里,東鄰通江、西連旺蒼、南面巴州、北通陜西省南鄭縣,南北長84公里,東西寬31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山勢陡峭、溝壑縱橫。全縣48個鄉鎮、522個行政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鄉村公路的擴展與延伸,促進了*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然而,道路交通事故頻發、高發導致全縣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鄉村道路交通安全已成為全縣安全監管的一大熱點和難點。

一、鄉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高發

據統計:2006全縣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01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5起,死亡27人,傷151人,直接經濟損失136.6萬元,其中:一般事故73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略微上升。2007年全縣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90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87起,死亡28人,傷201人,直接經濟損失72.74萬元,其中:較大事故1起,死亡3人,一般事故138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交通事故件數上升7.6%,死亡人數持平,受傷人數下降5.8%。2008年全縣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47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45起,死亡80人,傷140人,直接經濟損失170余萬元,其中:重特大事故1起,死亡53人(9.13事故),較大事故2起,死亡7人,一般事故65起。在所發生的交通事故中,一是農村道路事故占80%。二是較大事故呈加速趨勢。

二、原因分析

(一)脆弱的安全基礎條件是導致鄉村道路事故多發的客觀原因

由于自然條件以及經濟原因使全縣鄉村道路的基礎條件得不到及時有效改善,這是導致鄉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是特殊的山區地形條件使鄉村道路普遍等級低、路況差。*屬典型的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山區地形,境內山高路陡,溝壑縱橫。因受特殊的深山峽谷地形地貌影響,等級公路等級低,道路特窄、坡陡彎急。*公路里程已達4500余公里,其中,省道2條共148.4公里,縣道11條共384公里,鄉道33條共586公里,村道475條共3460公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公路網絡。通車里程中三級以上等級路183公里,僅占5.4%,鄉村道路上等級的比例就更低,且防護設施不到位,安全隱患突出。二是鄉村道路的水毀等隱患排查治理不及時。目前,鄉村道路建設與管護基本上是鄉建鄉管,村建村管。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建設的多,管護的少。加之,鄉鎮、村社財力有限,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對鄉村道路的管護是既缺資金,又缺勞動力。特別是每年的汛期,常有山洪暴發,而鄉村道路排水設施大多不暢,水毀十分嚴重,這些水毀隱患得不到及時排查治理,留下了大量的事故隱患。三是新修村社道路安全防護設施規范建設不到位。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如火如荼地進行,各地新修了大量的村社道路。“新修一條路就新增加一處安全隱患”。目前,各地新修的大量村社道路,且相當一部分村社道路還進行了硬化,路面好了,車子也跑得快了,但應該配套設置和建設的警示標志標牌、防護樁等安全防護設施卻沒有同時規范建設到位,安全隱患非常嚴重。四是現有的客運交通能力不能滿足廣大農村群眾出行需求。近年來隨著農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農村朋友出行乘車的需求劇增。但全縣現有的客運車輛遠不能滿足農村廣大農民的出行需求,全縣已通客運車輛的僅有32個鄉鎮、1個行政村,還有16個鄉鎮、537個村(居)委會、2408個村民小組未通客運車輛,人們出行極不方便。也給一些農用車、三輪車、摩托車、自用車、黑車等非法載客造成了可乘之機。

(二)安全意識淡薄是鄉村道路安全最突出的重大危險源

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人的不安全行為,一個是物的不安全狀態,安全意識差客觀上促成了人的不安全行為。從近年全縣各類安全事故來看,全民安全意識淡薄,特別是農村廣大農民群眾的極淡薄的安全意識已成為特別突出的隱患。一是廣大農民群眾無基本的安全常識。農民群眾大多文化水平低,接受安全常識等新知識能力弱,本來參加安全學習教育的機會就少,但鄉鎮人民政府及村(居)委會花費很大精力組織的一些安全常識教育活動,他們也以種種理由推脫不去參加學習。因此,他們連一些乘車等基本安全常識都不具備。農用車、三輪車、摩托車、自用車、黑車等不具備安全條件的車輛,反正只要是車,不管它安全不安全,只要比走路強,都要搭乘,更不說不乘坐超速超載車了。二是一些不法車主安全意識淡薄。一些農用車、摩托車、三輪車以及自用車車主受非法利益驅使,見有利可圖,鋌而走險,非法載客。他們經濟利益至上,對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置至腦后,更談不上安全常識。他們根本不具備有駕駛客運車輛的安全技能,車輛達不到客運車輛所需要的安全條件,駕駛員操作水平低,往往臨危處置不當,極易引發安全事故。三是存在僥幸肓目跟從心理。一些農民群眾以及一些非客運駕駛人員往往都存在僥幸心理,在未出事故前,都認為不會出事故,災難離自己很遙遠。一旦發生事故,就后悔莫及。因此,非法客運車輛大膽非法載客,乘車群眾無所顧忌地搭乘。還有部分乘車人有一種盲目跟從的心理,看到別人去搭乘這些非法載客車輛,自己也就跟著去。

(三)監管力量的不足使鄉村道路成為安全監管的薄弱環節和盲區

農村鄉村道路的安全監管力量的嚴重不足以及監管的面寬量大,使鄉村道路成為安全監管的薄弱環節,不少路段還是安全監管的盲區。一是公安交警、運管、路政等職能部門對鄉村道路安全監管鞭長莫及。全縣共有客運車輛540臺,貨運車輛1600臺,有鄉村道路1800多公里。全縣從事道路交通安全監管的公安交警包括協警在內才不到100人,受縣公安交警委托負責轄區內鄉村道路安全監管的各公安派出每所僅有2—5人,全縣公安交警系統不足150人。交通路政、運管等監管人員也就100人左右。全縣整個從事省、縣、鄉、村社道路安全監管的行業部門干部總共不到400人,而縣公安交警、交通運管、路政等部門主要是對省、縣道公路及交通運輸企業源頭管理,鄉村道路基本上都是委托轄區公安派出所和鄉鎮人民政府進行代管。每個公安派出所干警要監管上百公里的村社道路,每人要負責監管幾十臺車輛。加之,鄉村道路地處偏遠山區,車輛的流動性大,監管面寬量大,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鄉鎮人民政府監管力量不夠。按照安全生產“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各鄉鎮人民政府協助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履行轄區內鄉村道路安全監管職能。2008年,各鄉鎮人民政府建立完善了安全監管責任網絡,落實了包路段、包車輛監管責任。但一個鄉鎮加上村社干部在內也就30人左右,現在幾乎是村村社社都有了公路,購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往往是一個人就要包幾十公里,好幾臺車輛,加之不具備與監管向對應的執法手段,其監管落實的難度很大,效果不是很明顯,監管難以到位。

三、加強鄉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應將鄉村道路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對現有技術標準低的道路,縣交通部門要督促配合鄉鎮人民政府有計劃的進行改造。要對危險路段和事故多發點段以及臨崖、臨河地段,設立安全防護墩或者防護墻及警示牌,并納入道路交通安全考核范疇,以確保鄉村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完善、有效。

(二)加大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為主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在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中,注重宣傳對象的針對性,宣傳內容的實用性,宣傳方式的多樣性,使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將交通安全納入素質教育,依托中小學校、新聞媒介,通過宣傳工作,傳播交通安全知識,營造交通文明氛圍,優化交通環境,不斷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

(三)進一步完善鄉村道路監管機制,強化一線監管。針對全縣管轄的機動車和駕駛員成倍增長而監管力量嚴重不足的現實,給道路交通工作的健康發展帶來了難以克服的困難,造成邊遠鄉村的道路交通管理長期處于失控、失管現狀。通過開展聯合委托執法,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構建鄉村道路安全監管新機制,充分發揮鄉村的作用,調動全民參與安全監督的積極性,有效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從根本上解決部門管不到、管理難,鄉鎮管不了、不愿管的問題。一是要規范建設鄉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鄉鎮應成立專門的安全生產辦公室(以下簡稱安辦),并按副科級配備主任1名,選調2至5名素質好、能力強且相對固定的干部專職從事轄區內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代表鄉鎮政府行使受委托的權限或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執法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要認真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規范化建設的通知》(川府辦發[2008]7號)精神,加大安辦規范化建設力度。同時,在每個村(社區)設置1名安全協管員,由鄉鎮政府報縣安監局備案,其工資待遇納入縣財政予以保障。加強行政執法人員主體資格管理。鄉鎮安辦執法人員應接受委托部門的培訓,經法制部門考試合格取得行政執法資格和行政執法證件后,依照委托部門委托的事項及權限履行行政執法職責。二是賦予鄉鎮人民政府鄉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權、上路檢查權、違法行為制止權、按簡易程序實施的部分行政處罰權。同時,各委托部門要針對各鄉鎮交通狀況的特點,負責指導鄉鎮交通安全防控工作與鄉鎮執法工作協調一致,形成合力。要積極研究建立鄉鎮執法聯動機制,避免出現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要通過健全執法信息共享、案件首接負責、案件移送管轄等制度,建立起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優勢互補的鄉村交通安全管理委托執法聯動保障體系,形成城鄉一體、上下結合的交通安全管理委托執法格局。

(四)加強鄉村公路的養護,消除交通隱患。探索鄉村道路建管新機制,妥善解決投入、養護、管理等突出問題。

(五)突出重點,整治鄉村客運站。目前,鄉村客運站設施簡陋、管理粗放、場地不夠、隨意超載、車輛檢驗等一系列問題,必須集中整治。要開辟場地作為載客點,不得在公路和橋上隨意載客,造成路面堵塞;嚴格執行車站營運規章制度,規范營運秩序。

(六)進一步抓好重點區域和重點對象的安全監管。特別是在交通要道、易發事故地段要派專人指揮交通和引領車輛行進,將車輛帶出險道,控制超載、超速等違章行為,在雨雪天氣要預備防滑材料發給沿途車輛,想盡一切辦法,確保不發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狠抓車輛年審、營運業主和駕駛員安全教育培訓,從源頭上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