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安全監管的實踐與探索(市)

時間:2022-12-22 05:30:00

導語:鄉鎮安全監管的實踐與探索(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安全監管的實踐與探索(市)

*區地處大巴山南麓,毗鄰*、通江、平昌、儀隴、閬中、蒼溪,是川東北的交通樞紐、巴中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48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812個行政村5000多個村(居)民小組,近130萬人,通車里程4930公里,有各類機動車輛4萬余輛、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22萬余人。

近年來,該區針對鄉鎮安監機構不健全、監管人員不專、業務不熟、安全隱患突出、資金投入不足、生產安全事故多發、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等問題,在深入分析問題成因和癥結的基礎上,以開展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創建和鄉鎮安全生產監管規范化建設等活動為載體,不斷探索鄉鎮安全監管新途徑,著力破解鄉鎮安全監管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夯實安全基層基礎,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多發勢頭。

一、健全監管網絡,保障人員、陣地、資金三到位

一是健全鄉鎮和村組監管網絡。區政府下發了《關于推進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規范化建設的通知》,根據鄉鎮安全生產工作實際確定了安監員數量,并在現有行政事業干部中選派作風正、業務精、責任心強的人員;同時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村組組織建設,建立了以村主任為組長的安全監管領導小組,每個村在“兩委”成員中確定一名安全監管員,每個組確定一名安全信息員,協助鄉鎮安監辦抓好本轄區的安全監管工作。從而在全區形成了一支由150名專職鄉鎮安監員和800余名村組安全監管員(信息員)組成的專兼結合、覆蓋全區所有鄉鎮、農村的安全監管隊伍。

二是嚴格安監隊伍建設標準。將鄉鎮安監隊伍建設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目標管理,在年終按具體的標準和要求對安監隊伍建設進行驗收。凡是隊伍建設不達標、人員配備不到位和不符合要求的鄉鎮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取消評先選優資格。

三是加大安全監管經費投入。鄉鎮安監辦的人員經費、工作經費和專項經費納入區級財政預算管理,做到專款專用。采取新建一批、完善一批和租賃一批的方式,解決了鄉鎮安監辦辦公場地問題,并為鄉鎮安監辦配備了安全監管所必須的工作裝備和辦公設施及勞動防護用品等。

二、推行委托執法,實現權利、責任、利益對等統一

一是拓展了委托執法范圍。在鄉鎮已有非煤礦山、危化品、煙花爆竹安全監管行政委托執法權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委托執法范圍,將道路交通、消防、客貨運輸船舶、農業機械、特種設備等行業和領域的簡易行政執法權,通過簽定委托執法責任書的方式,由區級相關安全監管職能部門委托給各鄉鎮人民政府,由鄉鎮安監辦具體組織實施。

二是建強委托執法隊伍。在鄉鎮安監辦現有工作人員中,確定了150余名委托執法人員負責本轄區的委托執法工作。同時,為各鄉鎮(街道)配備了137名交通、消防安全協管員(以鄉鎮安監辦和農機站工作人員為主),并從區財政解決40余萬元,為協管員配發了協警制服,配備必要的工作裝備,負責轄區內的交通、消防安全監管;配備了51名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員,負責轄區內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

三是組織開展委托執法業務培訓。由區安辦牽頭,各委托部門單位分別選派業務骨干對委托執法人員進行了相關委托執法業務培訓,交通、消防安全協管員的業務培訓由區安辦牽頭,區公安分局具體組織實施。通過培訓,全面提高了委托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和執法水平。

四是理順管理體制。委托執法人員接受鄉鎮人民政府領導,業務上由委托部門單位管理指導。交通、消防安全協管員并入鄉鎮安監辦,接受鄉鎮人民政府的領導,具體工作由安監辦組織實施,業務上由轄區派出所負責指導;執法文書由區安辦組織安監、公安、交通、農機、質監等委托部門依法制定,統一下發到各鄉鎮安監辦,由委托部門管理;委托執法罰沒票據實行“集中管理、統一發放、限量供應、驗舊購新”制度,嚴格由安監、和財政部門統一管理,罰沒收入由區財政全額安排給鄉鎮安監辦,作為日常工作經費支出。

五是明確委托執法責任。各委托部門負責對委托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執法文書管理,對受委托范圍的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行為負責監督,并對該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托鄉鎮或安監辦超越委托權限和范圍行使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權或將被委托的行政執法權再委托給不具備執法資格的組織或個人行使而產生的法律后果,由受委托單位承擔。對違反委托執法規定、超越委托執法權限的立即取消委托執法資格,收繳委托執法證件,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員責任。

三、整合監管資源,促進部門、鄉鎮、村組三級聯動

一是整合教育資源,構建全民安全教育體系。區級部門結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國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組建安全文化下鄉宣傳小分隊,通過編演節目、開展咨詢、宣傳車巡回宣講等方式,深入鄉鎮、村組、工地、學校、單位等開展安全生產宣教活動;各鄉鎮堅持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送安全文化到村、社、戶活動;各村組采取以會帶訓的形式組織村民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

二是整合部門監管資源,建立協調聯動機制。整合鄉鎮綜治辦、信訪辦、公安室、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部門監管資源組建鄉鎮安委會,每季度定期召開安委會例會,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依托安監辦、轄區派出所、農機站、國土站、建管站等單位,組建鄉鎮安全生產執法監察中隊,負責對轄區內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執法監察。同時,建立鄉鎮與區級部門溝通聯系制度,由區安監局協調組織召開通氣會,各鄉鎮針對本轄區存在的安全生產突出問題,與安監、公安、交通、農機、國土等部門進行聯系溝通,積極取得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與支持,開展聯合整治、聯合執法行動。

三是整合社會監督資源,構建社會化監管體系。各鄉鎮均在安監辦設立了安全生產舉報電話,鼓勵和發動群眾報告安全隱患和舉報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經查屬實的對舉報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利用有線電視、廣播、板報等資源,定期公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重大隱患整改、生產安全事故查處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管理專家通報本轄區安全生產情況,邀請他們參加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參與重大隱患整治、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等工作,切實加強工作指導。

四、強化督查考核,實現目標、考評、獎懲三位一體

一是強化目標管理。每年初,區政府與各鄉鎮、各鄉鎮與村(居)民小組和企業層層簽定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責任書,細化分解工作責任和目標任務,切實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是強化督促檢查。制定了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從區委辦、區政府辦、區目督辦、區安監局抽調專門工作人員,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對各鄉鎮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督查,促進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實。

三是強化考評獎懲。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一把手政績考核和全區重點工作目標管理,采取政治上聯帽子、經濟上聯票子、榮譽上聯面子的“三聯”辦法,年終逗硬考評獎懲。對安全生產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發生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在年終考評、評先選優和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執行“一票否決”制,并嚴格追究責任。

該區通過安全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強化基層基礎,使鄉鎮安全監管逐步走上制度化、經?;?、規范化管理軌道,群眾安全意識明顯提高,安全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從近兩年來鄉鎮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件數、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看,事故件數分別下降18%、22%,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3.7%、16.8%,經濟損失分別下降15%、12%,三項指標呈逐年下降趨勢,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形勢逐年穩定好轉,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明顯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