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當前生豬價格走勢和對策分析

時間:2022-12-22 05:43:00

導語:縣當前生豬價格走勢和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當前生豬價格走勢和對策分析

*縣是山區農業大縣,畜牧業(主要是生豬產業)是主要的支柱產業。20*年10月,農業部將我縣列為生豬調出大縣(全國253個),今年1月,農業部又將我縣列入全國生豬生產優勢縣(全國437個),生豬產業在我縣具有明顯地區域比較優勢。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34.42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達16.9億元;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03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18億元,全年出欄生豬116.14萬頭。由于生豬產業產值占全縣畜牧生產總值的80%以上,因此,生豬產業發展的好壞直接攸關縣域經濟發展的好壞。做大做強這一支柱產業,對進一步深化我縣畜牧業結構調整,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快資源轉化戰略實施,發展現代畜牧業,推進災后重建和經濟結構大轉型,統籌城鄉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我縣生豬價格走勢簡析:

據近期監測數據顯示:春節后,我縣市場生豬價格持續回落,生豬價格3月下旬為8.8元/公斤,較年初11.2元/公斤的價格環比下降21%,較去年同期15元/公斤的價格同比下降41%,創下了近20個月的新低;仔豬價格3月下旬為30元/公斤,較年初32元/公斤的價格環比下降6%,較去年同期50元/公斤的價格同比下降40%;豬肉(去骨一級)價格3月下旬為18元/公斤,較年初22元/公斤的價格環比下降14%,較去年同期26元/公斤的價格同比下降31%。

從全省的情況看,據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09年3月第3周,我省生豬價格繼續低走,但跌幅均較上周有所減緩。其中:出欄肥豬每公斤均價為11.44元,較上周下跌0.14元,跌幅為1.21%,較上周跌幅有所減緩,但最低已達8.70元/公斤。仔豬每公斤均價15.66元,較上周下跌0.37元,跌幅為2.31%,仍為跌幅最大的品種,與去年11月中旬接近,觀望情緒十分濃厚。豬肉每公斤均價19.27元,較上周下跌0.35元,跌幅為1.78%,較上周跌勢有所減緩,最低價為14.10元/公斤。本周豬糧比為6.83:1,高出國家規定的正常區(生豬的價格與玉米價格的比值,一般為5:1,又稱利潤平衡點)1.83個點,較上周下降0.04個點,下幅有所減緩,但距離國家規定的藍色預警區已不遠。本周從出欄肥豬到市場攤位的肉—豬價差為7.83元/公斤,為我省生豬監測預警以來最低位。

較之全省,我縣當前每公斤生豬價格低于全省均價2.64元,處于全省最低水平,豬糧比為5.18:1,已經位于國家規定的黃色預警區。每公斤仔豬價格高出全省均價14.34元,僅購買仔豬一項我縣廣大養殖戶養豬頭均成本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5元。每公斤豬肉價格與全省平均肉價基本持平。

從以上情況看,我縣當前的生豬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受價格、疾病和成本的影響,生豬養殖利潤不斷下滑,目前育肥的養殖戶已經進入虧損狀態,如果此種情況長期存在,既嚴重挫傷廣大養殖戶的養豬積極性,又對我縣的經濟發展和財稅收入形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面對于此,很多養殖戶表示應該減少出欄,壓縮存欄來控制風險。

二、生豬價格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首先全國大的經濟環境影響,消費者收入預期降低,消費信心減弱,購買力有所下降,消費結構調整,同時加上春節剛過,市民家中普遍尚存部分臘肉香腸,對鮮豬肉的消費量不僅沒有因為價格下跌而增加甚至還有所減少,市場需求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使得豬肉需求更加萎靡,致使生豬價格及銷售量持續下滑。

二是生豬出欄量大幅增加,受去年高肉價和生豬補貼等政策因素刺激,農民養豬積極性大增,自20*年以來母豬存欄增長較為明顯,根據生豬的繁殖和生長周期,目前正是青年或出欄時期,生豬存欄量增幅勢頭明顯,目前已是大量出欄時間,導致生豬供應相對過剩。其次就是大量的反鄉農民工再次涌入。據調查,已經有不少返鄉農民工欲重操舊業,繼續從事養豬業。之前散養戶的退出,部分市場已經被規模場填補,現在散戶若回歸,將使后市生豬供應過剩的壓力再次增加。

三是全國各地今年生豬市場供應普遍充足,川豬外調有所減少,外銷渠道不暢,導致大量的出欄肥豬只能在內部進行消化。

四是疫病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廣東、河南、山東等地區相對較為嚴重。在疫病的威脅下,養殖戶為降低損失,出欄意愿相對增強。據了解,近期屠宰場體重相對有所走低。同時,北方部分地區因雨雪天氣的影響使得生豬運輸受阻,收購減少,也是導致生豬價格不斷下滑的因素。

三、今后走勢預測和影響: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由于經濟、政治、疾病的多重影響使得消費市場相對疲軟,嚴重影響了生豬產業,但是就目前的形式來看,繼續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會很大,主要是由于我國宏觀調控,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同時,由于近期其他產區病死豬較多,為緩解后期價格的下滑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隨著飼料原料的玉米價格的小幅上漲,也對生豬價格的持續下滑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由于市場需求依然無好轉趨勢,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生豬價格還將保持弱勢狀態。

豬肉價格的持續回落,對消費者來說減少了日常的消費支出。但如果豬肉價格長期低迷,必將影響農戶的養豬積極性,對未來生豬市場發展不利,因此,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應對策略和建議:

為建立保障生豬生產穩定發展長效機制,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維護生豬養殖戶利益,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等六部委制定并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該《預案》規定,今后生豬生產將以豬糧比價作為預警指標。

當前我縣的豬糧比為5.18:1,進入了《預案》規定的黃色預警區(中度下跌區),距離紅色區域(豬糧比價低于5∶1,價格重度下跌)已經不遠,建議按照《預案》的規定,在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堅持實施現行扶持生豬生產發展政策的基礎上,加強政府調控,調節市場供求,引導市場預期,緩解生豬生產和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建立起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穩定生豬生產,維護生豬養殖戶利益。

(一)啟動二級響應機制,首先積極向上級人民政府報告,其次通過財政貼息的形式鼓勵大型豬肉加工企業增加商業儲備和豬肉深加工規模。當豬糧比價連續四周處于5.5∶1—5∶1之間(黃色區域)時,進一步增加本級政府凍肉儲備,還可以適當增加本級政府的活體儲備。

(二)加強市場監測監管。加強飼料安全和防疫監管工作;加強疫情監測,建立健全重大動物疫情預警機制;按照《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要求及時處理疫情。加強屠宰環節病害豬(肉)無害化處理的監管。強化豬肉檢疫和檢驗制度,嚴禁未經檢疫檢驗或檢疫檢驗不合格的豬肉流入市場。嚴肅查處屠宰加工和銷售病死豬肉和注水肉等不法行為,規范生豬市場交易行為和流通秩序。清理整頓在生豬飼養、運輸、屠宰和豬肉運輸、銷售等環節的不合理稅費。加強生豬市場價格監督檢查,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

(三)做好產銷銜接。一是積極爭取和主銷區政府之間建立產銷合作機制。尋找一個穩定的主銷區簽訂長期、穩定的生豬購銷協議,爭取主銷區在我縣建立養殖基地。二是政府鼓勵養殖戶(場)和肉制品加工企業之間建立產銷合作機制。養殖戶(場)和屠宰加工企業,屠宰加工企業和大型批發市場、超市之間應當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合同。鼓勵發展生豬訂單生產,地方政府應當對采取訂單方式采購的加工企業實行必要的扶持政策。

(四)積極引導豬場和養豬經濟合作組織加強行業自律,進行優質、無公害生豬生產,提倡微生態、營養性添加劑和全價平衡飼料飼喂,中草藥防病保健,嚴禁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和違禁藥物,確保豬肉安全,消費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