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大戶發展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12-23 09:54:00

導語:農機大戶發展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大戶發展現狀與對策

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專業大戶是指使用農業機械開展為農服務的農機作業隊、農機經營戶以及開展維修作業的維修業主。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以開展農田作業、農副產品加工、農用物資運輸、機具的維護保養等方式,活躍在農村,服務于千家萬戶,他們是農機新機具使用的實踐者,是農機經營的領頭雁,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是推動農機發展的生力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地位日顯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

一、基本情況

南江屬典型的丘陵山區農業縣,轄48個鄉鎮,農業人口14萬余戶54萬余人,耕地面積46萬畝,主產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等農作物,正在全力推進翡翠米、南江黃羊、金銀花、山核桃等農業產業化項目。2008年底,全縣擁有農機總動力22萬余千瓦,農機服務組織5個,農機大戶3150戶。

全縣5個農機服務組織,包括南江縣抗旱服務隊、南江縣綠田農業開發公司農機作業隊、南江縣八廟鄉農機助耕隊、南江縣高塔鄉農機助耕隊、南江縣燕山鄉農機助耕隊??h抗旱服務隊成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擁有排灌設備13臺套108千瓦、抽水管道800米、機動插秧機1臺、耕整機1臺,資產總值15萬元,有技術人員5人,主要以開展農機抗旱救災工作為主,年提水灌田2500畝、機耕150畝、機械插秧20畝??h綠田公司農機作業隊是2007年成立的,主要為該公司優質翡翠米生產基地開展機耕、機插、機收、機械植保、機械運輸,機具總值38萬元,從業人員10人,年作業量2200畝次、運輸4萬噸公里,作業收入45萬元。3個鄉鎮農機助耕隊是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于2008年組建,主要為當地開展機耕作業,解決農村土地撂荒問題,每個助耕隊裝備耕整機7臺,年機耕5000余畝次,作業收入30余萬元。

全縣現有農機大戶3150戶,裝備機具15850臺套,資產總值6340萬元,年總收入1425萬元,主要從事農田作業、農產品加工、運輸、農機具維修等服務。

二、主要特點

1、作業規?;?/p>

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經營的農業機械的主機配套率較高,一般在1:3-5左右。在進行農機加工作業時,從服務范圍上看,承擔一個社或一個自然村的加工業務,從服務類型上看,既能進行粗加工,也能進行深加工服務,從服務效率上看,既能滿足農民要求,也能充分發揮機具的效能,獲取良好的經營效益。在進行農田作業時,特別是在耕作、植保、收獲方面,能夠系統地服務于農民,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在進行農機作業時,一般都有較固定的服務對象,由于服務質量優化,深受農民歡迎,實現了規模化作業。南江縣綠田農業開發公司,租賃土地3000畝,種植優質水稻。2007年購買拖拉機2臺,微耕機8臺,插秧機2臺,聯合收割機2臺,植保機械5臺,組成農機作業隊,開展農機化作業,實現了耕作、栽種、植保、收獲、灌溉、運輸等生產過程機械化。

2、設備先進化

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所購置的機器設備,90%以上都是經農機部門推薦,通過試驗性能先進的新機具,這些機具動力可靠,質量穩定,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給農機大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據統計,近幾年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后,他們購買(或更新)的農機產品都是享受了購置補貼的農機先進設備。如養羊大戶購買的秸稈揉搓機,機耕戶購買的微型耕整機,機收大戶購買的聯合收割機等。都是近幾年研制的先進農機具。為配合南江黃羊產業發展,縣農機局引進先進高效的青飼料揉搓機,為養羊戶提供先進的機器設備,有效解決了青飼料的加工問題,使養羊大戶變成了“雙料”大戶。

3、使用科學化

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的農機手90%都是經過農機部門進行技術培訓,掌握了技術的知識型農民,能夠按要求保養維護和使用農機具,充分發揮農機具的效能,服務于新農村建設。過去那些不懂技術、盲目操作損壞設備現象,基本不存在了??h農機校把課堂前移,送技術到田頭院戶,每年為農機大戶培訓農機手500人次以上,今年為配合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實施,集中為農機大戶培訓微耕機手120人次。

4、經營高效化

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由于設備先進,使用科學,管理細致,服務優良,其經營效益非常高。據調查發現,一臺微型耕整機,每天能耕地6畝左右,每畝收取服務費80元左右,可獲純利30元左右,一年一臺微耕機作業60天,耕地250畝,總收入可達2萬元左右,可獲純收入近萬元,而購置一臺微耕機投資僅3000多元,一個月就賺回一臺設備,因此,經營效益是可觀的。南江縣燕山鄉九君村岳險峰承包土地300畝,種植果樹、茶葉,去年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差價購買2臺微耕機,植保機械5臺,提灌機械1臺套,開展機械化作業,提高生產效率,節約勞動力,不但自己的生產效益大幅度上升,還促使該村勞動力向外輸出56人。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因使用農業機械,替代的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2萬人,實現勞務收入近億元。

三、存在的問題

1、農機手的知識需要進一步更新。雖然絕大多數農機手參加了培訓,掌握一定的農機技術,但面對日新月異的農機產品和農機技術,非常有必要進行技術更新,深化農機知識的學習,才能經營好農機設備,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農機作業服務政策需要進一步優惠?,F行的農機作業優惠政策,激發了農機經營者的熱情,給農機經戶帶來了效益,推動了農機事業的發展。但隨著形勢的變化,惠農政策的不斷深入,對農機經營戶進行農機行業服務時,應出臺一系列更優惠的政策,引導和扶持農機大戶的發展,切實服務于新農村建設。

3、農機市場監管需要進一步加強?!吨腥A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實施后,農機市場監管職能由工商部門負責,產品質量監督由技術監督部門承擔,農機部門僅協助其工作,不是執法主體,制約了農機部門的監管約束力。由于市場監管不力,一方面導致農機大戶使用的農機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從事農機經營的農機大戶失去監督,導致一些經營大戶違規操作,損壞了消費者的權益,影響農機事業發展。

四、發展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利用現行的惠農政策向農機大戶傾斜,農機大戶購置農機新產品,可享受購機補貼,并適當提高補貼比例。

二是改革農機行業稅收政策,對農機大戶直接從事農機作業,所開展的有償服務,實行全免稅費,支持發展;對農機經營大戶經營的農機產品,繼續提高稅收優惠比例,扶持發展。

三是本級財政安排適當經費,用于組織農機大戶進行技術交流和培訓。

2、強化技術服務

農機部門要加大技術服務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對農機大戶進行技術指導,切實服務于農機大戶,推動農機大戶健康快速發展。一是定期舉辦技術培訓班,傳授農機技術知識;二是送技術下鄉,解決農機經營大戶的技術難題;三是全力示范農機新機具,宣傳農機新技術,引導農民正確使用農機具;四是組織農機經營協會,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農機大戶的發展。

3、加強行業監管

一是工商部門要加大市場管理力度,定期開展市場監管活動,進一步凈化農機市場。

二是技術監督部門要切實履行農機產品質量監督職能,嚴管,蔬而不漏,確保農機產品質量過硬。

三是農機部門一方面要積極主動配合工商、技術監督部門的執法工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促進農機市場行業監管規范化;另一方面作為政府的農機主管部門要加強行業指導,理順關系,搞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