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基地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2-23 01:08:00
導語:中藥材基地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地處四川省東北部,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日照時數1462小時,降水量1119毫米,無霜期275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適宜,適宜發展川明參、桔梗、虎杖、梔子等中藥材。目前,*區上規模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也主要集中在虎杖和梔子兩個品種上。
目前,*區人工種植有各類中藥材2.37萬畝,主要種植品種12個,連片規模種植的有川明參3千畝,木瓜2千畝,銀花、梔子等5個品種均有1千畝左右,虎杖320畝,其次杜仲、烏梅等大宗品種1.2萬畝。年代*區的桔梗被國家和省列為中藥材發展基地縣,虎杖被推薦為國家重點建設中藥材GAP(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種植基地。全區有藥材示范種植基地兩個,分別是巴中普瑞制藥在*區南陽天南村和平梁西華村建有320畝虎杖示范種植基地,巴中百順中藥飲片廠在*區平梁青包山村建有409畝梔子示范種植基地。全區現有生產中藥產品資質的企業3家,其中巴中普瑞藥業具備中藥材提取產品的生產條件,主要生產以虎杖、丹參、板蘭根、枳殼等為原料的解毒降脂片、保心寧、板蘭根沖劑、小兒麻甘顆粒沖劑、小兒咳喘靈5個中成藥品種,百順中藥飲片公司和正華醫藥中藥飲片廠以生產傳統中藥飲片為主,年加工中藥材能力均能達到4000噸。因地方藥材的品種和數量均難以滿足藥材質量標準和企業的生產需要,這3家藥品生產企業所需要的原料,80%的品種從外地購進。
二、*區藥材產業問題分析
1、只求立項缺乏規劃。有的企業立足于把中藥材基地當作向外推介、展示形象的金字招牌,為爭取中藥材基地項目立項,大做表面文章。在中藥材品種引種、選育上和發展布局上,缺乏總體規劃和科學論證;在藥材栽培上缺乏技術支撐,種植方式零星分散,生產管理粗放,單產低,質量差,效益低。
2、只重建設不重管理。高起點、高質量、高產出、高效益是推進中藥材基地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藥材基地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建成,需要實施主體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并保持高效率地運行。但目前一些中藥材基地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建設之始能做到合理規劃,對照標準,嚴格把關。一旦建成,后期管理出現松懈或斷檔,不能保持對中藥材在正常生長過程中的監測預報與田間管理。同時,大部分中藥材基地建設在一些相對偏遠的鄉鎮,當地藥農文化素質較低,而企業在后期管理上缺乏對藥農的相應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往往造成藥農對基地想管又不知道怎么管,流于粗放生產經營。這樣,就不能有效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品級。
3、只求規模不求規范。*區位于大巴山腹區,境內以山地為主。雖然氣候條件適宜于中藥材的種植,但是丘陵地形使得適宜中藥材種植的土地資源難以連接成片,規范化種植難度大投入高。于是一些基地在建設時只重視規模,幾十畝的藥材基地遠觀郁郁蔥蔥,近看卻是雜草叢生、亂石嶙峋。
4、品種單一缺乏立體開發。在我區的中藥材基地大部分靠一個單一品種支撐,缺乏套種、間種,這樣既浪費土地資源也不利于減低成本增加產值。同時由于技術和人才的制約,基地產出的藥材也只能進行簡單的炮制和初加工,很少進行成份提取等高附加值的生產,影響企業收益,進而影響中藥材基地的發展。
三、發展對策及建議
1、深入調研,加強規劃。在基地立項之初,既要調查本地生態環境,考慮中藥材生產的適宜性,尊重道地藥材的生長規律,遵守“地區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原則,切忌盲目引種,又要調查預引進品種在全國的種植情況,切忌盲目跟風,重復建設,難以產生經濟效益,最后成為無用功。
2、抓好人員培訓,加強基地管理。每個基地確定至少一名科技人員,負責對基地藥農的培訓和技術指導,幫助藥農掌握藥材品種習性,提高藥農種植和管理水平。公司聘請專門的藥材專家,結合基地土壤、水、氣等情況制定統一的田間管理規范化程序。由基地監督藥農嚴格按照規程進行種植和管理,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和品級。
3、規范先行,提倡發展GAP基地。在基地建設初期就要按照規范化的要求、GAP基地的標準建設,制定嚴格的生產管理標準,發展適度規模的藥材基地。從藥材種子下地到長出藥材入庫,涉及許多重要的技術和操作環節,哪一個環節運行不得當,就可能造成損失或影響藥材產品的質量,因此要切實控制影響藥材質量的各種因素,規范藥材各生產環節乃至全過程,以有效保證藥材質量。特別是示范基地和骨干品種,務必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或技術機構參與指導。
4、科企聯合,深入開發。加強與科研機構的聯合協作,將“公司+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發展為“公司+基地+農戶+科研機構”的新模式,做好資金與智力的銜接,推動中藥材基地產業鏈縱深發展。同時在企業大力鼓勵探索創新,對單品種進行深加工、系列化開發。藥品監督、科技、發改委、經委等部門應當積極主動履行幫扶職能,利用部門影響力帶動藥材企業和種植基地展開科技外交、項目資金外交,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現有藥材飲片生產企業擴能上檔,爭取面向廣闊的省內外市場推出一系列有強大競爭優勢的原生藥材及中藥飲片品種。同時,也要開發藥食同源的系列保健飲品,以填補我區歷史空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上一篇:城鄉統籌消防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煙草公司個人崗位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