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反腐倡廉預警機制初探
時間:2022-01-11 06:17:00
導語:國稅局反腐倡廉預警機制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立科學的預警機制可以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決策提供依據。建立科學的預警機制,可以通過對預警信息的科學分析和綜合評價,為領導層提供更加準確的決策依據,使領導層更好地把握反腐倡廉工作的規律,明確工作方向,找準工作重心,制定出強有力的工作措施,使反腐倡廉工作決策和部署更具科學性和實效性。
(二)建立科學的預警機制可以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
反腐倡廉教育是提高干部素質,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材施教是我們在開展教育時應因遵循基本原則,教育對象不同,選擇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內容也應不盡相同。但是,在現實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中,我們通常的做法也只是學文件、念報紙、看片子,還沒有很好地跳出“有病沒病都吃藥、病重病輕吃同樣的藥”這樣一個泛泛教育的老圈子,教育缺乏針對性,使人感覺乏味,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建立科學有效的預警機制,便可以通過預警信息的收集、分析,來發現不同時期、不同部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人員在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進而有的放矢地開展好預防教育,有效克服教育的空泛化和盲目性,增強教育效果。
(三)建立科學的預警機制可以增強制度建設的預見性
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上,有些目前仍處于亡羊補牢、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境地,前瞻性不夠,預見性不足。建立健全科學的預警機制,可以通過預警信息的分析,更好地掌握不廉行為的苗頭和動向,有針對性地建立和完善事先防范的制度體系,在“亡羊”之前“補牢”,在干部滑向泥沼之前修好“防護欄”。
(四)建立科學的預警機制可以創新監督制約的方式和途徑
隨著征管改革的深化、收入形勢的發展和稅收工作熱點和難點問題的不斷變化,我們的監督方式也應不斷創新,監督渠道也要不斷拓展,更好地做到事先介入、關口前移。建立科學的預警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監督中的“盲區”,及早發現問題苗頭,并根據不同部位、不同區域、不同時期可能出現的問題,確定不同的監督方式、途徑,健全有效的監督制度,從而提高監督質量,更好地為稅收中心工作保好駕護好航。
二、建立反腐倡廉預警機制的目標及定位
(一)建立反腐倡廉預警機制的目標
建立反腐倡廉預警機制的目標是:通過收集、掌握大量的預警信息、工作信息、執法信息,運用科學方法對獲取的各類信息進行梳理歸納,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從中發現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從而正確分析和判斷違法亂紀行為的苗頭和動向。進而針對不同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工作重點,研究制定解決問題的相關措施,不斷完善機制和制度,超前預防,源頭治理,把不良現象遏制在萌芽狀態,切實做到標本兼治、懲防并舉。
(二)建立反腐倡廉預警機制的定位
建立反腐倡廉預警機制應定位在建立具有四種功能的運行機制上:一是及時提醒的功能。通過分析各類信息,能夠發現處于潛伏期的異常信息,并對指標異常變化具有報警功能。二是科學預測的功能。通過對獲取的各類信息做出科學的分析和綜合評價,能夠預測到不廉行為的結果或后果,從而增強反腐敗工作預見性。三是有效防范的功能。通過預警機制提供的預警信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崗位責任制和執法責任制,規范稅收執法行為,杜絕執法過錯問題的發生。四是提供決策的功能。通過對預警信息分析結果,一方面對個別問題,制定應急工作預案,堵塞漏洞,另一方面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明確月度、季度、年度反腐倡廉工作重點,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反腐倡廉工作長效措施。
三、建立反腐倡廉預警機制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學的預警機制運行體系
1、建立預警信息收集體系。主要任務是確定預警信息來源渠道、收集匯總和傳輸信息。預警來源于信息,沒有信息就談不上預警。因此,首先應該建立信息收集網絡,拓寬信息渠道,最大限度地取得預警信息。內部預警信息主要通過兩權監督、執法檢查、稅務稽查、日常工作反饋以及效能考核等渠道和途徑收集。外部預警信息主要通過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群眾來信來訪和定期召開座談會,走訪納稅人、地方黨委、政府、人大、政協以及參與民主行風評議,開展明查暗訪進行收集;還可以通過加強與紀委、檢察機關等相關部門聯系獲取預警信息資料。
2、建立預警信息評價分析體系。包括評價指標的確定、評價分析等方面內容。在掌握了大量的預警信息的基礎上,首先對收集到的預警信息進行歸納梳理,確定評價指標。如:問題暴露率指標,問題潛伏期指標,問題類別及集中度指標,人員類別及集中度指標。其次,對預警信息進行分析,通過預警指標的分析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做出定量和定性分析,對稅務人員的執法執紀以及廉潔自律情況做出準確判斷。
3、建立預警信息運用體系。主要任務是:根據預警信息評價分析結論制定應對措施,并對反腐倡廉工作產生導向作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報告評價分析結論。得出預警評價分析結論之后,通過書面報告、會議等形式向領導層報告,為領導正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二是調整工作部署。領導層根據預警信息所反映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作出有效的防范工作部署。三是落實防范措施。把預警信息及工作部署由上而下落實到基層單位,由基層單位根據上級反饋的預警信息和工作要求,明確防范方向和重點,結合實際采取防范措施,力求把腐敗現象遏制在萌芽狀態。
(二)建立和完善預警機制的各項制度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設置運行預警機制的常設機構,設置預警分析小組,隨時收集有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及時向決策層提供相關情報,并按月撰寫預警工作分析報告。二是建立預警信息分析評估制度。建立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分析評估制度,對獲取的信息梳理歸納,進行定量定性分析,把握反腐敗工作規律,提高防范腐敗的預警能力。三是建立預警信息通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由上而下通報預警信息,為基層稅務機關調整工作部署,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提供參考。四是完善考核機制,對預警機制運行的各環節實行崗位責任制,并加大檢查考核,確保預警機制的順利有效運行。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水平提高預警能力
加快稅收信息化建設,通過建立縱橫交錯的信息網絡,完善各類預警信息的采集渠道,實現執法信息、行政信息等預警信息的完全共享,盡量降低信息享有的非對稱性。同時,要設計出科學的預警機制數據模型或開發相關的預警軟件。按照體現預防和提醒的功能要求,設計涵蓋上、下限報警數據指標和廉政信息動態監空預報等內容的操作平臺,形成數據對比分析模型(預警結構圖)。也可充分發揮稅收征管信息系統的功能,在系統內鍥入監督、檢測、預警功能,或直接開發出具備預警功能,便于隨時檢測、監控執法信息的軟件,并在月終自動生成反腐倡廉預警相關圖表,提高預警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 上一篇:國稅開展“兩提一優”活動方案
- 下一篇:稅務干部職務犯罪分析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