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城鄉規劃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13 11:45:00
導語:國稅局城鄉規劃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土地使用和空間配置為主要內容的城鄉規劃,對市場經濟發展具有直接的引導和調控作用,是重要的發展政策。城鄉規劃不僅是一種空間的統籌布局,也是對社會各方利益在空間上的集合和再分配。我們要積極化解復雜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規劃本身就是一種重要手段。同時,制定規劃本身就是在優化發展環境,提升城鄉的形象,推進兩個文明建設。城鄉規劃是重要的招商引資指南。比如,投資者了解了一個地方的發展規劃,就可以對一個地方發展政策、發展導向、發展布局一目了然,就會心里有數、敢于放手投資置業。城鄉規劃是促進土地、空間財富增值的有效手段。通過城鄉規劃,把寶貴的空間資源保護好、利用好,可以保證城鄉建設集約發展,避免“建設性破壞”。規劃的效益,體現的是一種乘數效應、倍數效應??梢哉f,抓規劃不僅是“畫藍圖”,更是創環境、樹形象、抓招商、引項目,抓住了規劃這個龍頭,就抓住了發展的關鍵。正如曾培炎副總理強調的:“規劃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務”。這個“要務”抓不住,政府工作就會偏離方向??梢哉f,不抓規劃的政府,就是職能錯位、缺位的政府;不重視規劃的領導,就是不稱職的領導。
應該指出的是,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很多地方無論是在規劃管理體制上,還是在規劃機構設置上;無論是規劃制定上,還是規劃落實上,都存在很多薄弱環節:一是規劃覆蓋范圍小。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突出,不能統籌城鄉發展進行規劃。正如某中央領導同志所指出的,近年來,一些地方農村建設的弊端集中表現為規劃滯后、建設無序,導致失控。二是規劃的決策機制欠科學。“拍腦門”作決策和“長官意志”影響規劃的現象時有發生,盲目性和隨意性太大。三是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不強,剛性約束不足。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深化規劃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創新上下功夫。
要樹立全新的理念———推行城鄉規劃管理全覆蓋。保定市是農業大市,轄縣(市)多,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異常繁重。把縣域規劃、鄉村規劃制定好,是當務之急。為此,我們提出全面推進城鄉規劃全覆蓋,力求把城鄉地域全部納入規劃管理的范疇,使規劃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使轄區內城鄉的每一塊土地都納入規劃管理,不留空白。
一是堅持城鄉規劃體系全覆蓋。既抓總體規劃編制,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交通、水利、電力、綠化、環保、消防、道路等各專項規劃,又抓詳細規劃編制,包括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爭取建設項目詳細規劃編制達到100%。
二是堅持城鄉規劃管理體系全覆蓋。圍繞建立市、縣(市、區)、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自上而下、層級清晰、職責明確的統一的規劃管理體制,我們進行了大膽改革。市規劃局更名為市城鄉規劃管理局,不僅從名稱上將其職能明確出來,更賦予其對全市城鄉規劃工作的業務管理與指導的職能。在三區(新市區、南市區、北市區)和高新區設立城鄉規劃管理分局,人、財、物由市局統一管理,實現了市中心區統一管理。在各縣(市)成立了獨立的城鄉規劃管理局,在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和村都設置規劃管理員。這樣就從體制上、隊伍上確保了規劃的全市集中統一管理,也確保了規劃管理的全覆蓋。
要建立全新的機制———推進規劃決策運行的科學化。從規范規劃審批的運行機制入手,通過完善制度,進一步規范了決策行為。一是市和各縣(市)都建立健全城鄉規劃委員會,吸納一定比例的專家及社會人士擔任;二是規劃委員會下設城鄉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吸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專家庫;三是規劃委員會決議實行票決制。在規劃事項決策運行機制上設定了嚴格的程序:規劃委員會辦公室協調有關部門征詢意見———專家咨詢委員會技術咨詢論證———征求社會意見———規劃委員會審議———進入法定審批程序。概括起來就是“部門問策、專家議策、社會征策、規委決策、陽光亮策”。這樣一環緊扣一環,從制度上約束了決策行為,保證了規劃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同時我們明確提出,規劃一經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如果因實際情況發生重大變化需要進行修編調整的,必須按照程序進行,決不能因領導更替而改變。為此,建立了權力約束機制和制衡機制,所有建設項目必須經規劃局嚴格把關,未經規劃部門批準,發改部門不得批準建設項目立項,國土部門不得出讓土地。
要強化全社會的監督——加強對規劃落實的監督監察。編制規劃失去監督就會產生隨意性,規劃落實失去監察就會走樣。為此,保定市在規劃工作中突出了三點:一是建立陽光規劃制度。規劃作為一項公共政策,是全民的規劃,不僅要全民參與制定,更要全民監督落實,只有全民參與進來,規劃才能真正在陽光下運行。在實踐中,我們采用了靈活多樣的公示形式:媒體公示,制作規劃展牌,特別是將詳細規劃制成模型、沙盤公開展示。這樣不僅使公眾對規劃知情,對違反規劃的行為也一目了然。二是建立各級政府定期向同級人大報告規劃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制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通過借助外力監督,有效防止權力濫用和隨意變更規劃,有利于讓社會各界了解規劃、監督規劃。三是實施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調整規劃、違反規劃審批用地的,除予以糾正外,對有關責任人還要堅決查處。我們專門組建了城市綜合執法隊伍,加大了對規劃的執法監察力度,對違反規劃私搭亂建行為堅決查處,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公平和市場秩序,保證了規劃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