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文化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18 10:06:00

導語:群眾文化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群眾文化活動調研報告

一、先從黃龍文化周說起:連續幾年的黃龍文化周活動已打開群眾文化活動的新局面。全縣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在文化周集中展示。有廣場大秧歌展示、少兒文藝演出展示、老年文藝演出展示、業余文藝節目演出展示、露天電影放映等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每個夜晚無論是參加活動的還是觀看的人數都達數以萬計,在文化活動周中各企業單位也積極參與,他們把自己的拳頭產品用廣告宣傳的方式在廣場上、街道上展示給全縣人民,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群眾業余文化生活,而且促進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我認為黃龍文化周在我縣來講是大型的、有組織的文化活動,通過幾年活動的開展,看出老百姓參與的熱情和收到的良好效果,我想把這么好的活動再進一步擴大參與群體,更加注重活動的觀賞性,使之發展成為“黃龍文化藝術節”,把黃龍文化藝術節發展形成為“文化*”的標志。

二、廣場文化:廣場文化是一個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能體現城市的文化品味,我縣廣場文化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縣城現有府前廣場、寶塔廣場、站前廣場、立交橋廣場、百信廣場、歐亞廣場、紀念塔廣場、南環休閑廣場等大小廣場十余處,無論哪里都開展的豐富多彩,有扭秧歌的、練太極扇的、跳集體舞的、合唱的、練健美操的、書法練字的、滑旱冰的還有走圈鍛煉的等等,許多群眾茶余飯后到這里休閑、娛樂,一部分參與、一部分觀看。一位老退休干部深有感觸地說:“在廣場溜達,身體健康,心情愉悅?。 边€有人說:“我們每天來看跳集體舞的,看到他們的一舉一動,聽到那悠揚的樂曲,真是又養眼又爽心!”這些廣場活動在今年的全民運動會閉幕式上也給了展示的機會,受到了全縣人民的好評。一些老年人更樂于參與廣場文化活動,真正體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我想廣場文化是從審美意識、自我表現意識、群體意識等諸多方面來表現的內容,是集健身和情趣于一體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的府前廣場是一道很靚麗的風景線,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一個廣場舞臺,有舞臺裝置和音響設備,那將更加完美。還有一些廣場需要增加健身器材來提升活動質量和空間,進一步拓展活動領域需要我們文化工作者走出去,幫助群眾不斷更新活動內容。

三、農村文化:今年夏天,長春地區農民藝術節啟動儀式在我縣府前廣場舉辦,我縣優秀農民歌手參加了這次藝術節的演出,充分展示了我縣農村文化的成果。今年在前崗舉辦了歡樂莊稼院活動,省、市領導參加了啟動儀式,建立了農民書屋,搞了三次演出,省、市電視臺錄像并播放。還有我們比較有特色的在省、市乃至全國較有名的農村文化:巴吉壘鎮詩歌被國家授予“巴吉壘詩鄉’,楊樹林鄉農民畫參加了國際畫展,小城子迷語聞名全國,前崗瑣吶參加了農民藝術節。但是盡管部分鄉鎮文化較有特色,但就整體來看,相對縣城的群眾文化活動農村還是比較薄弱的,現在的農村文化不規范,層次低,我們要把群眾文化的主要著眼點放在農村,想辦法提高農民素質,普及文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活動精品,以點帶面,總結推廣,工作的觸及面還需延伸。

四、比賽文化:比賽文化是我的一個新提法,我想無論任何活動通過比賽和競技都能不斷的提高活動質量和水平,發現人才,推動群眾的參與意識。比如說,我們今年參加農民藝術節演唱的農民歌手王鐵石等,就是今年合家歡杯歌手大賽上發現的。尤其在農村,這種競賽式的文化活動,農民在農閑期間的參與意識相當活躍,我想這種比賽活動形成一種文化,讓人們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找自我、找樂趣、找感覺、找水平,從而提高人們的文化意識和文化水準,在這種比賽文化中提高全縣全民的文化修養和自身素質及競爭意識。

五、社區文化:社區文化以前在我縣沒有普及和推廣,隨著我縣小區建設的興起,社區文化活動的發展勢在必行,這幾年新建的瑞德花園、金街花園、凱德花園等都是很漂亮文明的小區,這些小區內都設置了文化活動場所和花園,如果在這些小區搞一些書法比賽、乒乓球比賽、羽毛球比賽、園林設計比賽等活動,把社區文化、小區文化活動抓上去,那將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對文化都非常重視,制定加強文化建設的政策,為我們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縣政府正在籌劃建設黃龍大戲院、歷史博物館、*體育場、群眾休閑廣場等,這些無疑為我們群眾文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我們文化工作者要利用這樣好的平臺,精心組織、周密策劃,把全縣的群眾文化工作抓實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