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零售供應網點調查報告
時間:2022-01-30 11:37:00
導語:藥品零售供應網點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發出了貫徹落實省政府辦文件的通知。藥品供應網絡尤其是零售供應網絡,是兩網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和城鎮居民一樣,盡快享受到質優價廉的、規范的藥品供應服務。近期,筆者對**縣藥品零售網建設情況進行了一些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縣原有國有藥品零售企業5家,分別設置在**城鄉,全部隸屬于原國有醫藥公司。改革開放期間,有2家鄉鎮的先后關門停業,到現在僅剩鄉鎮2家、縣城1家,已于2004年改制為民營。從2003年藥品零售經營放開到現在,全縣共申報藥品零售企業48家,其中因為種種原因于2006年前,關閉10家,現仍在經營的只有38家,其中坐落縣城26家,坐落鄉鎮所在地11家,坐落在村1家。在安慶8縣(市)中數量偏少。而且,22個鄉鎮所在地有14個沒有設置零售藥店。正在經營的38家零售藥店中銷售額最高的平均26萬元/月,最低的平均0.6萬元/月,相差40多倍。差距為啥就這樣大呢?同是藥品零售企業,有的紅紅火火,有的卻慘淡經營,幾家歡樂幾家愁。為何企業總量如此之少?又為何如此苦樂不均?筆者試圖找到其中原由。
一、醫療診所偏多,容量受限,而且兩者開辦起點極不對稱。據統計,**全縣有個體診所一千多戶,僅縣城所在地就有一百二十多戶,幾乎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而且,藥店與診所相比較,開辦門檻起點低,衛校畢業就可以,沒有嚴格的經營面積等硬件要求,更不需要通過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而開辦藥店需要執業藥師或者藥師職稱擔任質量負責人,還必須在職在崗,不得兼職。全縣藥師或執業藥師獲得者共計也不過40人。而一個鄉村小藥店要從外地聘請執業藥師或者藥師很不現實。況且現實狀況是,診所也是賣藥,而藥店不可以行醫。零售藥店管理嚴格,許多藥品如二類精神藥品等不許經營,而診所就可以使用。因此,有的藥店干脆停業再開辦診所。加之,藥店屬于企業,有接受工商管理和各項納稅義務,診所不屬于企業性質,不受工商管理,無須交納企業稅收,幾乎沒有社會負擔。
二、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同樣是經營藥品零售業務,由于藥店所在地理位置不同、企業規模不同,效益自然不相同。但是由于企業經營者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不同,則引起更大差異。例如,有些藥店為壓縮店租,把經營面積減縮到最低限度卻還是艱難度日,而有些藥店則把經營面積擴大到規定面積10倍以上卻風光無限;再如,有些藥店只經營賺錢品種,而不經營利潤小的品種,生意越做越小,而服務意識強的藥店為方便群眾千方百計做到品種齊全,一分錢都不賺的品種也做,生意便越做越大;還有,有的企業為迎合部分顧客心理,盡可能購進檔次低、價格便宜的產品,而遭到其他顧客“這是否假藥”的質疑,而精明企業始終堅持遵循質量第一的宗旨,經營理念已經上升到經營品牌的企業層次;再有,有些藥店對監管部門避而遠之,甚至連法規知識培訓都不想參加,而有的藥店卻經常主動向監管部門咨詢,請教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及藥品質量管理相關知識。競爭是市場經濟的主旋律;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服務群眾是企業的宗旨。虔誠精心的服務,相信終究得到回報。應該說,凡是做企業的人,都想把企業做大做強,但決不是人人都能做大做強,引起差別的原因固然很多,最根本的還在于經營理念和管理技能。企業是靠人來做的,因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自然也就不會有效益完全相同的兩個企業。
三、如何加強**縣農村藥品供應網絡建設,使廣大農民得到更加良好藥品供應服務的實惠,縣政府在落實省政府辦公廳的文件中作出了詳細要求。本人體會,開辦藥品經營企業,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則,堅持企業開辦標準,要因地制宜擴大零售網點。一方面,積極引導和鼓勵在小集鎮和人口密集鎮的村開辦零售藥店,重點建設直接面向農民群眾的藥品零售供應網絡;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托“萬鄉千村”市場工程網絡,開設非處方藥專柜;同時,加強醫療機構(重點是村級)規范藥房創建工作,使規范藥房覆蓋面更廣,也是從另一角度加強藥品供應網絡建設。
- 上一篇:街道辦事處建設調查報告
- 下一篇:學校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教學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