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02 03:25:00
導語: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針對這個熱點、難點問題,市委政策研究室駐橫縣百合鎮武留村的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黃卓憲同志,通過廣泛走訪村民群眾、充分掌握村情民意、大量查閱參考資料、深入分析調查研究,先后在該村委的下武留村和上武留村積極倡導、扎實推行《村級事務“三議兩公開三注重”工作方式》(即“黨支部提議、議事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經聯社公開執行、群眾公開評價,注重加強黨支部領導、注重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注重引導群眾依法辦事,簡稱“323”工作法),為更好地推進村屯事務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規范村屯事務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嘗試,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下武留村按照“323”工作法的思路,制定并以會議討論表決的形式通過了《下武留村村級事務管理“323”工作法》、《下武留黨支部村務決策民主聽證辦法》、《下武留村村民自治典章》、《下武留村村民自治議事會工作規則》、《下武留村經聯社財務管理規定》等14個規范性制度,對村務管理以及村民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程序、要求作出了詳細、具體的規定,并以票選的方式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村民自治議事會的村民代表(148名)、議事員(12名)及其議事長、副議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也以票選的方式選舉產生了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宣傳統戰委員和紀檢委員,對職責進行了明確規定。新建立的黨支部、議事會連同原行政執行機構的經聯社,構成了黨務、監督、執行三套村務管理架構。按照既定的規則,下武留村對新農村建設的各項重大事務進行“一事一議”,規范管理、規范運轉,民主決策了人飲、通村道路、文化活動中心等三大工程,總投資173萬元,其中需要群眾籌集資金60萬元。“323”工作法自2009年7月誕生以來,催生了村民群眾極大的信任和熱情,目前,“三大工程會戰”已經開工建設人飲工程,通村道路已經劃界定線,文化活動中心正在規劃設計。已經發動村民群眾積極自籌資金30萬元,上級補助的人飲工程79萬元已經到位,申請上級補助34萬元的通村道路工程已經上報橫縣和*市有關部門。上武留村按照《上武留村村民自治典章》,在2009年7月5日召開了第一屆上武留村村民自治代表大會,民主推選了192名村民代表,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村長和經聯社成員。2009年8月,又按21個村民小組選區選舉產生了21位議事員,并在這21名議事員中投票選舉產生議事長、副議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和財務監督小組組長等5位領導成員。上武留村切實實行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注重發揮村議事員作用,僅用10多天的時間,便對沙塘橋建設項目遺留多年的帳目不清、管理混亂的問題進行全面清算,并張榜向群眾公布,有效化解了村民之間的猜疑、隔閡和矛盾,干部群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也逐步被調動起來了。
村級事務管理“323”工作方式的主要做法是:
“三議”:
一是黨支部提議(建議書階段):在堅定執行黨支部村務(項目)決策聽證制度的基礎上,形成《下武留黨支部聽證村務(項目)決策建議書》。村務決策建議思路要正、信息要靈、民意要順、下手要準、行動要快、效果要好,能夠體現出黨支部在下武留村的領導核心作用。二是議事會審議(可行性研究階段):村民議事會對《黨支部聽證村務(項目)決策建議書》分成重大事務和特別重大事務兩類審議。一般地,所有審議都要舉行辯論會,對事項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進行再論證再深化。對重大事務,進行辯論后投票決議,編制形成《村民議事會重大村務(項目)決議書》。對特別重大事務,如審議通過,還要會同村經聯社編制形成《村民議事會特別重大村務(項目)決策報告書》提供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決議。村民議事會如審議某項《黨支部聽證村務(項目)決策建議書》認為不可行的,可以不執行,但必須提出不執行的理由和意見。三是村民代表大會決議(表決階段):議事會將重大村務(項目)決策方案在村民代表和群眾中廣泛宣傳,并擇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對《村民議事會特別重大村務(項目)決策報告書》進行討論并投票表決,形成《村民代表大會特別重大村務(項目)決議書》。
“兩公開”:
一是經聯社公開執行(實施階段):村經聯社在接到《村民議事會重大村務(項目)決議書》和《村民代表大會特別重大村務(項目)決議書》后,負責編制落實決議的實施細則,明確目標責任、制定工作步驟,落實人財物,向全體村民公布實施方案,盡快組織實施。二是群眾公開評價(成就評價階段):村務決策方案實施終結后,村經聯社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將實施結果向村民公開,接受村民的監督與評議。黨支部、議事會、經聯社要在德、能、勤、績、廉等各方面考核評價自己的成員,對事項的決策、執行等各環節和效果要及時總結經驗,汲取教訓。
“三注重”:
一是注重加強黨支部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首先是要改善黨支部的領導方式,要求黨務公開,實施重大事務時必須舉行民主聽證,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充分體現群眾意愿。黨支部對村級事務不大包大攬,更不得以黨代治、以黨代政。自覺接受廣大群眾監督,鑄造一支講黨性、有本領、能奉獻、重品行的的黨員隊伍,發揮黨員干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二是注重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要求突出村民的主體性,推動村務公開,不折不扣地落實好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調動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村民自我組織、自我建設、自我管理的積極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設新農村。三是注重引導群眾依法辦事:要求提高群眾的法律素養,使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依法行使權利,又自覺履行義務,防止村民自治脫離村黨支部的領導,導致村民自治極端化。引導經聯社成員、生產隊隊長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培養一批“會學、會想、會干、會管、會帶頭”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無論是想問題、辦事情,還是作決策、定制度,不要意氣用事,都要嚴格依法辦事,推進各項管理工作走上法治化軌道。
實行“323”工作方法,對于確保村民群眾對新農村建設事務管理的參與權、決策權、知情權,調動村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村屯基層組織活力,對于從根本上解決當前村屯事務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營造團結和諧的新農村,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
- 上一篇:知識管理組織創新探究論文
- 下一篇:標桿管理在發電企業中應用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