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業稅收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16 09:39:00

導語:建材行業稅收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材行業稅收管理調研報告

一、當前建材行業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源戶籍管理有待加強。建材行業戶數多、稅源分散,管理難度大,部分納稅人稅法意識不強,千方百計鉆稅收空子,鉆征管漏洞,不登記,不納稅,特別是砂石行業,繳納稅款主要是以建筑企業代扣代繳居多,增加了稅源戶籍控管的難度。同時,有的基層國稅單位重管事,輕管戶,削弱日常的稅源戶籍管理,造成建材行業的稅源戶籍不明、底數不清。

(二)日常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工作不夠扎實,稅源不清、戶籍不明、納稅人經營狀況不清楚的現象在個別管理片區依然存在。同時,受個體稅收征收成本因素的影響,普通存在重征收、輕管理,重大宗稅源、輕小稅源的思想,導致建材行業稅收疏于管理。

(三)稅額核定難度大。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增值稅定額核定彈性很大,收“人情稅”、“關系稅”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同時,由于建材行業生產經營粗放,經營條件落后,多數經營者財務知識水平低,大部分納稅戶不建賬或建賬混亂,致使稅務機關無法全面、準確地掌握第一手資料。此外,少數建材行業的納稅戶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存在不開票、開白條、虛開發票等違規行為,弱化了以票控稅的效果。

(四)征管環境有待優化。一方面,少數建材行業的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不強,納稅意識淡薄,既不主動申報納納稅,又不自覺接受稅務管理。另一方面,部門配合協作不力,建材行業稅收管理涉及多個部門,但國稅部門同相關部門之間尚未建立健全協作機制,相互配合不緊密,數據信息不能夠共享,沒有形成管理合力。

二、建材行業稅收管理的實踐情況

今年,*縣國稅局把建材行業增值稅管理作為稅源管理工作的重點,積極創新管理辦法,嚴格責任考核,狠抓工作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摸清了稅源底數。全縣108戶建材行業納稅人全部納入CTAIS管理,占全縣總戶數的5.6%。從管理類別看,其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5戶,小規模納稅人1*戶;從管理方式看,查帳征收42戶,“雙定”管理66戶;從行業分類看,小磚廠32戶,小預制廠47戶,小碎石廠22戶,彩瓦廠7戶。二是創新了管理制度。制定了《采石場增值稅管理辦法》、《磚制品、預制品行業增值稅管理辦法》、《建材行業稅收分析制度》、《建材行業納稅評估制度》、《建材行業稅收考評辦法》、《建材行業增值稅規范化管理辦法》等。全縣實現了“四個統一”,即統一管理制度和辦法、統一檔案管理標準、統一收入計劃考核、統一評估分析體系。三是完善了工作機制。

建立以票管稅機制,先后召開部門聯系會議3次,制作并發放發票宣傳提示牌20個,不斷加大發票知識宣傳力度,擴大發票使用面,用票率達到82%,嚴格發票日常管理,不定期開展發票檢查,嚴厲打擊發票違章行為,處罰率達到100%。建立收入考評機制,明確專人管理,落實稅管員職責,按月下達收入計劃,單獨考核獎懲。建立協稅護稅機制,與建筑、高速公路等施工單位建立長期協稅護稅聯系制度,做到結算工程基礎材料款一律憑正式發票,定期向我們稅務部門如實提供基礎材料購銷合同、協議等結算依據,加大稅源源泉控管力度。元至10月份,武英高速公路*段五個建設單位共向我們國稅機關提供基礎材料購銷合同、協議28份,涉稅金額760多萬元,稅款43萬多元。四是提高了征管質量。通過開展專項清理或戶籍清查,共清理建材行業漏征漏管12戶,補征稅款3.4萬元;通過納稅評估,及時調整稅負偏低的“雙定”戶9戶,調增稅額4萬元,及時督促查帳征收戶補辦申報28戶,補繳增值稅11.6萬元。1至10月共全縣建材稅收累計入庫133萬元,同比增長125%。

三、進一步加強建材行業稅收管理的思考

(一)進一步完善分類管理。要在建材行業中推行分類稅收管理,對一般納稅人和帳證健全納稅戶實行查帳征收管理;對小規模納稅人,實行查驗征收,稅務機關按日登記查驗臺帳;對零散納稅戶,實行源泉控制、發票控稅、啟運報稅制。同時,要將查驗征收戶和零散納稅戶作為重點納稅評估對象,不定期開展納稅評估,評估面應達到100%。

(二)探索推行以票管稅。進一步加大發票宣傳力度,不斷擴大建材行業發票使用面。推行普通發票分類管理,對建材行業中實行查帳征收的小規模納稅人逐步推行電腦版發票,取消手工版發票;對實行查驗征收的小規模納稅人使用百元版發票。定期開展轄區內建材行業發票的日常檢查,加強普通發票管理、比對,加大對發票違章行為的處罰力度,做到以查促管,以票控稅。

(三)不斷強化協稅護稅。要推進建材稅收社會化管理,加強與縣建材行業經營協會聯系,發揮稅收調控職能,促使全縣建材行業良性發展,為稅收征管創造有利條件。加強與地稅、工商、公安、電力等部門建立定期稅務工商登記、爆破物資使用、電耗等數據信息交換制度,堵塞征管漏洞。加強與交通、國土、公路以及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等部門協作,及時掌握工程材料成本購進渠道和數量,及時查驗比對,為征管提供第一手資料。爭取地方黨政支持,建立縣、鄉(鎮)、村三級協稅護稅網絡,形成征管合力。

(四)大力推進依法征管。要進一步依托辦稅服務廳,發揮稅收管理員的作用,加大日常性稅法宣傳咨詢力度,提高建材行業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加強納稅評估和稅收分析,做到與公平定稅、日常管理結合起來,稅收管理員要經常深入建材市場進行實地調查,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準確掌握納稅人的工藝流程、經營動態,及時采集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和納稅情況的信息資料,科學確定行業峰值,深入開展納稅評估。定期開展對建材行業稅收專項檢查,加大對做假帳、用假發票、搞假申報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大對漏征漏管的清理,最大限度地堵塞征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