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工作難點及初步對策
時間:2022-05-08 11:18:00
導語:人口普查工作難點及初步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人口普查區域劃分和地圖繪制階段;“兩員”選調階段;業務培訓階段;清查摸底階段;普查登記階段;宣傳動員階段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在人口普查中,劃分普查區域便于普查工作的組織實施,是保證登記不重不漏的可靠基礎,是建立普查數據質量控制體系的有效途徑,并能為后續工作提供依據、普查指導員、普查員作為整個人口普查工作的鏈接點,擔負著入戶調查,填寫普查表等具體工作,控制著普查數據質量的源頭,主宰著普查數據質量、人口普查不像農業普查、經濟普查,涉及的普查對象不是很多,它是關系到家家戶戶、是全民參與的一次普查行為、在對人口普查進行正式登記之前,要對人口做清查摸底,先掌握人口的基本情況,為正式普查登記打下堅實的基礎、人口普查入戶登記階段是調查員直接向被調查者了解和登記有關普查信息的統計調查方式,是普查數據采集的重要環節、人口普查不僅是政府行為,也是一種社會行為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人口普查是我國十年一次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為我國未來制定人口政策,經濟政策等提供重要的參考。本文將從人口普查的區域劃分和地圖繪制、“兩員”選調、業務培訓、清查摸底、普查登記、宣傳動員六個方面著力分析人口普查各階段工作的難點,并提出初步對策。
一、人口普查區域劃分和地圖繪制階段
在人口普查中,劃分普查區域便于普查工作的組織實施,是保證登記不重不漏的可靠基礎,是建立普查數據質量控制體系的有效途徑,并能為后續工作提供依據。劃分原則一般是普查區域盡可能與行政區劃相吻合,逐級劃分,地域覆蓋不漏不重,特殊地區特殊對待。人口普查區域劃分和地圖繪制階段存在著以下難點:一是普查區域的邊界難以確定。一般普查區域范圍大,人口密度集中,外來人口多、流動頻繁,村(居)交叉混雜嚴重,并且存在“飛地”問題,普查區域的邊界難以確定。二是特定區域劃分難。我區私營經濟發達,工業區較多,這些特定區域也給人口普查的區域劃分增加了難度。三是普查員業務素質不高,地圖繪制能力較弱。由于普查員都是從社會上臨時抽調的,素質參差不齊,缺乏業務知識,對于專業性較強的地圖繪制工作比較生疏,難度很大。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人口普查區域劃分和地圖繪制階段中碰到的問題。一是按照地域原則劃分普查區域。按照區域劃分普查區,而不能按照戶口或其他的部門管轄隸屬進行普查區域劃分,這是保證人口普查不重不漏、實現全面覆蓋的前提。二是人口普查區域的邊界要有明顯的標志(街道、公路、鐵路、河流等),普查區和普查小區圖的邊界應該是一條首尾相接、連續不交叉的封閉曲線。以便保證普查有明確的分工,為實現登記的不重不漏提供堅實的基礎。三是區域劃分要便于操作、靈活處置。劃分人口普查地理區域,特別是劃分普查區和普查小區應該要便于實際操作、便于普查工作進行,具體情況、靈活對待。行政管理體系健全的、居民居住相對集中的地方,可按行政區劃來劃分普查地理區域;行政管理不健全的(新建的居民區)、居民居住混亂無序(城鄉結合部)的可地域切塊來劃分,也可二者兼顧,有主有次;對于一些學校、工廠、農場等單位,規模較大、完整獨立的可單獨劃為普查區,讓這些單位自己去組織普查;規模較小、職工居住地域上比較分散的單位可歸入當地的普查區域由當地的普查機構進行普查。
二、“兩員”選調階段
普查指導員、普查員作為整個人口普查工作的鏈接點,擔負著入戶調查,填寫普查表等具體工作,控制著普查數據質量的源頭,主宰著普查數據質量,“兩員”的重要性和地位由此可見非常重要。這次人口普查“兩員”選調存在很大的困難。一是選調“兩員”符合條件的人選少。“兩員”應當由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統計專業知識,責任心強、認真負責的人員擔任,符合條件的人員少。二是“兩員”數量龐大,配齊難。初步統計,我區第六次人口普查需要配齊“兩員”數量達4000人之多,如此龐大的基數,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三是居住人口復雜、人員流動性大的地方,合適“兩員”選調難。在外來人員眾多的地方,因為人員流動頻繁,治安情況較差,“兩員”選調難。針對“兩員”選調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努力選配高素質的“兩員”隊伍。各鎮(街道)要切切實實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兩員”隊伍中應該既有鎮(街道)的基層干部,也有群眾中的積極分子、社會志愿者,還應該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廣大教師、大學生村官等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人員。二是切實提高“兩員”的實際工作能力。人口普查中的許多項目專業性、技術性較強,增加了普查的難度。因此,“兩員”要對人口普查的業務知識達到非常熟練精通的程度,才能在實踐普查中發揮出色。三是保障“兩員”的經費補貼及時到位。在目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必要的經費保障是確保人口普查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特別是要落實好普查員、普查指導員的勞動報酬,這是提高“兩員”工作積極性,保障數據質量的重要基礎。
三、業務培訓階段
人口普查不像農業普查、經濟普查,涉及的普查對象不是很多,它是關系到家家戶戶、是全民參與的一次普查行為。由于人口普查對象的廣泛性,本次人口普查選調的“兩員”也是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各個專業,有些甚至從未從事過相關方面的工作,缺乏統計、普查方面的業務知識,面對人口普查的一系列報表也往往是無從下手。因此,如何組織好為數眾多的“兩員”進行業務培訓確實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在配足配強“兩員”隊伍的基礎上,要對“兩員”進行集中、規范、專業的業務培訓。一是要選擇適當的培訓方法,因材施教,保證業務培訓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人口普查涉及面廣,需要培訓的內容很多,因此對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日程安排等都要有明確的規定,并要制定程式化流程。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對有關指標、難點、普查表的正確填寫,都要統一口徑。對共性的問題要集中講解,對個性的問題進行個別解答。二是根據“兩員”的業務能力,分層次進行培訓?!皟蓡T”基數龐大,業務能力有高有低,對部分能力較弱的“兩員”要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培訓,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來講解理論知識,從簡單入手,由淺入深。對于素質較高,能力強的“兩員”要起到帶領作用,從而保障普查培訓順利進行。三是要新時期、新條件下創新培訓的新方式。要采用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培訓內容更形象、具體、直觀易懂,更能增加參訓人員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過渡。
四、清查摸底階段
在對人口普查進行正式登記之前,要對人口做清查摸底,先掌握人口的基本情況,為正式普查登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人口普查的清查摸底階段存在著以下難點:一是調查小區地圖的繪制工作以及《戶主姓名底冊》的編制。在摸底過程中,要在短時間內掌握調查小區內的居民住房及其它建筑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調查小區內住戶的住址、戶主姓名,本年出生和死亡人數、本戶戶籍人口等多項指標,對普查員來說一是時間緊,二是工作量偏大。而且對于小區地圖的繪制,因為普查員業務素質普遍不是很高,有些對簡單的繪圖知識都不了解,難度非常大。二是人戶分離現象導致清查摸底過程中出現漏登情況,與公安、計劃生育部門掌握的人口數量差距過大。漏報現象嚴重,導致人口普查的數據失真、不準,數據的可信度大幅度下降。三是流動人口、居無定所人群摸底難。人口普查清查的原則是“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這是對固定場所而言的,對于居無定所的人群,清查摸底往往無從下手。針對人口普查清查摸底階段的一些難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認真做好普查區劃分和繪圖工作。區域劃分和繪圖工作是普查登記前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這一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登記對象是否不重不漏,所以必須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普查區、普查小區劃分一定要實地調查摸底,不僅要考慮地理習慣,還要考慮普查員登記的工作量。只有做到了普查區的全面覆蓋和無縫連接,繪制地圖清晰準確,才能為尋找普查對象打下堅實基礎,保證普查的登記質量。二是收集整理好現有的行政資料。在清查摸底前,縣鄉兩級普查機構要收集相關的行政資料,包括公安部門的戶籍底冊、外籍人員登記資料,計生部門的流動人口登記冊、孩子出生登記資料,民政部門的死亡登記資料,房管部門的產權登記、物業登記等資料,并將相關行政資料整理好按普查區域分解反饋。這樣可有效地減少漏戶漏人現象。
五、普查登記階段
人口普查入戶登記階段是調查員直接向被調查者了解和登記有關普查信息的統計調查方式,是普查數據采集的重要環節。從歷次人口普查來看,入戶登記階段存在著以下難點:一是人戶分離現在嚴重。由于城市建設的發展,新建住宅的增加,加上工作、生活條件和某些政策的制約,居民遷新居的不愿或不能辦理戶口遷移手續,也有一些人常住地實際未搬遷,為了子女入學遷移了戶口,造成這些人的常住地與戶口登記地的不一致,這種現象多年來一直存在。二是外來人口流動頻繁,加大入戶登記的難度。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鄉鎮、個體企業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勞動力。外來人口自身的特點就是來源廣、規模大、流動頻繁,在人口普查登記中,如何查準、查清流動人口一直是工作的重點、難點。三是無戶口人員導致人口普查數據容易漏登。在農村中,還存在相當部分的人口,有的因沒有出生醫療證明不能申報戶口,更多的是計劃外生育害怕處罰不敢申報戶口,還有一些地方的抱養收養孩子現象突出,孩子沒有任何合法有效的身份證明,收養的家庭沒有也不可能辦理合法的收養手續,最擔心的是孩子的身份一旦被證實就可能離開。這些不能報、不敢報、不想報戶口的現象,成為人口普查登記的一大突出難點。針對人口普查登記存在的各個難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人口普查是一種政府行為,要緊密加強與公安、計生、民政等重要部門的合作。針對外來人口密集的地區,公安部門要協助做好登記工作。計生部門要做好出生人口的登記工作。支持和鼓勵群眾及時向公安部門申報戶口,申報不需要計生部門任何證明,對超計劃生育、早生早育、未辦獨生子女證等原因未辦理常住戶口的要準予登記。二是人口普查登記前的戶口整頓,為人口普查打下較好的基礎。戶口整頓澄清了各類人口數,解決了一批人戶分離、應落未落戶口和應銷未銷戶口以及戶口重登、項目登記差錯等戶籍管理中的問題。一時無法解決的,公安部門也進行了登記,待日后陸續解決。戶口整頓的有關資料,為人口普查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六、宣傳動員階段
人口普查不僅是政府行為,也是一種社會行為。必須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才能圓滿完成。宣傳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著人口普查的質量。只有廣泛、深入地做好人口普查宣傳工作,才能贏得社會各屆的理解和支持。宣傳動員要講求聲勢、注重實效,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特別是鎮、街道、村、居和社區的作用。各級各部門都要精心策劃,早做準備,注意上下聯動,在人口普查的宣傳動員工作分階段逐步推向高潮。宣傳動員工作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還有待解決:一是群眾對人口普查工作配合程度低,防備心理強。人口普查內容涉及到家庭、個人的隱私,往往群眾不愿意透露,不愿意配合人口普查工作。隨著社會上商業調查的增多,對于各種名目的調查,群眾也會多個心眼,抵觸心理比較嚴重。二是宣傳途徑太過傳統單一。人口普查的宣傳主要通過電視臺、報紙、廣播、張貼宣傳畫、宣傳標語、宣傳櫥窗、墻報、黑板報、懸掛橫幅、《致被調查對象的一封信》等途徑進行宣傳,這些宣傳途徑都比較傳統,在新時期條件下往往不被人所關注,因此在宣傳途徑上要有所突破。三是缺乏專門的宣傳機構,宣傳人員缺乏。宣傳工作貫穿人口普查的始終,只有建立健全的宣傳機構,配足配強宣傳人員,人口普查宣傳工作才能夠順利的進行。針對人口普查宣傳動員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面得到解決:一是建立以宣傳部、新聞中心、人普辦為中心的宣傳協調小組。各鎮(街道)各指定一名宣傳人員,負責本鎮(街道)的宣傳工作。通過健全宣傳機構,配備宣傳人員的方式加強人口普查的宣傳工作。二是充分發揮“兩員”在人普工作中的直接宣傳作用。普查指導員、普查員都是由具有豐富普查工作經驗的鎮(街道)干部、村兩委成員、會計、退休老師等經培訓持證上崗,他們長年累月與基層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語言相通,感情相融,以面對面的訪問、以拉家長、談心方式慢慢將話題轉入到人普工作的目的、內容、意義宣傳上,起到了宣傳黨和國家政策,動員群眾密切配合。三是充分應用網絡等新形勢的宣傳途徑。網絡宣傳具有多維性、交互性和縱深性等特點,擁有最有活力的社會群體,制作成本低,速度快,更改靈活,傳播范圍廣,不受時空限制,受眾關注度高。因此要完善人口普查宣傳網站,及時更新人普有關信息,讓社會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有關人口普查的工作進度等一系列情況。
- 上一篇:大學生道德修養學習體會
- 下一篇:地稅局長在三個比對活動動員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