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展勤勞節儉教育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3 06:32:00
導語:學校開展勤勞節儉教育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現狀、存在的問題;開展的研究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普遍的提高,但我國現在的國情仍是人多而物不博、由于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的誤導,使得我們的許多青少年也認為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已是老調重彈,早就沒有了必要、家庭教育的不重視,父母將教育重心全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忽視勤儉節約等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也是當前的一大問題、重視認知教育,課堂教育、教學滲透節約意識、開展寓教于樂的活動,制造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養成節約的習慣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勤勞節儉既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也是當前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一個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黨的十六大報告就明確指出:“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倍趧诠潈€作為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前景卻不容樂觀。尤其是新時代背景下的青少年一代,他們正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因此現在“老調重彈”,有其相當大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現狀、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宏觀背景
在公益廣告中,有一句廣告詞說的特別好:不要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后一滴水。雖然今天,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我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普遍的提高,但我國現在的國情仍是人多而物不博。我國的國土面積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但我們的資源還是相當匱乏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家錚指出: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短缺問題!我國現在發展水平還很低,人均GDP僅為發達國家的十幾分之一,還需要大力迅猛發展。中國人口卻已占全球1/5,高峰將達16億或更多,而主要資源耕地、水、能源、各種礦產按人均計,都列在世界最后列。另外,中國的環境也不容許這樣消耗下去。這種資源的短缺又和資源的嚴重浪費、低效使用并存。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只有建設節約型社會才是惟一的出路。
但與此同時,在很多時候,我們見到的恰恰是與之相反的現象。根據有關資料,2004年全國餐桌上的浪費竟然高達600億元,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我國當前的國情,在西部老少邊窮地區還只是處在剛剛達到溫飽、向小康艱難前行的時期,600億元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而這一數字在2005年又上升至800億元,可見浪費之大。
曾經主席有過這樣的話:“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而眼下,將浪費視為與貪污同樣是犯罪的人不太多了。而將浪費視為可恥之事的世風也在大大弱化。于是,有的人也就不再將節約視為美德、大德,視為君子、仁人和真正大智之士的重要標志。殊不知勤勞節儉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真正的德才兼備者,可敬品格之一便是以廉儉為榮,以奢糜為恥。
(二)微觀背景
正是由于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的誤導,使得我們的許多青少年也認為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已是老調重彈,早就沒有了必要。當前在學校里,我們經常會看到學生吃飯時挑三揀四,剩下的飯菜要倒滿滿幾大桶;教室里隨處可見丟棄、弄壞的鉛筆、橡皮、圓珠筆、尺子等文具;學生離開教室常常忘記關燈、關電源,浪費水的現象也很嚴重,學生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珍惜。殊不知艱苦奮斗不僅對老一輩很重要,對青少年一代更為重要。
另外,家庭教育的不重視,父母將教育重心全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忽視勤儉節約等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也是當前的一大問題。許多家長都表示認識到培養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等道德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也承認在家庭教育中都普遍缺乏對這些傳統美德的重視,結果導致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珍惜眼前的一切,鋪張浪費成了習慣。但家長同時也無奈的表示在當前的社會競爭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的學習當成重中之重,因而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內只得有所取舍;另外,當前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祖輩、父輩又都吃過苦,由于現在物質文明的不斷豐富,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大多數家庭遠離了往日的艱苦生活,經濟狀況較好,都想好好照顧孩子,認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孩子”,而且現在生活富裕了,勤儉節約也沒有以往那么必要了,家長(特別是祖輩)出于疼愛,對孩子的要求幾乎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甚至供過于求;更有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一定不要浪費,而自己卻肆意揮霍。現如今很多家長自身不重視節約,滋生了攀比、從眾、追時髦、喜新厭舊等心理,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缺失家庭節約教育的孩子又怎能體會到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必要呢?不懂得勤儉節約的父母,怎么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勤儉節約呢?
由此可見,開展青少年節約教育在當前是十分迫切和需要的。怎樣做到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要好好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上海這樣生活條件較好的大城市,特別是我們的青少年一代!
二、開展的研究
根據目前情況,開展全民教育,樹立節約觀念,實為當務之急。總書記擔任中央總書記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率領中央各級干部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重溫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精神,重溫的教導,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作風。并提出了“社會主義榮辱觀”即“八榮八恥”的口號,其中一條就是: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提倡全民節約,反對浪費。
由于學校是孩子獲取知識、塑造人格的主要場所,也是進行節約教育的主課堂。因此,配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號召,“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也與此同時在全市各大、中、小學校園內轟轟烈烈的展開了。我校也開展了一系列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年齡特征的各具特色的主題活動。
配合學校的活動,我在班中也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培養孩子具備節約意識,從“小”養成節約的習慣。這里的“小”不僅僅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而言,也是指我們身邊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從小處入手培養學生把節約意識滲透至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為了能更好的開展節約教育,我多角度、多線條入手,探索培養學生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的教育方法和途徑:
1、重視認知教育,課堂教育、教學滲透節約意識
根據《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的民族精神教育應遵循堅持認知教育與實踐體驗相結合的原則,我在語文、思想品德、好習慣養成教育等課程中,挖掘文本資源,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角度入手,研究將節約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的方式。其中,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取得了較大效果。
如:《品德與社會》第五冊第一單元“人人有需要”中有“需要有不同”,“需要與付出”“需要有哪些”“學會取舍”“勞動滿足需要”等幾課,都能從中找到聯系,進行節約教育。再如:第二單元“學會購物”中有“價格秘密多”一刻,通過讓學生做一份家庭購物統計表的活動,讓學生在自己的實踐過程中,明白如何合理的使用零花錢,培養學生節儉的觀念和科學的理財觀。最后一單元中“我們制造了多少垃圾”及“垃圾減量大行動”等課,則使同學意識到垃圾的危機,養成主動勤儉節約的習慣。
2、開展寓教于樂的活動,制造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養成節約的習慣
(1)創設情境,開展主題活動,制造節約氛圍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圍繞“節約小衛士,漂流集寶藏”為主題的,貫穿一學期的系列主題活動。創造一個“節約小衛士”不幸漂流到大海上的故事,讓每個學生都以節約小衛士的身份,在海上“節約集寶藏”,比一比誰能節約下最多的水、糧食等生活必需品,能在海上堅持得最久,最后在學期末“找到陸地上岸”,如果不努力,就有沉到海底的危險。同時貼出了評比表,在表上記錄“漂流集寶”的情況。活動內容包括每月定下一個“節約集寶”的主題大目標,再圍繞大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活動。
如:九月“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制作“節約水和電,我有好辦法”小報,在班會課上交流節約的好方法,并選舉代表成立監督小組,監督學生在校用水、用電情況,及時提醒不注意的小朋友;十月“節約每一粒飯”,制定班級記錄表,把每天吃剩的飯菜稱一稱,記錄下分量。還要張貼光榮榜,讓大家學習每天都吃得干干凈凈的學生;十一月“節約每一分錢”,結合《品德與社會》課程,開展小統計活動,比一比誰最會合理使用零花錢,在課上開一個交流會;十二月“節約每一張紙”,搜集資料說說紙的來歷和原料,明白到節約紙張就是保護樹木,同時開展比賽,比比誰最會節約用紙,不隨意浪費、亂涂亂畫、亂撕、亂扔紙張;一月召開“節約小衛士、漂流集寶藏”表彰大會,通過召開中隊主題班會,總結活動內容,同時通過活動反映出學生的節約意識與習慣有無提高,表彰表現出色的“節約小衛士”。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研究,本班大部分同學較開學初相比,節約意識已有所增強,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節約的習慣。通過制作交流節約水電的小報,同學們知道了我國現在面臨的危機,監督節水節電的小組組員也能每天按時到崗,作好紀錄;通過稱剩飯的活動,班級里吃飯挑食、浪費的現象也有所進步;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制作的家庭購物單,也明白了科學理財,勤儉節約的重要性;而為節約紙張設計的節約角”,不僅使同學養成了節約每一張紙的習慣,而且懂得了怎樣為垃圾分類。
(2)豐富多彩的小隊活動,培養做節約的小主人意識
在過去的一學期中,我們班四個小隊圍繞節約分別在各自的社區里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各不相同小隊活動。其中有向社區居民宣傳節約用水的,他們自己設計了口號,制作了標語,向居民進行宣傳;有在小組組員之間進行節約用電比賽的,紀錄下一周的家庭用電情況,進行評比;有制作調查表,去小區附近飯店進行飯菜浪費現象調查的;有在小區里以“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為主題的減垃圾活動的等等。這一系列形式豐富、有趣新穎的小隊活動,都是圍繞節約這個大主題,設計小的活動內容來展開的,有的活動還持續或間斷連續進行,貫穿一學期。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們從客觀上被要求養成節約習慣轉變為主觀上要求別人來節約,自己以身作則作榜樣,這一思想認識上的變化,為學生形成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3)主題班隊會的開展,鞏固各項活動的效果
本班圍繞節約主題,針對班級里出現的較大問題,結合十月“節約小衛士”主題――開展了“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為主題的班隊活動,通過此次活動,學生明白了各種糧食所含有的營養價值,懂得了均衡膳食,不挑食,節約糧食的道理。在第一學期末,還召開了“勤儉節約,從一做起”的主題隊會,以文藝匯報演出的形式,通過小品表演、資料收集等途徑,反映一學期的學習成果,進行思想交流。
要進行全民教育,首先就要從孩子抓起,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的社會要發展,我們的國家要強大,就要有一批接著一批,一代繼承一代的創業者。而創業者的基本人格素質之一就是要能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試想,一個從小大手大腳習慣了奢侈浪費的孩子,我們怎么指望他長大后懂得節約呢?怎么指望他長大后能創造一番事業,建設美好家園呢?
如果每一個孩子從小具備勤儉節約這一優良傳統美德,不僅將使孩子們的一生受益匪淺,而且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才會有雄厚的基礎和強大的力量。要讓新一代的孩子知道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唾棄奢侈浪費的作風,從而在未來讓全社會正氣上升、邪風下降。在全民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時候,千萬別讓節約教育遠離了孩子。教導學生從小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是當前我們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
- 上一篇:縣糧食生產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市工委開展創先爭優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