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大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7 10:45:00
導語:學校教育大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2008年9月開始,在市教育局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之下,蔣華中小開展了以“我為蔣小發展做什么,我為教育發展做什么”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并成立了3個調研組,由學校領導成員帶隊,深入一線教師和廣大學生家長之中,通過座談討論、走訪群眾、問卷調查、實地查看等形式,開展了以“突破瓶頸,創新機制,促進學校大發展”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調研,著重聽取一線教師,全校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尋求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方法。此次調研共召開座談會5次,發放問卷調查表300余份,走訪學生家庭56個,與230多名師生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收集到各類問題和建議40多條(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從調研情況看,近幾年來,蔣華中小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管理,大膽創新,銳意改革,校園環境不斷亮化,教學軟件不斷優化,教育教學管理不斷人性化,教育教學質量達到優質化,全校教育教學工作呈現持續、穩定、健康、和諧發展的態勢。盡管如此,在實地調研中,仍存在著一些影響和制約我校教育事業發展的現實問題。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和資料按照“經驗與成績”、“問題與原因”、“對策與建議”三個部分綜述如下:
一、經驗與成績
1.辦學思路清晰,指向于發展
蔣華中小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學校,現有教職工56位,專任教師45位。學校在基本完成硬件建設的基礎上,力求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讓每一位教師獲得發展。首先,學校關注的是學生?!俺晒Α奔础鞍l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學校根本任務是育人,因此,辦學就是為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無論何時何地必然要追求學校教育的高質量,我們教育就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全面地、主動地、和諧地發展,成為充滿活力,具有良好的個性特長和創造性的“四有”新人。
其次,學校關注的是教師。教師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教育家加里寧也這樣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德、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每個學生。”因此,我們在強調學生發展的同時,還要讓每一個教師得到提高,即教師的專業得到發展。只有教師的專業得到發展,教師才能始終適應時代的要求,不被時代所淘汰。我們在期望學校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的同時,每一位教師也得到發展,做到學生、教師雙贏。這樣,學校才真正地得到科學、可持續、和諧地發展。
2.人際關系和諧,有利于發展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品質、開掘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終促進人的和諧發展。因此,蔣華中小能堅持以人為本,錘煉隊伍,追求人際和諧,有利于學校發展。
⑴干部隊伍和諧。學校干部隊伍既是組織者、推動者,又是示范者、引導者。管理中,蔣華中小能通過創新選人用人機制,選準、用好學校領導干部,不斷優化學校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智力結構和心理結構,加強學校領導干部的培訓教育工作,努力在學校內部建成公正為人、公平處事、團結協作、廉潔奉公的學校領導班子。
⑵教師隊伍和諧。學校領導能做到關愛融洽教師隊伍。教職工是建設和諧校園的主體,管理者能大力實施教師“維權工程”、“健康工程”、“互濟互助工程”、“困難職工關愛工程”等,盡力改善農村學校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例如:學校有8位教師人雖在學校工作,但心卻在城里讀書的孩子身上,每晚都要乘車去城里照管孩子,第二天早晨還要乘車到校上課,可以說心中有牽掛,途中有安危,經濟有負擔,不能安心工作。為使他們能踏實工作,學校當機立斷,采取措施,安排專車每天接送他們上下班,風雨無阻。這種做法在全體教職工中產生了積極反響。從此,所有人都能提倡寬容、誠信、友善的精神;提倡友善溝通、換位思考、互敬互助,從而構建了寬松、融洽的教師人際關系。
3.教研活動深入,促進了發展
蔣華中小充分認識到教研組的作用,抓好教研組建設,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開展務實有效的教研活動,使教師的業務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值得借鑒的主要內容有:
一是專家展示引領。在開展校本教研的過程中,蔣華中小十分重視“走出去,請進來”的研究模式,不僅帶領教師學蘇南,觀名師,還注重請進能人,引進專家,做課堂教學的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所有參與教師還與專家、骨干教師面對面、零距離進行溝通、交流、對話、探究教學問題,專家、骨干教師現場幫助解決教學疑難,引導會診,引領研究方向,促使我校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教學理念升華,幫助教師走出自我困惑的沼澤,教師在教研專家的引領下不斷提升了研究水平。
二是打造樣板課堂。在學專家,學名師的同時,學校積極開展“骨干教師精品課”、“課改成果展示課”活動,打造樣板課堂,引領研究方向。打造樣板課堂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即在“一課三說”的基礎上,教科室組織先在同一年級組開展“多人上一課”活動,并評定勝出教師,然后根據該教師上課情況,組織年級組老師幫助修改教案,再通過借班開展“一人上多課”活動,請年級段老師參與觀摩,不斷發現問題,完善教案,最后再面向全校教師展示樣板課堂,得出本年級組的常態課樣板課堂,并加以推廣。第二階段是其他年級組利用前面所說方法在教科室的指導下,摸索出適合本年級組的樣板課堂。打造樣板課堂可以說是學校在教學研究上的“洗課工程”,洗出了詩意的課堂,洗出了全新的理念,洗出了教師間的感情,更洗高了教學研究的水平。
現在,蔣華中小教研組的活動已碩果累累,全校有1人在省級教學業務競賽中獲二等獎,有2人在泰州市課堂教學競賽中獲一等獎,學校擁有泰州市學科帶頭人1人,泰興市學科帶頭人2人,泰興市名教師培養對象1名,60名教職工有20人次獲省、市級表彰,有200多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或比賽中獲獎。
二、問題與原因
1.極少數教師主人翁意識淡薄,工作的主動性不夠。主要原因是極少數教師未能認識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敬業意識淡薄,工作作風飄浮,缺少工作的主動性,上進心,未能將自己的職業當成自己的事業。公務員之家
2.部分年青教師業務水平一般,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極少數年輕教師雖工作多年,教學能力欠佳,校本培訓效果不明顯,主要原因是他們未能在工作中主動學習,虛心學習,創造性地學習,缺少讀書習慣,缺少鉆研意識。
3.學生的良好習慣尚未形成,良好的意志品德有待加強。主要原因是學校在德育工作中,只停留在表面的說教上,真正開展的德育實踐活動偏少,缺少德育體驗;此外,與家長的配合教育還未能找到結合點,家校之間對學生習慣的引導不夠平衡。
三、對策與建議
1.在強化教師主人翁意識方面,我們建議:一是切實加強師德教育。學校將系統開展“我參與,我盡職,我快樂”主題教育活動,舉行“蔣小教師形象論壇”主題演講和“我為蔣小發展做什么”大討論,評選“引領蔣小十佳人和事”等系列活動,激發全體教師積極進取的豪情,增強主人翁意識、崗位奉獻意識。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管理機制。依據中小學教師日常行為規范,制訂各類人員(含各科教師、后勤人員)日常規范考評細則。細化管理措施,消除管理盲點,創設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的和諧校園。
2.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方面,我們建議:第一,學校加強校本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一是“師徒結對”捆綁考核;二是合理搭配年級組師資,發揮備課且的作用;三是重視教學反思。第二,充分發揮教導處、教科室的職能作用,繼續推廣“常態課”的評比等制度。要求發現問題及時,剖析問題準確,解決問題見效。第三,注重理論引領,開展讀書沙龍、讀書筆記展覽、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提升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
3.在加強學生的良好習慣方面,我們建議:一是強化班級管理,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班務工作的交流與培訓,細化班務工作的考核,努力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堅持活動育人。首先,結合學校實際,充分開展“劉紹安中隊”優勢,精心設計“尋找英雄足跡”、“劉紹安事跡巡講團”、“劉紹安事跡展覽”等系列活動;其次,以“爭創五星隊員”為抓手,扎實開展“五好”活動;同時,開展傳統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和讀書活動,通過活動促使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
- 上一篇:黨員創先爭優之五個帶頭感想
- 下一篇:婦幼保健院院長述職工作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