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不斷推進調研究匯報
時間:2022-07-28 10:18:00
導語:黨委不斷推進調研究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各級黨組織在擴大黨內基層民主方面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索,通過從小到大擴大覆蓋,自下而上提升層次,由內向外多方帶動,在公推直(公)選基層干部、黨代會常任制試點、黨委工作運行機制、黨務政務公開、保障和落實黨員主體地位等方面不斷突破,創造了黨內民主的多種實現形式。認真總結黨內基層民主的探索和實踐,探討其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把握需要改進和努力的方向,對于把黨內民主向縱深推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實踐與經驗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黨內基層民主不斷擴大、不斷深入的發展歷程,總是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積極創新和上級黨組織的有力指導,上下互動使黨內基層民主在正確的方向下充滿活力地推進。對基層的創新,上級黨組織總是加強指導、及時規范、總結推廣。年的巴會議,不僅使公推直選村黨支部書記開始在全省推廣,更加快了公推直選鄉鎮黨委書記、公推公選鄉鎮領導干部工作的推行。年新都會議,確定了30個黨內基層民主試點縣,黨內民主開始從擴大公推直選、實行社會評價、推行三聯制度、開放基層黨務、擴大全委會權力五個方面系統推進。年村(社區)黨組織換屆時,全省有幾十萬人報名參選,競爭空間激烈。正是廣大群眾的支持、參與、擁護,黨內基層民主的發展才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社會氛圍。
程序性民主+實體性民主。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既注重通過制度規定賦予黨員切實的民主權利,又注重通過程序設計確保這些民主權利的落實。如在干部選拔任用上,強調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通過建立健全制度,從程序上保證了群眾公認原則在干部初始提名、考察談話、任前公示、票決任用等諸多環節的落實。為了拓展黨代表的行權空間,各地通過建立黨代會代表任期制,在保證黨員享有的權利外,賦予了黨代表審議權和表決權、視察權、監督權、評議權、建議權,并通過建立年會制度、視察制度、提案制度、評議制度、列席黨內有關會議制度、情況通報和重大事項征求意見制度等,保證了黨代表真正享有和正確行使這些權利。
創新性+實用性。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既強調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不斷改革創新,又強調必須有利于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如公推直選基層黨組織書記,實現了選好人與選好的任期目標的有機結合,無疑是選拔基層干部的一種創新之舉。但在民族地區,由于考慮到宗教信仰等因素,公推直選一般是謹慎推行。再如,在干部民主推薦過程中,一方面強調擴大群眾參與面,另一方面又強調信息對稱,注意把參與推薦的群眾限定在知情者范圍內,較好地避免了民主推薦的“失真”。
黨內民主+人民民主。黨內民主總是與人民民主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既要借鑒人民民主的成功經驗和模式來加快推進黨內民主,又要把黨內民主的一些新的探索運用到人民民主之中。如公推直選基層黨組織書記,就是同步推進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模式之一,“公推”擴大的是黨外群眾的發言權,體現的是黨外群眾的參與;“直選”擴大的是黨員的選舉權利,體現的是黨內的公認。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的探索,同樣也帶動和促進了基層人民民主實現形式的探索,如黨務政務公開的相融互動、同步推進,一些地方開展的公推直選鄉鎮長候選人、鄉鎮人大代表試點等。
問題與困境
改革基層民主選舉制度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境。雖然各地在推進基層民主選舉上創造了不少模式,但是哪些是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現在尚無法律、制度方面的明確規定。在基層干部公選、直選工作中,如何避免高分低能現象,不讓老實人吃虧,也是工作中的難點和焦點。一些地方重選用輕管理,不少公推直選產生的基層領導干部上任不久便被調離崗位,干部的教育、培訓等后續管理沒有及時跟上,同時對沒有選上的優秀干部也沒有及時儲備、培養、使用,缺乏二次開發的機制。
推進黨務公開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境。不少地方雖然已對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限等作出了規定,但這些規定總體來看比較籠統、原則,操作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存在公開事項不統一、內容單一、黨員群眾真正關心的事項公開不夠等問題。一些地方和單位對黨務公開統籌考慮較少,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夠從內容、程序、辦法和效果等方面對黨務公開工作作出科學評價的機制。
開展黨代會常任制試點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境。實行黨代會常任制后,黨代會閉會期間對黨代會和黨委全委會這兩個領導機關的職能怎樣區分,在實際工作中怎樣處理好二者關系?應盡快予以規范。增加黨代會年會后,客觀上會造成與全委會對同一問題重復決策的現象。一方面,黨代會與人代會、政協會形式上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從代表結構來看,一些代表同時身兼“雙職”,存在決策內容、代表身份、提案議案和活動內容交叉重復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決策效率和工作效率。
規范地方黨委工作運行機制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境。地方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后,對班子成員能力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黨委“一把手”直接面對的工作面更寬、量更大,擔子也更重,要求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有的常委個人素質還不適應,統籌、協調能力不強,工作指導不到位,影響分管工作的開展,給全局工作帶來被動;有的常委不能自覺地堅持民主集中制,出現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的現象。如何在決策權與執行權相對重合的情況下,著力在運行機制上對書記和常委進行工作監督,落實“向授權者負責”的原則,形成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監督全委會、全委會監督常委會的黨內監督鏈條,防止監督失位、缺位、虛位的現象,需要進一步在實踐中探索解決。思路與方向
科學規劃,統籌部署。要在系統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臺黨內基層民主建設規劃,明確著重點、關鍵點和突破點,進一步探索黨內基層民主的多種實現形式。要將黨內基層民主的帶動模式由當前的以公推直選、黨代會常任制帶動型為主,拓展到黨務公開、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委工作運行機制等多種帶動模式并重,不斷拓寬新渠道、開辟新路徑、實現新突破,在更廣領域、更深程度上體現和保障黨員群眾的民主權利,確保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真正落實。要構建自上而下的規范指導與自下而上的逐步開展的聯動機制,堅持點面結合、整體聯動,注重合理布點、統籌推進,切實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的覆蓋面、影響面。
突出重點,找準突破。要深入推進黨務公開,著力規范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和程序,健全黨務公開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考核制度。要進一步改革基層民主選舉制度,著力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公推直選范圍,改革和完善候選人的推薦方式、介紹方式,明確劃分違規拉票與正常爭取民意的界限,擴大提名、推薦和競選環節的差額比例,完善干部屆期任職管理和競選承諾目標兌現制度。要不斷健全地方黨委工作運行機制,著力落實常委分工負責制,建立議事決策、分工協作、考核評價、教育培訓等制度。要繼續深化黨代會常任制試點,著力理順黨代會、全委會、黨委會關系和職能。要全面推行黨代表任期制,著力發揮黨代會閉會期間黨代表的積極作用。要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著力完善基層黨組織內部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行黨員旁聽制、黨員評議制等,確保黨員民主權利落實。
結合實際,務求實效。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有什么樣的經濟發展水平,就采取什么樣的民主建設模式與之相適應、相匹配、相協調。要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人民群眾幸福安康作為檢驗標準,在擴大民主中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贏得民心,使推進黨內基層民主的過程成為促進發展、構建和諧、改善民生、造福群眾的過程,不斷提高群眾對擴大黨內民主的支持度、參與度和滿意度。要自覺適應廣大黨員民主意識普遍增強、了解和參與黨內事務的愿望日益迫切的新情況,加快黨內基層民主建設進程,同時要考慮基層黨員的民主素養和民主權利行為能力現狀,加強教育培訓和宣傳引導,使黨員群眾有序參與黨內基層民主建設。要構建黨內基層民主的物質保障機制,保證黨內基層民主建設必要的經常性投入,同時也要重視民主的成本考量,注意實際操作的簡便易行和資源的整合利用,降低運行成本,提高民主效能。
- 上一篇:國際珠寶城保安部匯報
- 下一篇:司法所干部培訓專題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