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旅游調研

時間:2022-08-18 09:30:00

導語:雪域高原旅游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雪域高原旅游調研

為進一步擴大開放發明了條件,西藏社會局勢穩定。也為西藏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要在加強科學化管理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并為西藏旅游業發展營造比較寬松的環境,做到管理、開放、發展三不誤,促進西藏旅游業真正成為西藏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把西藏旅游業作為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自治區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這一思想完全符合西藏實際。發展旅游業,構筑西藏特色產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解脫依賴于傳統單一的生產狀態,從根本上改變觀念,改變農牧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徑。西藏旅游資源豐富、獨特,近年來旅游業快速發展,特別是青藏鐵路通車運營,旅游業支柱產業地位日益凸現,必將帶來可觀的綜合效益。

一、要從戰略高度認識西藏旅游業的發展

這是旅游產業的特性而決定的旅游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必定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國內向國際的發展過程。

應從加快改革、擴大開放,西藏發展旅游業不單純是產業發展問題。增強與內地乃至國際間的廣泛交往,帶動經濟增長,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

一是有助于加快西藏與祖國內地的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旅游業的發展。打破西藏封閉隔絕狀態,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觀念的傳達。據統計,來藏旅游的國內外游客從1995年的20萬人次迅速增加到180萬人次,比1995年增長8倍。認為,造成西藏經濟落后的根本原因有兩點,即封閉和分散。封閉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環境導致西藏與外界的相對隔離;分散是由于資源分散和物產相對缺乏,使得人口居住分散。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需加大開放力度,通過加快促進區內外的交流,加大人流物流信息流,發展西藏生產力,增加農牧民的收入。

城鄉一體化協調聯動發展”戰略。發展旅游業,二是有助于實施“以城帶鄉、以鄉促城。要搞好旅游業的六大要素的建設,這就有賴于小城鎮建設的步伐,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也是互為最佳平臺。從理論上講,現代市場經濟體制運行的客觀規律是資源趨向效益,效益吸引資源”這就要求充分的聯系和流通,首先要聚人,發明聚人的環境,進而聚資、聚效。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旅游業是西藏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三是有助于擴大西藏的消費需求和市場容量。以旅游業為先導加快發展,可以充分發揮西藏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形成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能力。據統計,西藏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已占到西藏GDP63.64%從就業角度看,僅城鎮商業飲食從業人員就占城鎮從業人員總數的22%這與近年來旅游業快速發展是分不開的十五”期間,西藏旅游業實現營業收入總額20億元,平均增長25.8%平均利潤812%與西藏其他行業相比效益突出。

旅游業的發展,四是有助于農牧民群眾最關心的公路、能源、飲水衛生、民房改造、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根據我親身體會。促進了西藏推行的村莊集鎮化、集鎮鄉村化、鄉村規范化”從而促進了農業產業化、農民非農化、生活小康化”引導農牧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擴大生產,學會旅游經營,激活旅游相關產業的各種能量,旅游各項服務工作超凡規的發掘,這樣城鄉面貌改變了群眾收入增加了勁頭就會更足了更加堅定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念。

用西藏發展的事實回擊敵對勢力的謠言,五是有利于讓世界認識和了解西藏。為西藏在錯綜復雜的國際斗爭中爭取主動。對來西藏的外國游客調查顯示,93%以上的人對西藏的發展感到出乎預料。曾參與全國人大外委會考察團訪問歐洲5國,那里的人們對西藏的解幾乎是不真實的誤解多于了解,來到西藏旅游,解到西藏的真實情況,特別是群眾的生活遠比他國外知道的好得多,西藏對民族文化遺產的維護、生態環境維護等遠遠好于他原來的所聞和所想。外國旅游者的實地游覽,能夠親身了解到一個民族文化不時發展、社會不時進步、人民安居樂業正在走向富裕的真實的西藏。

二、培育西藏旅游業要把握的問題

同時也存在著觀念、體制、管理等多方面的障礙,西藏旅游業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旅游服務設施不完善,農村旅游受交通、能源的限制,與旅游業的發展不適應。青藏鐵路通車運營給西藏旅游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迫切要求區內旅游交通運輸跟上步伐。目前西藏旅游產品過于集中于寺廟,而其它人文景觀、民俗文化較少,對于資源更為豐富、更貼近農牧民群眾的自然景觀,包括世界頂級山川峽谷如享譽中外的珠穆朗瑪峰、雅魯藏布大峽谷等,往往因為交通方便不易到達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應隨著旅游發展增辟新的航線。林芝機場開通后,交通設施的建設必需考慮與旅游業相適應。航空客運方面。據了解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希望直飛林芝的游客每年約有數萬人次。有必要著手開發區內航空直線建設。陸路交通方面,應重點推進旅游景區(點)與國道省道間的連接線建設,改善景區的可進入性。同時應考慮西藏旅游發展的要求選擇好車型,完善客運、高原反應應急等各種服務項目。

切實做到發展效果由人民共享,要把加快旅游業發展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結合起來。使群眾能夠真正得到旅游業發展的實惠。旅游景區和旅游線路的設施建設中,采取以工代賑等形式,注重支持群眾,開辦各種服務網點,城鄉互助,城鄉互動提供方便,增加收入;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和勞動力,擴大生產,擴大經營,吸引國內外游客。

加快西藏導游人才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教育部門和旅游部門要通力合作,要采取各種創新的機制和做法。逐步建立起不同層次和形式的教育培訓體系。

創建多渠道投融資的條件,努力營造旅游發展的氛圍。吸引區內外社會資金參與到西藏旅游業的發展中來。

加強旅游業管理,要盡快研制新形勢下完善西藏旅游業發展的規劃。建立規范的服務規范,提高服務質量,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宣傳效果,增強西藏旅游的吸引力。尤其是辦好雪頓節、珠峰文化節、雅礱文化節、大峽谷旅游節、羌塘賽馬節,以及各地群眾的激進節日等等,以節造市,以節豐富旅游內容,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旅游者。

三、加快西藏旅游業發展應特別注重培育龍頭企業

形成規模效益,培育龍頭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為了確立西藏旅游支柱產業地位。目前,西藏旅游企業小、散、弱,尚未建立西藏旅游集團公司等現代企業模式,直接制約了營銷能力和競爭能力,導致開發滯后,產品單一,發展無序,難以適應市場需要。解決旅游企業規?;同F代化問題是培育龍頭企業的關鍵,應掌握好資本市場的融資、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和制度創新三個方面,扶持“資良績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或者增強已上市企業的融資能力,鼓勵業績優良的公司通過資產收購、兼并,形成有競爭力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使優良資產和優秀人才向上市公司轉移,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強,使之真正成為西藏旅游業中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骨干。

四、開發旅游項目與建設新農村相結合

制定出一個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特征的科學建設規劃,1不論建設新農村還是建設旅游城鎮都應汲取國內外的經驗教訓。并嚴格依照規劃分輕重緩急進行建設。

興建具有先進服務設施的形式多樣的不同所有制的高中檔次的賓館飯店。2要建設好與旅游勝地相適應的基礎設施。要在合理布局的基礎上。

進一步擴大和提高現有的航空、鐵路、公路的運載能力和質量,3要加大旅游交通設施建設。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使旅游者不只能迅速地進得來出得去,并十分便利、平安、舒適。

開發豐富多彩的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紀念品,4要興建一批布局合理、風格獨特的購物設施。充分滿足國內外游客的購物需求。

應廣泛采用國際通行標識,5要使新農村風貌和環境維護與西藏世界級旅游勝地名稱相適應。各種公共場所。發明一個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的旅游服務環境;自然環境維護方面,應堅持可繼續發展原則,維護優先于開發利用,最大限度地防止防止工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把反映藏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各種文藝扮演市場化、景觀化,6要發展適宜于市場化運作的文化產業。使之成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局部。

鞏固并提高西藏旅游業在國際國內的市場地位。7加大旅游市場開發促銷力度。

嚴格政治素質、思想觀念、職業道德、文化水平、職業技能等各方面的要求。8加快建設旅游從業人員隊伍。

形成一個全民辦旅游的格局,9開展旅游宣傳教育活動。要在農閑時候集中向廣大群眾宣傳發展旅游業的意義,普及旅游知識;教育他樹立大旅游觀念,把旅游意識生活化、生產化、經營化;協助他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營造西藏良好的旅游形象。

五、加強管理的基礎上要擴大開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