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用工荒情況調研匯報

時間:2022-10-18 10:04:00

導語:企業用工荒情況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用工荒情況調研匯報

在長三角、珠三角用工荒的背后,是國人生活觀念的轉變:80后逐漸變為“人父人母”,不再外出打工,90后也不愿意再做農民工;用工荒也是中國產業轉移和中西部大發展的必然。

15800萬留守兒童成農民工牽掛

全國婦聯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農村留守兒童約4000萬,近三成留守兒童家長外出務工年限在5年以上。對許多留守兒童來說,爸爸媽媽就是電話里的聲音。長期親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引起了在外務工的農民工的嚴重關切。

記者在河南省西華縣采訪時,不少鄉親都告訴記者,留守兒童問題其實是農民工不愿意再外出的主要原因。

2現狀素描“留在家鄉待遇跟去廣東一樣”

在產業轉移的帶動下,許多企業開始轉向中西部地區。某制衣有限公司就是在豫東小縣城——鹿邑縣政府招商引資的一家大型臺資企業,位于鹿邑剛剛興建的渦北大型工業園區內。

年初十,記者趕到該廠門口時,看到大量來自周邊城鄉的農民工正在填寫報名表。為了吸引農民工,該廠承諾,待遇方面,對于熟練電車縫紉工,給予保障薪資1200~2000元待遇。

“留在家里好呀,起碼每年春節不用那么拼命地擠火車了。”正在填寫報名表、曾經在東莞電子廠打工的小娟說,“在東莞電子廠,開始當學徒時每個月1000塊都不到,正式上崗后的基本工資才1100多元,加班累到暈也才2000元,跟這家工廠開出的工資沒多大差別?!?/p>

在某塑材社會福利包裝有限公司,記者以技校老師的身份前去采訪,該公司負責人梁某一聽到有技校的老師來,立即走出大門笑迎記者進去。

“我們每年大概需要80名工人,”梁某說,“現在才招到40人左右,還有40人的缺口?,F在招工真的太難了,我們廠的待遇也不低,保底工資在1000~3000元,上不封頂,而且還有其他廠都有的社會福利并額外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p>

在記者臨走時,梁某小聲地央求道:“只要介紹過來一個學生,就給你150元的提成?!?/p>

年初十一,記者來到安徽阜陽火車站。在售票大廳門口,一個“廣州方向有余票、北京方向有余票、上海方向有余票”的大牌子相當搶眼。進入售票大廳,記者看到,每個窗口僅排了兩三個人,不用五分鐘就能買到火車票了。

“往上海、廣州和北京的人流量確實少了很多,”阜陽火車站負責客運的王科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不過往寧波的客流增加了一些,整體持平?!?/p>

記者又趕到了安徽另外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亳州火車站?!艾F在可以提前十天預訂火車票,”該站的張書記告訴本報記者,“從現在的買票情況來看,客流量相比往年少了一些,一票難求的情況已經徹底改觀了?!?/p>

3觀念變革“農二代”多不愿到工廠打工

銷售總監年薪80萬~100萬元,設計師年薪20萬元,大堂經理3400元起……如此誘人的薪金待遇并非開自京廣滬發達城市,而是2月12日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的一場普通招聘會上,由中部地區企業開出的人才“價碼”。

過去,珠三角、長三角企業憑借薪金優勢,從中西部地區吸引了大量人才入駐。如今,農民工只需要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的招聘會上,記者看到,一家大型企業需要招聘的操作工人竟然高達3500名,“一線操作工,試用期1個月,收入不少于1800元,轉正后計件工資1800~2800元?!痹撈髽I招聘專員朱先生說,“不僅員工工資較以往上調了500元左右,公司還提供膳食和住宿,并提供高溫補貼、滿勤獎、工齡獎等?!辈粌H珠三角、長三角企業面臨招工難,記者在河南、安徽兩地采訪時發現,本地企業也正面臨用工荒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農民工出現了“斷層”。起初農民工大軍主要以80后的為主,如今,80后逐漸變成“人父人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淪為留守兒童,他們已不再外出打工;而90后出生的“農二代”,父母擔心電子廠、服裝廠對其身體造成損害,也不愿意再讓他們外出打工。

單輝是“農二代”的典型,他今年19歲,初中畢業后就輟學在家。父母親都是農民,基本上靠種地和養一些豬謀生。

“廣東企業現在用人很緊張,每個月有2000多塊錢,為何不讓他去打工?”記者問單輝的媽媽王英?!胺b廠太累了,每天工作那么長時間,只能賺一點錢,對身體也不好,”王英說,“電子廠污染更大,聽說有的人去電子廠工作幾年后就不能生育了,我們更不會讓他冒這個險。”王英已給單輝計劃好了,先去技校學幾年動漫設計,之后給他一點錢讓他自己開網店或者到公司里當“白領”。如果實在不行就回家種地,“反正現在種地也能顧住溫飽?!?/p>

即便是曾經外出打工的一些“農二代”,也紛紛開始自己創業,有的在外面看到一些賺錢的生意,就直接回家鄉開廠。

4留守之痛再不回娃兒身邊娃兒將來就廢了

河南省鹿邑縣是農民工大縣,全縣116萬人口中,每年至少有20萬人外出務工。只要不是清明、中秋、春節這樣的假期,方圓1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小鄉村里,幾乎就只剩下老人和兒童了。

留守兒童漸漸長大,缺乏父母關愛的后果也日漸顯現。小夢(化名)是鹿邑縣某村的留守兒童,今年已經14歲,從她4歲起,父親到了東莞當保安,母親則在東莞賣報紙。小夢只能跟奶奶在家里相依為命。

今年春節,小夢父親由于要值班,父母親都未能回家過年,小夢在年三十晚上哭了整整一晚,大年初一就離家出走了,一直到初五才回來。小夢在離家出走時留給了奶奶一張紙條,上面的意思是“打我懂事起,我就覺得不公,別人都有爸媽可我沒有。看到別人的爸媽送錢送飯,我就懷疑我是不是你們領養的。我知道奶奶你很疼我,可我要去找我的親生父母去?!?/p>

鹿邑縣賈灘一中校長韓黎明告訴記者,在這里上學的孩子中超過八成都是“留守兒童”?!拔遗c其說是校長,不如說是家長,”韓黎明自嘲壓力很大,“知道這些孩子平時沒有父母疼愛,我每天就坐在辦公室里,忙完工作就一個一個地跟學生聊天,就像他們的哥哥、爸爸一樣?!?/p>

記者在鹿邑縣看到,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已經變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艾F在初中、高中的學生都是‘打手’,”縣城一名教師告訴記者,“隨便給他們兩三百元,幾十個學生就出來了,讓打誰就打誰?!?/p>

一些農民工已經意識到留守兒童引發的嚴重問題,并開始采取行動。

“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不能讓娃再跟我一樣,寧愿少掙點,也要培養好他!”26歲的魏東偉在義烏某電子廠已經工作了6年,今年回到了老家河南鹿邑。春節剛過,義烏方面承諾把他的工資加到2600元,可魏東偉卻不為之所動,他鐵了心要跟4歲的兒子在一起。

“年春節回來了,已經快2歲的兒子不認我們,”魏東偉說,“晚上想把兒子抱到我們床上睡,他大哭大鬧的不肯。”

今年春節回來后,魏東偉發現兒子的性格變得很古怪,“好像心里充滿了仇恨一樣,對任何事情,只要一不順心就會大發脾氣,”魏東偉說,“原來,幼兒園的小孩子一直在嘲笑他,說爸媽不要他了。而爺爺奶奶對他又過于寵愛,什么事都順著他?!?/p>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魏東偉說,“如果我再不回到他身邊,我這個娃兒將來就廢了。”

魏東偉到離家5公里的縣城工業園區轉了一圈,發現像他這樣的熟手,每個月的工資竟然也在2300元左右。這更加堅定了他留在老家的決心。

5河南不會截留農民工務工全憑個人意愿

據《大河報》報道,最近,有多家媒體報道,春節前,東南、華南等許多傳統的用工大省就已經出現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勞務輸出大省,當地政府和企業出臺了更多的措施“截留”農民工,出現了中西部與東部爭搶農民工的狀況。

近日,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河南還有800多萬富余勞動力亟待轉移就業,不僅歡迎農民工就近就地轉移,也鼓勵到省外就業,農民工在省內還是省外打工,完全憑個人的意愿,不存在“截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