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補貼存在問題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6 05:59:00
導語:糧食補貼存在問題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年國家執行糧食補助政策以來,改動了過去對農民多“取”少“予”或只“取”不“予”的分派關系,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安全獲得進一步保證,鄉村的黨群、干群關系也獲得了分明改善。但還存在一些不容無視的問題,應采取有用辦法加以改良和完善。
一、糧食補助工作存在的首要問題
1、糧食補助面積核實堅苦。糧食補助按國家政策只對種糧面積進行補助,但核實種糧面積十分堅苦:一是因為補助對象觸及千家萬戶,鄉鎮財務所因為人員有限在短期內基本無法對種糧面積一一核實,種糧面積只能依托村委會協助進行。二是村委會為了簡潔工作和賜顧幫襯村民,二輪承包面積內非種糧面積不核減。雖然種糧面積需求公示,然則廣大村民只需本人的錢不少,統一個村的人也不會告發。
2、糧食補助的品種過于繁復。我國已出臺的糧食補助的品種首要有糧食直接補助、農資綜合補助、良種補助(分水稻、玉米、油菜、小麥),并且補助標準分歧。雖然每種補助的意義不一樣,但糧食補助品種過多,發放成本高,還會添加犯錯的幾率,并且不便利農戶了解。
3、補助標準不科學。國家制訂糧食補助政策的目標,是鼓舞農民栽種糧食,擴展糧食栽種面積,提高復種指數,添加糧食產量,添加農民收入。按政策規則,早稻良種補助為10元/畝,中稻良種補助為15元/畝,晚稻良種補助為15元/畝,小麥良種補助為10元/畝,玉米良種補助為10元/畝,油菜良種補助為10元/畝。小麥和玉米的良種補助程度偏低,這對換動農民栽種小麥、玉米和提高糧食產量的積極性不大,不利于提高復種指數,與補助的目標不符。
4、糧食補助政策難以影響種糧面積繼續添加和糧食繼續增產。在政策出臺初期,糧食補助政策的旌旗燈號效應較為分明。但因為普惠制補助方法不足邊沿鼓勵效應,糧食補助政策無法繼續促使農民不變糧食栽種面積。從近幾年查詢狀況來看,糧食補助資金在促進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的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局部農民群眾把補助資金簡略了解為黨和縣政府的關懷款,與糧食栽種沒幾多關系。
5、糧食補助政策無法明顯促進農民增收。年鄉共有15054人,糧食栽種面積共有17790畝,糧食收入約為27494000元,補助資金1542579元,糧食補助只占農民種糧收入的很小比例,對保證農民種糧收入的不變效果不分明。相對整個家庭收入比例更小,對指導農戶種糧效果很小。
6、糧食補助政策制約土地流轉。糧食補助帶來好處關系調整,以往有流轉土地意向的農民,目前看到每年都有補助,擔憂本人落空土地,會損掉未來更多的國家補助,把土地租給他人耕種或許拋荒,制約了土地流轉的積極性,影響適度規劃運營的發展,也進一步增強了小農生產方法。
二、完善糧食補助工作的幾點建議
糧食補助工作是一項觸及面廣、工作量大、操作難度較大的工作,觸及全體農民的親身好處。然則要讓糧食補助政策真正起到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效果,相關政策和執行方法還需進一步完善。
1、堅持糧食補助面積申報治理準則。應以縣為單位規則申報面積的方法,明確核實面積的主體及責任,將核實面積和發放資金的責任別離。對改動農田糧食生產用處的,應嚴格退出糧食補助范圍。堅持糧食補助面積核實治理準則,對虛報冒領的補助資金要堅持嚴格的追繳準則,并追查相關人員責任。
2、整合糧食補助資金。將補助資金分為糧食直接補助、農資綜合補助、良種補助,農民難于了解,假如統稱為糧食補助,不作細分,簡略清楚明了,實踐工作中也好掌握。并采取一次性發放,在11-12月份將農民全年實踐的糧食栽種面積一次性計算,金額一次性核算,不只削減農民領錢的次數,也可以減輕基層干部的工作量,有利于基層干部集中精神發展經濟,率領農民致富。
3、增強補助政策,加大補助投入。雖然最近兩年糧食價錢上升,補助提高,但農資價錢和人工工資增進較快,農業依然處于弱勢,效益低下。種糧農民期盼著“糧價高一點、補助多一點、農資穩一點”,為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必需不斷增強糧食補助政策,加大補助投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4、合理確定糧食補助標準。因為當前補助標準較低,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效果有限,逐漸提高補助標準,進一步發揚糧食補助政策對糧食產量的影響效果,添加農民收入。對種糧農民進行補助,應進一步擴展和放寬補助的種類和范圍。關于農民栽種一樣面積的分歧糧食作物,應取得一樣的補助。然后鼓舞種糧農戶添加復種面積,削減時節性拋荒。
5、大幅提高糧食最低收買價。有一下幾點長處:一是真正有利于調動種糧農民的積極性;二是有利于添加真正的種糧農民的收入;三是有利于糧農投資完善農田水利,穩固糧食生產基本;四是可以防止原有糧食補助進程中的各類不公道。
6、支農資金應向農業基本設備建設傾斜。糧食補助和支持農業基本設備建設是分歧的政策支農方式,改動政策支農方式,將支農資金更多地投向農業基本設備建設,有利于集中資金辦大事。增強農業基本設備建設、增強農業科研和技能推行,促進細碎農地整治和中低產田革新,增強農田水利建設,鼓舞土地流轉和種糧農民的專業協作,推進糧食生產的規劃化運營,堅持鄉村可繼續發展的支持系統,提高農業的生產才能和競爭才能,然后促進農民自覺加大糧食生產投入,完成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
- 上一篇:旅游企業優化安檢管理計劃
- 下一篇:紀檢干部履職盡責調查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