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保健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11 09:06:00

導語:婦幼保健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幼保健工作調研報告

近日來,縣婦幼保院在全院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提高婦幼保健服務能力、保障婦女兒童健康”為主題,組織20余人分5組深入到鄉鎮衛生院和100余戶孕產婦家中,對我縣婦幼保健工作情況進行督導和調研?,F將我縣婦幼保健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縣7個鄉鎮、14個居委會、102個行政村,從事婦幼保健工作專、兼職人員267人,縣婦幼保健院35人,其中專職分管基層保健人員6人;鄉鎮衛生院保健人員中,專職保健人員10人兼職4人;村級婦女主任兼職婦幼保健信息員116人,村級衛生室保健醫生102人多為兼職。目前基本健全了縣、鄉、村三級保健網絡隊伍,共同承擔著我縣婦女兒童的保健管理工作。年底全縣總人口為19.6萬人,0-7歲兒童7818人,全縣育齡婦女數為47028人。

近年來,我縣婦幼保健工作,在縣委、政府及衛生局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緊緊圍繞“一法兩綱”的職責和目標要求開展工作,認真履行保健、醫療、基層指導、健康教育、培訓、婦幼衛生信息等六大職責,以“母嬰安全”項目和“降消”項目為契機,以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降低出生缺陷、提高生命質量為重點,以保障全縣婦女、兒童的身心健康,不斷鞏固提高婦幼保健質量為目標,充分發揮覆蓋縣、鄉、村三級婦幼保健服務網絡的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加強組織領導??h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婦女兒童工作,把保障婦女健康權益和提高人口素質納入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縣政府每年撥款80余萬元,保障縣婦幼保健院及鄉(鎮)、村專職保健人員的工資報酬,使各級工作人員安心做好婦幼保健工作,把加強醫療機構建設作為婦幼衛生的基礎性工作,同時又借助項目投入及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強了鄉鎮衛生院產、兒科基礎設施建設,使中心衛生院具備了必要的急救設備,一般鄉鎮衛生院具備常用產科設備,有效地提高了基層衛生機構的婦幼保健服務能力。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將婦幼保健工作納入每年的衛生目標責任制綜合考核,分管領導定期檢查協調婦幼工作,形成了領導重視、齊抓共管的格局。二:強化目標管理。制定各級保健人員的職責任務、工作規范和要求,層層簽訂責任書,落實工作任務,抽調專業人員定期對婦幼保健工作進行指導督查和考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運行體系。三:搞好宣傳教育。采取宣傳日(“三八”、“六一”、“世界母乳喂養周”、“愛滋病防治日”)和日常宣傳相結合的形式,在全縣深入開展孕婦學校,在學校、幼兒園廣泛開展保健知識講座,在新婚夫婦婚檢時免費發放婚前保健處方、《致新婚夫婦手冊》、《孕產期保健手冊》,加強婚育、孕前、孕產期保健、“降消”項目等知識的宣傳,通過電視專題片、廣播、網絡、上街咨詢、義診、衛生下鄉發放宣傳資料、辦板報、辦宣傳欄、張貼宣傳畫標語等形式廣泛深入地進行宣傳活動。提高了群眾婦幼保健知識知曉率和婦幼保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婦幼保健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四:建立督導制度。建立了縣對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督導工作制度,要求定期(每季度)對鄉鎮及村的婦幼保健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改進,形成了良好的監督制約機制。五:抓保健工作的薄弱環節。加強薄弱地區、流動人口、計劃外懷孕的保健工作。針對我縣鳴鳳城區人口多流動性大出生多、鄉鎮煤礦打工工人家屬流入等,加大了對孕產婦管理的難度,為了確保母嬰安全,我縣將所有孕產婦納入保健管理范圍,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孕產婦管理模式,對城區和礦區,保健人員加強與居委會及各鄉鎮的計生專干聯系與溝通,定期將全縣醫療機構的孕婦信息反饋給居委會和鄉鎮計生辦,定期到礦區了解孕情傳送保健知識,雙管齊下,做到底數清楚,管理規范,有力保障了我縣的母嬰安全。六:建立全縣信息通暢的婦幼保健信息平臺。為了確保婦幼信息的準確性,我縣加強保健與計生,保健與保健信息的交流,每月在各鄉鎮的計生例會上保健人員將醫療機構的孕婦信息、出生信息等與計生社區進行反饋交流核對后再在保健例會上各鄉鎮的保健人員之間再次進行核對排查,通過兩次核對排查后再反饋到個鄉鎮及社區,形成了全縣婦幼信息上下通暢、資源共享的婦幼保健信息平臺,最大限度避免了婦幼信息的漏報和孕產婦兒童的漏管,有力保障了全縣孕產婦和兒童的健康。

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婦幼保健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實現了孕產婦連續8年零死亡,無新生兒破傷風的發生,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8.92‰、9.66‰呈顯著下降的良好態勢,孕產婦保健覆蓋率達100%,孕產婦系統管理率88.24%,住院分娩率達100%,高危孕產婦管理率100%,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全縣7歲以下兒童建冊率100%,保健管理率90.09%。年,省衛生廳授于“全省降消項目先進縣”稱號。

二、存在的問題

我縣婦幼保健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基層保健力量薄弱。一是村級網底不穩。由于村級婦幼保健工作都是診所醫生(多為男醫生)兼職,村婦幼保健員的工資待遇沒有很好落實,對村級考核力度不大,相關保健工作無人承擔,僅起到統計數據的作用,造成村級保健網絡網底不穩,嚴重影響了婦女兒童的保健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由于保健經費的不足,使大多鄉鎮衛生院存在著重臨床輕保健的思想,部分鄉鎮衛生院保健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同時由于待遇低等問題,保健人員思想隊伍不穩定,導致婦幼保健各項工作落實不到位,質量不高。

(二)保健管理有待加強。一是孕產婦分級管理落實不到位,鄉鎮有隱瞞截留≥30分高危孕婦現象;二是產檢門診各種保健登記不規范,服務質量不高;三是鄉鎮普遍存在重婦保輕兒保,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明顯下降,鄉鎮衛生院對轄區幼兒園的衛生保健主動管理力度不大,兒童保健的基礎性工作沒有很好落實,質量下降;四是城區個別醫療機構工作不配合、不落實,產科相關登記不完善,存在產檢漏登、高危漏篩、孕婦漏報、不按要求上報婦幼保健信息等情況,導致全縣保健工作被動,母嬰安全存在較大隱患。

(三)影響全縣婦女兒童生命質量的因素存在。一是出生缺陷同比增高,預防出生缺陷工作有待加強;二是全縣剖宮產率較高,指征控制不嚴;三是農村婦女自我保健意識較差,對威脅婦女健康的疾病認知不足,婦科疾病的發病率較高。

(四)婦幼保健事業發展有待促進。一是開展保健業務不夠全面,缺乏專業人才,保健特色不顯著;二是保健和臨床缺乏有機結合,沒有完全發揮相互促進的作用;三是我縣保健人員存在“終生保健”的現象,缺少與臨床的輪換,缺乏知識的更新和提高,保健服務質量不高。四是全縣普遍存在產科人員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缺乏學科帶頭人,醫院培養的技術骨干流失等潛在較大的質量安全和醫療糾紛隱患。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將制約我縣婦幼保健事業的發展,我們應當重視并加以解決。

三、幾點建議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切實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對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降低出生缺陷,提高我縣人口素質,促進縣域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按照《母嬰保健法》中設立母嬰保健專項資金和發展婦幼衛生事業的要求,落實婦幼衛生工作經費,逐年增加對婦幼衛生事業的投入以穩定保健隊伍,提高保健服務質量,努力改善婦女兒童衛生保健狀況,使婦女兒童享受更好的保健服務。

二、加強婦幼保健隊伍建設,注重培養人才、搞好保健與臨床人員的適時調整,重視業務培訓,加大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要建立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機制,培養一批有學術能力、科研能力、帶教能力的學科帶頭人,全面提高婦幼保健隊伍素質,提升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同時建議將全縣產科人員資源集中配置搞活,讓人流動起來,將各級保健職責分級定位,使有限的保健及產科人員資源發揮最大的婦幼保健效益。

三、衛生行政部門加強對全縣保健工作的監管考核力度,加強臨床與保健的協調,促使全縣保健工作規范順利開展。

四、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群體保健意識和水平,加強婚前保健重要性宣傳,進一步提高婚檢率和婚檢質量,做好孕前保健,提高產檢質量,加強產前篩查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做好出生缺陷的一、二級預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