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05 03:06:00

導語:黨員發展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長期以來,黨委在農村發展黨員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明顯加強。應區委組織部要求,自今年6月份開始,我鎮組織專門人員,通過座談走訪、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對農村黨員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我鎮近年來農村發展黨員工作基本現狀

從對5個行政村、1個社區黨總(支)部進行抽查,以及今年來我鎮黨內統計數據情況看:

調查結果和統計數據表明,我鎮新發展黨員的數量趨向平穩,結構呈現“三個逐年提高”的良好態勢,即35歲以下的比例逐年提高、婦女黨員的比例逐年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逐年提高。

二、我鎮農村發展黨員工作主要做法

(一)健全工作保障機制,夯實發展黨員工作平臺。一是加強宏觀領導。鎮黨委切實加強對發展黨員工作的宏觀領導和具體指導,認真制定完善了發展黨員工作規劃。二是加強業務培訓。我們每年組織學習《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和中組部《關于加強在企業、農村生產一線發展黨員工作的意見》等有關文件和精神,明確新時期發展黨員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方針。

(二)健全培養教育機制,增強黨員隊伍后備力量。一是強化群眾思想政治引導。近年在各村黨支部和黨員中深化開展學習“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及“爭先創優”、“黨員聯系戶”、支部帶支部、農村無職黨員“雙學雙帶”星級評比等系列黨性實踐活動。二是強化共青團后備軍作用。鎮黨委切實加強對團組織的領導,把團組織培養、推優作為發展黨員工作的一項重要環節來抓。三是強化黨員入門素質教育。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考察,都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嚴格的制度。除指定黨員進行經常性培養教育外,我鎮黨委每年都要對新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一次短期培訓,采取專題輔導、座談討論、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等形式,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四是強化入黨積極分子實踐鍛煉。為加快入黨積極分子的成長,各村黨支部有意識地把他們放到艱苦環境和關鍵崗位經受鍛煉和考驗,在實踐中考察其政治立場、理想信念、入黨動機和現實表現。通過一年以上培養考察,條件成熟的,及時列為發展對象,進行重點培養。

3、健全審批管理機制,嚴格黨員發展質量要求。一是嚴防突擊發展。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始終著眼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堅持質量重于數量的原則,嚴格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審批和發展黨員。二是嚴格發展程序。認真執行發展黨員公示制、審查制、票決制和責任追究制等制度,以規范的制度和嚴格的程序保證新發展黨員質量。嚴格遵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全面衡量發展對象,對農民致富能手等優秀分子,積極進行培養,切實加強教育,努力吸收入黨。三是嚴格審批手續。把好支部大會討論關,把好黨委審批關,把好預備黨員轉正關;未經一年以上培養、教育和集中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培訓的不批,未經一年考察、政審或政審不清的不批,未征求群眾意見的不批,未經黨委談話或發現不夠黨員條件的不批,不符合入黨程序的不批。

三、我鎮農村發展黨員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雖然我鎮農村發展黨員工作呈現可喜態勢,但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民群眾就業類型、地點、方式的多樣化,使得我鎮農村發展黨員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農村黨員結構不夠優化,呈現“三多三少”局面,“雙帶”作用有待發揮。即:年長者多、年輕人少;男多、女少;低學歷者多、高學歷者少。究其原因(1)外出務工青年多,發展黨員難度大。大批文化層次稍高、能力較強的中青年農民都外出務工,留在農村往往是各方面能力素質相對較弱的婦女、兒童和老人,客觀上造成培養入黨對象的選擇范圍變小,培養發展入黨存在諸多困難。(2)一些村支部組織思路不廣,開拓進取不夠,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方法不多,吸引力不強。(3)部分村黨支部在發展黨員工作中措施不力,淡化了對優秀分子的發現、教育、引導、培育工作。(4)在新黨員的發展工作中,少數農村黨支部仍然存在著忽視質量、應付了事的問題。

(二)部分群眾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不高,個別村入黨積極分子少,黨員后備來源趨于斷層。主要是(1)少數村黨支部作用發揮不夠,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不夠強,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農村黨員權力沒有得到充分保障,一些村黨支部不能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降低了群眾的吸引力,造成發展黨員工作出現被動局面。(2)一些村支部無力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教育群眾,無力對群眾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些農民“入黨”意識淡化,入黨積極分子偏少。(3)入黨缺乏競爭。部分村黨支部還沒有充分調動農村優秀人才的入黨積極性,難于形成有效的“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競爭機制,影響了農村發展黨員工作的健康發展。

四、完善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機制的對策和建議

(一)健全農村發展黨員工作責任機制,確保農村發展黨員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區、鎮、村三級農村發展黨員工作領導責任制度,村支部書記是主要責任人,做到村支委分片包村(小組)全員抓,形成上下貫通、權責一致的責任體系。要緊密根據黨員與群眾的比例、入黨積極分子與黨員隊伍的比例情況,科學調整農村發展黨員工作五年規劃,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工作職責等內容,切實增強農村發展黨員工作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指導性。

(二)規范管理流動黨員。針對農村外出務工人越來越多的客觀實際,將農村黨員發展工作的視野擴大到外出務工群體,在外出務工人員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對符合黨員條件的及時發展為黨員。要以黨建帶團建、婦建、工建為抓手,積極開展共青團組織負責28歲以下青年團員的培養和推優工作;工會和婦聯組織分別負責28歲以上的工人及婦女的培養和推薦工作,變“單獨抓”為“共同抓”,切實形成上下聯動、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三)在村中建立優秀青年檔案,把年齡在35周歲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列入其中,作為優先推薦和重點發展對象。實行“雙推制”發展黨員,即先由廣大群眾推薦,再由黨員推選,把好入黨第一關。把群眾和黨員都認為動機端正、思想過關、作風正派的青年納入重點培養的隊伍中來。黨組織對他們加以引導和培養,增強其服務農村的能力,使其在政治上盡快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