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機關優化投資環境調研匯報
時間:2022-04-12 01:42:00
導語:地稅機關優化投資環境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審時度勢作出了決戰園區建設和城區建設的部署,這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促進改善和保障民生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也為地稅部門更好地服從服務“兩區”建設大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站在更高的層面,把地稅工作融入“兩區”建設大局中去思考與謀劃,更好地發揮地稅的職能作用,構建投資創業良好稅收環境,努力實現地稅促進“兩區”建設的最佳效應。最近,筆者對發揮地稅職能作用,優化創業投資環境進行了深入調研,萌動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當前影響或制約投資創業的因素分析
全市“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市地稅局堅持把解放思想體現到地稅工作的實踐中,把破解發展難題落實到服務項目建設的具體行動里,緊緊圍繞“我為‘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做什么”的主題,先后開展了學習討論、舉辦了專門講座、組織了專題調研,還結合地稅實際,從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扶持項目建設、實行信息公開、優化辦稅服務等十個方面,出臺了服務“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具體舉措,迅速在全市地稅上下掀起了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的高潮,在全系統上下營造了良好的服務發展氛圍。但在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的進程中,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影響或制約投資創業環境。
(一)思想觀念有待更新。極少部分地稅干部學習抓得不緊、學得不實,思想觀念滯后于形勢發展的要求,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習慣于舊的思維模式,憑經驗辦事,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創新意識,得過且過,將主要精力不是放到工作中、事業上。
(二)服務項目建設的意識不強。極少部分地稅干部認為推進項目建設是黨委、政府的事,地稅部門要參與也是領導的事,地稅干部只要收好稅就行,對抓好項目建設缺乏全面、正確的認知,因而對推進項目建設的大局漠不關心,參與熱情不高,服務意識依然不強。
(三)破解發展難題辦法不多。有的地稅干部對市情、縣情認識不深,對市場經濟知識了解不多,稅收業務不精,政策掌握不全,在全市推進項目建設中,反應不快,動作不大,破解難題的辦法不多。
(四)深入調查研究不到位。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個別單位、部門的領導習慣在辦公室聽匯報、看文件,偶爾下企業也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稅收政策執行等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若明若暗、一知半解,對新時期投資創業者所思所想、所盼所感知之不全、知之不深、知之不透,致使做工作缺乏針對性,不能有的放矢。
(五)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不高。個別地稅干部對稅收政策宣傳不夠、解釋不足,不能因人、因時、因事而異,不能融入個性化服務,這些現象表面看是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問題,但從根本上說還是思想解放不夠,缺乏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勇氣。
二、優化投資創業環境的對策與實踐
“兩區”建設是全市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能否順利完成決戰“兩區”的各項目標任務,促進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關鍵取決于各級各部門領導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市地稅局作為政府的重要經濟職能部門,必須深入解放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敢想敢為,善謀實干,不斷提高服務項目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為決戰“兩區”、跨越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一)創新發展思路,推動新一輪的思想解放
以深入開展“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思想再解放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立足地稅工作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推進項目建設,全力抓好各項工作。一是認真組織地稅干部職工學習全市思想解放大討論活動會議和市領導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來。二是積極組織地稅干部到經濟發達地區和兄弟市局學習考察,邀請專家學者作解放思想專題報告,組織開展工作差異比對分析,舉行思想解放演講比賽活動,使干部職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激發干事創業的活力。三是緊緊圍繞“我為‘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做什么”的主題,開展專題調研活動,組織“金點子”征集活動,使解放思想的落腳點放在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上。
(二)積極出謀劃策,大力破解項目建設難題
一是當好項目引進的參謀,對政府引進的重大項目建設,在引進前做好稅收政策的研究和預測,幫助研究怎么能用好、用足稅收政策,開展“我為‘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做什么”專題調研活動,積極為政府引進重大項目牽線搭橋,及時將最新的稅收政策法規以及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經濟信息等內容傳遞給投資人。二是抓好重點項目的幫扶,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152個重點建設項目劃分征管范圍、確定責任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幫扶措施;打破條塊分割,選拔優秀地稅干部參與地方政府“兩區”建設;完善“一掛四助”幫扶制度,每個市、縣局班子成員掛點一個重點項目,實行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定期深入企業排擾解難,了解企業需求,改進服務措施,解決征納難題,幫助企業完善財務制度、規范經營行為、培訓財會人員,為項目建設提供配套服務。三是重點扶持交通物流業發展,認真總結峽江縣地稅局幫扶物流業發展經驗,用活用好貨運物流業稅收政策,真誠提供納稅服務,幫助做強做大全市貨運物流業產業。
(三)落實優惠政策,實現地稅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稅收作為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體現了國家的政策導向。地稅部門服務“兩區”建設,就是要敢于解放思想,全面辯證地把握好稅收政策,凡是沒有明令禁止的,可以大膽探索;凡是上級政策規有彈性的,可以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用足、用活、用好地方稅收優惠政策,為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想辦法,出舉措,作貢獻。一是支持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認真抓好市局出臺的《服務“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具體舉措》,對在城市建設中對被拆遷人按照規定取得的拆遷補償款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對因城市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征土地增值稅;對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公園自用的房產和土地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和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投資經營所得,在一定期限內免征或減征企業所得稅。二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落實省局出臺的《支持全民創業措施100條》和《“三個服務”措施100條》,對企業技術改造所購國產設備投資按規定進行稅收抵免,鼓勵高新技術行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鼓勵能源節約,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充分利用現有稅收政策的彈性空間,盡可能地降低門檻,放寬準入,拓展廣度,努力給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企業和改制企業以更大的空間,催生更多的能人投資辦企業,充分激發全社會的財富創造力。四是全面落實省局出臺的十六條災后重建稅收優惠政策,盡快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五是積極促進就業和再就業,認真落實好促進下崗失業人員、軍隊轉業干部、城鎮退役士兵、高校畢業生就業等稅收優惠政策,接規定減免稅務登記證工本費,優化減免程序,減輕殘疾人就業的負擔,大力推進旅游、金融、物流、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四)提高服務水平,優化投資創業稅收環境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地區之間的競爭說到底不是資源的競爭,而是創業環境的優劣之爭。環境是品牌,是競爭力,也是生產力。一個地方能不能引來投資,就看能不能營造好投資創業環境。地稅部門服務“兩區”建設,就是要立足本職,胸懷全局,牢固樹立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思想觀念,使“兩區”項目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一是強化納稅人至上意識,以納稅人滿意為目標,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尊重納稅人,關心納稅人,理解納稅人,不斷改進服務態度,轉變服務作風,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能力,努力形成和諧融洽的征納關系。二是提高服務效率,優化辦稅流程,精簡涉稅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簡化辦稅手續,積極推行多元申報、網上辦稅,最大限度地節省納稅人時間,降低辦稅成本。三是切實保障納稅人合法權利,深入推進辦稅公開,保障納稅人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維護納稅人的權益,減少納稅成本,有效提高納稅人依法自覺納稅意識和自主辦稅水平。四是積極開展個性化服務,實行人性化服務,對新辦企業開展重點輔導,對納稅信譽差的企業開展“提醒服務”,開通辦稅“綠色通道”,做到特事特辦,隨到隨辦、立即就辦。五是規范稅收執法行為,堅持依法治稅原則,加大執法力度,建立健全地稅部門執法監督保障體系,嚴厲打擊偷、逃、騙稅等違法活動,進一步規范和整頓稅收秩序,為創業者營造公平公正的稅收環境。
服務“兩區”建設,地稅部門義不容辭。在“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地稅部門將著力轉變工作中不適應、不符合跨越發展、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的進取意識、大局意識、創新意識和責任意識,為營造一流的投資創業環境建功立業。
- 上一篇:縣域資源稅調查工作報告
- 下一篇:民資推動全民創業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