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區工作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17 04:17:00
導語:依法治區工作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區作為依法治國在基層的具體實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如何推進依法治區工作,加快法治王益建設,保障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帶著這一課題,我深入全區公檢法司等部門和部分農村、社區、學校基層一線,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對推進依法治區工作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十一五”時期依法治區工作基本情況
2006年以來,我區依法治區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指導下,依照“法制宣傳先行,依法治理跟進”的總體思路,堅持法制教育與法制實踐相結合,為加快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法治環境。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普法宣傳活動有聲有色。牢固樹立大普法意識,圍繞區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決議》和《王益區“五五”普法規劃》,重點開展了“法律六進”活動,提高了全區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一是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強化領導干部、公務員和執法人員學法用法,制定了《王益區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考核辦法》,健全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法制理論講座、法律知識培訓、學法用法年度述職報告、黨委中心組學法等各項制度和法律顧問制度,先后組織科級領導上崗培訓、公務員換崗培訓、農村基層干部、企業管理人員和社區干部法律素質培訓,受訓人數達5600多人次;每年對全區200多名科級干部和800多名工作人員及區財政供養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3000多人進行法律知識考試,并將考試成績作為考核、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以“王益講堂”為陣地,先后邀請16名省、市法律專家教授,對全區黨政干部進行法律知識講座,受教育和培訓達9800多人次;組建了由3名律師參加的法律顧問團,為區政府重大事項決策提供法律咨詢和論證。二是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在農村“兩委會”換屆選舉期間,開展了“農村換屆選舉未動,基層法制宣傳先行”活動,對換屆后的“兩委會”干部進行了4次法律知識輪訓,同時以法制宣傳車進村、法制文藝下鄉、“法律快餐”入戶、法制文化墻等形式對農民群眾進行法制宣傳,提高了群眾的法制意識。三是開展法律進學?;顒?。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點對象。全區有完全小學以上學校28所,教師2100人,在校學生26000人。把學校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堅持課內與課外并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圖片展、觀看電影、舉辦征文、觀看模擬法庭審判、開展知識競賽等多種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逐步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加強青少年學法用法,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和防范意識,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四是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以“三抓四建立”的形式對社區居民進行法制宣傳。抓陣地:全區20個社區充分利用市民法律學校、社區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陣地開展普法宣傳。抓活動:針對社區離退休人員多、下崗人員多、外來務工人員多、弱勢群體集中的特點,各社區分別開展了調查問卷、知識競賽、法律征文等活動,寓教于樂,效果明顯。抓制度:堅持社區例會培訓制度,建立年度考評制度,促進普法工作。四建立:建立一支活躍社區的法制文藝宣傳隊伍,建立一支熱心公益事業的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建立一支熱心群眾工作的人民調解隊伍,建立一支具有愛心的安置幫教隊伍。同時,發揮司法所、法律服務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證處、律師事務所的作用,把法律服務向社區延伸,從2007年開始,組織20名法律工作者,每月10日分別到全區20個社區,為廣大居民提供法律咨詢、代書等活動,滿足了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五是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組織轄區各企業健全了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法律知識培訓制度,成立法律顧問室或者聘請律師擔任法律顧問,開展了“建設項目未動,法制宣傳先行”活動,動員企業員工積極參與民主管理,提高依法維權意識。六是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以窗口單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為重點,多次組織轄區工商、稅務、環保、國土、教育、文化、衛生、交警等單位,開展了環境保護、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疾病防治、交通安全、人口與計劃生育、土地資源、依法納稅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了全社會知法、守法、護法意識,增強了依法辦事水平。
2、人大執法檢查成效明顯。近年來,區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監督法,以執法檢查為重點,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組織開展執法檢查活動,努力提高執法檢查效果,督促和支持區“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2006年來,先后組織對《勞動合同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環境保護法》、《食品衛生法》、《安全生產法》等20部法律法規在我區的實施情況進行視察和執法檢查,保障了法律法規在我區的有效貫徹執行,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和諧。人大常委會還加強了對司法工作的監督,組織對區人民法院審判和案件執行工作進行了視察檢查,督促區人民法院嚴格審判程序,落實案件執行責任,提高執行效率,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組織對區人民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視察檢查,在工作創新、嚴格執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在常委會的監督下,區人民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順利開展,取得明顯成效;區人民法院審判程序進一步規范,審判質量不斷提高,案件執行率穩步提升。
3、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著力打造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建立健全了民主、科學的公共決策機制和重大決策調查研究制度,進一步完善依法行政決策機制和責任制,提高公共服務效能。由區政府法制辦公室牽頭,完善和推廣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開展執法質量考核評議,規范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序,積極推行“首問責任制”和“服務承諾制”,近年來沒有發生過重大行政執法案件。由區委政法委牽頭,在全區政法系統開展“立黨為公執法為民”、“公正執法質量年”等系列活動,推進司法公開透明,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近年來,公檢法所辦案件無一起錯案和冤案。由區司法局牽頭,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活動,把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2006年來調處各類民間糾紛150多起,防止民轉刑10多起。由區綜治辦牽頭,在全區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2008年成立了區治安巡邏大隊,建立了村(社區)警務室、治保會、調委會,開展治安群防群治,筑牢了治安防范網絡體系,為創建平安和諧王益奠定了基礎。
4、行業依法治理穩步開展。圍繞平安和諧王益建設,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反映強烈的社會熱點問題,結合實際,我區開展了行業依法治理。以創建省和國家級衛生城市、綠化模范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為契機,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以“凈化、綠化、美化”為主題的環境整治優化活動。我區多部門協作,集中開展了打擊無照經營的“黑車”、“黑戶”,打擊欺行霸市、非法經營客貨運輸、在公路邊亂停亂放、違章設點、排放污水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保證道路暢通整潔,樹立王益道路交通新形象。以迎接國家“兩基”驗收、“雙高普九”和教育創強區為契機,下發了《關于整治校園、幼兒園周邊環境的通知》,徹底治理校園、幼兒園周邊治安、衛生死角、交通秩序、經營攤點、圖書、音像、網吧及娛樂場所,營造良好治安環境。以“計生創國優”為契機,開展居住人口摸底和流動人口排查,完成了城市人口規劃和計生人性化服務等依法治理工作。同時,各行業單位也結合本部門實際工作,扎實細致地開展了依法治理。國土資源局集中開展了土地執法百日行動和礦產秩序整頓,區煤炭局開展了煤礦和礦山安全大檢查,區公安局開展了嚴打整治斗爭,區工商局加強巡查,堅決杜絕假冒偽劣及有毒害產品進入市場,區城建局改造破舊危漏公廁,整治城市支巷道路,取締占道經營和亂貼亂畫等行為,區環保局開展環境監察執法,對3個方面6類重點20個污染源單位進行了專項治理,區衛生局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查處無證醫療機構,對轄區1539戶公共場所飲食單位進行了全面檢查,對24家托幼機構,30名保教員和12000名兒童進行了健康體檢。區經貿局、區農業局、區文體局、區司法局、區稅務局、區技術監督局等在各自職權范圍內加大執法力度,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深受廣大群眾好評。
5、基層民主法治日臻完善。一是組織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按照“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以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為重點,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選舉制度、村務公開制度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規范民主決策程序,強化對村級財務管理和活動監督,進一步理順和協調農村“兩委會”關系,提高村委會組織的自治能力,推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確保了農村大局穩定。目前,全區創建成1個國家級示范村,2個市級示范村,20個區級示范村。二是組織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從保障公民知情權、建議權、評議權入手,強化社區自治功能,提升民主自治程序。目前,有4個社區創建成區級民主法治社區,1個社區成為市級是示范社區。三是組織開展“法治學?!眲摻ɑ顒印T谕七M依法治校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章辦事,依法管理,實行校務公開。嚴格治理教育亂收費現象,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大力開展創建“平安校園”活動,不斷強化學校周邊地區治安環境的綜合治理,積極推行保安進校園工作,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安全、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四是組織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在推進企業民主建設過程中,建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行、有法可循,并切實實行廠務公開,規范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行為。目前,已創建成4個區級“誠信守法企業”,1個市級守法企業。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縱觀我區“十一五”時期的依法治區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客觀地講,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普法宣傳上還存在“盲點”。部分領導干部對普法的認識不到位,“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現象比較普遍,少數干部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意識還比較薄弱。法制宣傳工作發展不平衡,邊遠貧困山村、困難企業、城鄉結合部仍是工作薄弱部位,某些客觀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制約著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開展。
二是依法行政上還存在“短腿”。一些領域重復執法、交叉執法、多頭執法的現象仍然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時有發生。
三是執法監督上還存在“軟肋”。執法監督機制不盡完善,過錯追究難以落實到位,行政問責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大。
四是隊伍經費上還存在“掣肘”。從調研情況來看,我區政府法制機構、公檢法司等部門均存在編制少、人員少的問題,執法力量薄弱,執法經費短缺,導致一些執法活動不夠規范或未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開展。村干部待遇偏低,基層政權組織運行相對困難。
三、對策和建議
1、法律宣傳要達到“零空白”。要繼續強化領導干部、公務員和執法人員學法用法,推動普法教育深入開展。要進一步創新法制宣傳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文藝等形式,生動、直觀、形象地把法律送到基層、送到群眾手中,用身邊人,說身邊事,宣傳法制,教育群眾,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使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法律意識,確保法制宣傳工作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要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法律六進”等活動,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全社會的法制觀念。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長效機制建設,逐步完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保障機制、監督機制、評估機制、激勵機制,為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2、依法行政要達到“零失誤”。依法治區的核心是依法行政,政府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主體,因此,建設一個法治政府對于推進依法治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加強法治型、服務型、責任型政府建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切實做到依法用權、為民用權、謹慎用權。要牢固樹立公仆觀念,牢記我們手中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給的,改變落后的觀念、體制和工作方式,切實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強化政府的服務意識,強調政府的服務行為,嚴格履行政府的責任。要建立健全嚴格的執法責任制,逐步改變認識上的片面性、執法上的隨意性及一些部門在某些環節上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進一步提高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要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圍繞人權、財權、事權三個重點,公開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工作透明度,維護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要深化司法和司法行政改革,充分發揮公檢法在依法治區中的作用。公、檢、法是執法的重要主體,要在建設法治政府的同時,大力推進司法改革。區法院要以公正與效率為主題,審理好刑事、民商事、行政三大類案件,依法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繼續完善執行機制和執行方式,進一步解決“執行難”問題。區檢察院要以加強各項檢察業務流程管理為切入點,進一步規范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程序、監督制約等環節,逐步推進執法行為規范化、制度化;依法加強對訴訟活動的監督,確保監督的質量和效率。區公安分局要以執法規范為核心,全面推進警務規范化建設,積極推進執法質量考評工作,建立執法監督的長效工作機制,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區司法行政部門要積極推進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進一步解決群眾“打官司難”問題。
3、執法為民要達到“零距離”。要強化執法為民,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全面推進依法治區工作。要把富民增收、穩定物價、促進就業再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居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工作作為執法重點,依法實施好各項民生工程,真正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一是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壯大經濟實力,增強發展后勁,是我們當前和今后的首要任務。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因此我們要在宣傳經濟法規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依法規范市場行為,大力培育投資建設軟環境,努力打造最佳投資創業服務區。二是進一步整頓安全生產和食品衛生。安全生產和食品衛生是當前全國范圍內關注的熱點之一,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切不可麻痹大意,特別是對建筑施工安全和食品加工中的衛生問題,要依法加強整頓嚴格管理,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三是進一步整頓社會治安。社會治安是一個地區穩定發展的基礎,我們要結合創建平安王益,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層綜合治理組織和網絡,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整治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4、執法監督要達到“零缺位”。實施依法治區,執法是關鍵,監督是保證。為確保依法治區各項工作都能得到很好地落實,需要黨的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人大作為地方最高權力機關,應圍繞依法治區的重點,加大監督力度,保證憲法、行政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遵守和執行。加強監督是人大一項經常性的重要職能,在依法治區工作中,我們不僅要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的重要法規以及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法規,按照輕重緩急,有計劃地列入今后的執法檢點,組織開展執法檢查活動,還要在執法檢查中堅決克服重檢查輕糾正的狀況,勇于指出問題,敢于督促糾正,使檢查工作真正深入實際,達到預期效果。要把組織人大代表評議“一府兩院”工作作為推動依法治區的重要形式,在評議中要議之有法、規之有法,無論擺成績、找差距、提建議,都應當以憲法和法律作為依據,促進“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5、人隨事沉要達到“零脫節”。人隨事沉、費隨事轉是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依法治區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支撐。因此,要重點加強司法和執法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工作力量,優化隊伍結構,落實執法經費,保障執法活動有序開展。同時,要積極落實農村和社區干部的待遇,完善基層政權組織運行機制,為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提供重要保證。
- 上一篇:建筑抗震設防工作情況匯報
- 下一篇:新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組合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