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干部培養選拔調查匯報

時間:2022-05-22 03:33:00

導語:優秀干部培養選拔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秀干部培養選拔調查匯報

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傳承者和接班人。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中央和省、市委著眼全局、面向未來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源源不斷地培養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備、堪當重任的優秀年輕干部。

一、區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主要做法

區委歷來高度重視年輕干部的培養選拔,十分關心年輕干部的成長進步,始終以戰略眼光、戰略思維、戰略舉措謀劃和推動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

1.規劃為綱,加大政策支持。近年來,區始終堅持從全區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和領導班子長遠建設的全局出發,提高站位、放寬視野,統籌考慮、整體布局,把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納入全區干部工作的重要內容,注重在政治上關心,政策上支持,為優秀年輕干部成長、成才打開了寬廣之路。先后制定出臺了全區《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規劃》和《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實施意見》,對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培養選拔工作作出了長遠規劃和戰略安排,提出區直部門和鄉鎮領導班子新進成員、科級后備干部分別以40歲以下和35歲左右的干部為主體,從制度上為優秀年輕干部成長開辟了“快車道”。

2.教育為先,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基礎性、先導性工作,以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質、弘揚優良作風為核心,以學習黨的理論、了解黨的歷史、貫徹黨的路線、牢記黨的宗旨為重點,不斷加強教育培訓,注重潛移默化熏陶,引導年輕干部牢固樹立執政、勤政、廉政“三種理念”,牢固樹立愛民、親民、為民“三種觀念”,牢固樹立學習、吃苦、奉獻“三種精神”,牢固樹立團結、協作、配合“三種意識”,促使年輕干部在主題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確立遠大理想,堅定政治品格,增強大局觀念,年輕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明顯提高。

3.培養為重,提高能力素質。把基層一線作為年輕干部錘煉品性、磨煉作風、歷練能力的“大課堂”,鼓勵和支持年輕干部到鄉鎮基層、農林一線和公共服務領域、窗口服務單位經受鍛煉,在促進經濟發展、創造社會財富、服務人民群眾中發揮聰明才智,豐富工作閱歷,實現人生價值。近年來,先后選派27名“80后”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掛職,分配10名選調生到鄉鎮工作,選聘45名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讓年輕干部在較為艱苦的環境中經受磨煉、砥礪品質、增長才干,建立起了年輕干部在基層一線起步、鍛煉、成長的培養鏈。

4.使用為本,搭建事業平臺。始終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標準,重才干更重品德,看資歷更看能力,既堅持原則、循序漸進,又不拘一格、大膽使用,積極為年輕干部成長進步搭臺階、樹梯子。著眼優化領導班子結構,促進以老帶新,提名推薦時適當向優秀年輕干部傾斜,使一批政治可靠、群眾公認的優秀年輕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去年換屆中,全區共選配12名35歲以下的優秀年輕干部擔任鄉鎮黨政正職,選拔22名30歲以下的年輕干部任副鄉鎮長、人武部長和人口計生辦主任,其中提拔“80后”優秀年輕干部12名。目前,全區科級干部中,35歲以下的占15.1%,40歲以下的占32.5%;區管科級后備干部中,35歲以下的占64.1%,為領導班子建設儲備了大批年輕干部人才。

5.管理為要,促進健康成長。把加強年輕干部監督管理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成員的一項重要政治責任,健全管理制度,落實管理措施,靠實管理責任,先后制定出臺了全區《“80后”優秀年輕干部考核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對加強年輕干部監督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全區各級黨組織及主要負責同志認真落實談心談話制度和幫帶責任,對年輕干部既從嚴管理、嚴格要求,又關心關愛、寬容寬待;既批評鞭策、壓擔負重,又褒揚鼓勵、加油助力,為年輕干部自覺加強品德修養、改進工作作風、塑造良好人格形象起到了帶頭表率作用,營造了年輕干部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二、區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現狀

總體上看,目前全區年輕干部隊伍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特點:

1.總量增多、比例增大,但工作經驗少、基層鍛煉不足。截止2011年底,全區35歲以下干部4478人(含教育、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下同),占干部總數的51%,較2001年和2005年末分別增加6.3和5.4個百分點,其中科級干部141人,占35歲以下干部人數的3.1%;參加工作10年以上的889人,占20%;5至10年的2504人,占56%;5年以下的1085人,占24%;目前在鄉鎮工作的2257人,占5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獨生子女進入就業高峰期,成長于城鎮的年輕干部特別是“80后”年輕干部逐漸增多。與其他年齡段干部相比,年輕干部普遍缺少艱苦生活的磨煉和艱苦環境的鍛煉,工作經歷單一、經驗不足,能夠勝任黨政正職等關鍵崗位的年輕干部偏少。

2.學歷層次高、知識面寬,但復合型人才少、專業結構不優。全區35歲以下干部中,大專及以下學歷的2420人,占54%;本科學歷的2037人,占45.5%;研究生學歷的21人,占0.5%,學歷水平整體高于其他年齡段干部,但學習行政、法律、經管等專業的年輕干部“扎堆”,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年輕干部2745人,占35歲以下干部總數的61.2%,其中教育、衛生系統以外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年輕干部95人,僅占2.1%,特別是學習城市規劃、工程設計、交通建設、經濟運行分析等專業的年輕干部較為緊缺,既懂行政管理、經濟建設,又懂某方面專業知識的復合型領導干部人才儲備明顯不足。

3.基本素質好、思維活躍,但思想建設亟待加強、作風仍需改進。當前,我區年輕干部隊伍整體上朝氣蓬勃、富有活力,絕大多數年輕干部對工作充滿熱情,對未來滿懷憧憬,能夠愛崗敬業、虛心學習、扎實工作,渴望通過勤奮努力建功立業、證明自己。但人的成長規律決定了年輕干部正處于人格“定型期”,也是容易出問題的“危險期”,少數年輕干部價值觀發生偏差,傾向功利化、實用化,存在自由主義、享樂主義,有的心浮氣躁,有的遇事退縮;有的怕吃苦、講條件,有的學風不盛玩風盛,甚至個別年輕干部不服從機關管理。同時,由于年輕干部人生閱歷不足,統籌協調各方面關系的能力較弱,不善于處理工作與學習、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矛盾,這都影響到年輕干部的健康成長。

三、進一步做好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思考

做好年輕干部的培養選拔,既要遵循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加強領導,注重培養,還要把握年輕干部的特點,量體裁衣,因材施教,突出抓好育、選、用、管等環節的工作。

1.持續加強和改進組織領導,為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環境。一是靠實領導責任。各部門、各單位黨組織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把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負責同志在全面抓班子、帶隊伍的同時,要選好“苗子”,制定措施,加強培養。健全完善組織人事部門和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共同幫帶制度,傳授工作經驗,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年輕干部健康成長。二是完善專項規劃。著眼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完善區管領導班子和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規劃,提出中長期戰略安排,重點對3年以內、3至5年和5至10年的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作出規劃,努力儲備一批有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進行跟蹤管理、長期培養,為領導班子長遠建設和事業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三是加強輿論引導。借鑒武威市對“焦三牛事件”的應對措施,加大正面宣傳力度,引導全社會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消除對年輕干部不成熟、不放心的思想顧慮。組織部門要增強工作透明度,擴大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的民主,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讓公眾走出年輕干部“逢提必疑”的怪圈。

2.堅定不移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年輕干部樹立正確的政治理想。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組織閱讀經典篇目、參觀革命教育基地、開展新舊生活對比等具有較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教育形式,切實加強年輕干部的理論教育、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年輕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二是加強宗旨觀念教育。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為契機,引導年輕干部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樹立艱苦奮斗、吃苦耐勞、與群眾同甘共苦的生活作風,使年輕干部在服務群眾、幫助群眾中加深與群眾的感情,提高推動發展和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三是加強勤政廉政教育。堅持關口前移,打好“預防針”,從年輕干部參加工作乃至從校園開始,就應加強勤政廉政教育,使年輕干部及早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事業觀。大力宣傳先進人物,進一步加強警示教育,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事例激勵年輕干部清白做人、干凈干事。

3.持之以恒加強培養選拔工作,不斷提高年輕干部的綜合素質。一是堅持一線培養。樹立干部“到基層去、從基層出”的理念,對考錄到區的公務員、選調生、“三支一扶”人員等,除定向考錄外,其他全部分配到鄉鎮進行鍛煉。堅持先“下”后“上”,區直部門單位補充工作人員時,優先從參加工作2年以上的鄉鎮年輕干部中選拔;提名推薦和提拔任用時,優先考慮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干部。二是堅持選拔標準。樹立辯證的識人、選人理念,始終看主流、看大節、看潛質,不以偏概全,不求全責備,綜合分析年輕干部品行、能力、學歷、資歷等條件,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發揮年輕干部的最大才能。把德的要求做為先決條件,注重考察年輕干部在政治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一貫表現,在完成業務工作中的日常表現,在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中的具體表現,真正把優秀年輕干部選準選好。三是堅持統籌使用。樹立敢為事業用人才的理念,適度給年輕干部壓擔子、交任務,不斷提高他們的戰略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采取結構式、培養式、雙向式、輪崗式等多種形式,加大年輕干部交流力度,促進多層次、多崗位、多環境鍛煉。同時,不能簡單地把“年輕化”視同為“低齡化”,要統籌使用好其他年齡段的優秀干部,充分調動干部隊伍整體積極性。

4.堅持不懈加強監督管理,保證年輕干部隊伍健康成長。一是嚴格要求。各部門、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和老同志,要按照工作標準嚴、學習教育嚴、生活作風嚴的要求,多批評教育、多關心關愛、多幫助提攜,與年輕干部經常開展談心談話,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對苗頭性問題及早敲打提醒,嚴肅督促改正。二是嚴格監督。切實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法紀監督、考核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使年輕干部常存對法紀、對事業、對群眾的敬畏之心。對有關方面反映的問題,認真受理核實,一經查實的,要嚴肅批評、嚴肅教育、嚴肅處理,做到防微杜漸。三是嚴格管理。定好規矩,立好規范,抓好執行,對違反制度的要抓現行、抓懲處,切實增強年輕干部的紀律意識。單位領導要帶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為年輕干部作出表率。區委組織部對區管科級后備干部要實行優勝劣汰,動態管理,對受紀律處分的要及時調出后備干部庫,防止用人上的失察失誤。

5.年輕干部要不斷加強自我教育和管理。一要自我認知。干部的健康成長,一靠自身,二靠組織,但起決定因素的還是靠內因。年輕干部要學會自我認知,深刻認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榮辱觀念,明辨是非善惡,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能力素質干事創業,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回報組織和領導關愛。二要自我約束。一項制度的維護,一個人的成長,歸根到底要靠人的自覺。年輕干部要自覺加強自身修養,自覺遵守單位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行和紀律觀念。要慎獨、慎微、慎友,自重、自省、自警,特別是已經走上領導崗位的年輕干部更要嚴格自律,始終做到勤政為民、廉潔干事。三要自我完善?!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年輕干部要勤于學習,刻苦鉆研,多讀書、讀好書,多體會、多思考,不斷提高戰略思維能力和業務能力。要樂于吃苦,不怕“吃虧”,在艱苦環境中磨煉品質,積累成長“資本”。要敢于擔當,淡泊名利,淡化“官念”,不計交、不抱怨、不懈怠,在實干中實現人生價值,在拼搏中綻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