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建設情況調查匯報

時間:2022-06-06 05:01:00

導語:開發區建設情況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發區建設情況調查匯報

財經委圍繞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審議的議題,就港經濟開發區建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期間,聽取了管委會工作情況匯報,實地察看了基礎設施、內港池整治、碼頭建設及華懋新材料、萬通海欣倉儲等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現將調查情況提供給常委會組成人員,供審議時參閱。

一、基本情況

調查認為,港經濟開發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加快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搶抓機遇,創新實干,強力突破,港口建設、園區配套、項目引進等各項工作加快推進,一批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投產運營,發展勢頭強勁,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開發大發展的框架已經拉開。1-9月份,全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5.4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7億元,同比增長140%;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34億元,突破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90%,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一)多措并舉,港口碼頭建設推進較快。積極引導支持中海油、萬通、寶港國際等企業參與港口建設,八大業主碼頭建設進展順利。中海油2個5萬噸級原油、燃料油碼頭和2個5千噸級成品油碼頭已完成樁基打設,公共管廊正在加快建設;萬通2個2萬噸級燃料油碼頭正在進行樁基施工。下氣力對內港池進行綜合整治,內港池的商港功能得到恢復和發揮。積極引進萬通集團投資17億元啟動了南港池開發,至旅順航線即將通航。截止目前,港已累計接卸貨船440多艘,吞吐貨物260多萬噸,2個5萬噸級油品過駁錨地獲得運營資質,接卸大噸位油船的能力已經具備。

(二)突出重點,項目建設引進成效顯著。堅持建設、招商齊頭并進。集中實施了春、夏兩次重大項目開工行動,1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434億元。海科、華泰、萬達、神馳、大明“五大生態工業園”和萬通海欣、中海油、寶港國際“三大物流園”建設加快推進。其中,??坪瞻钜淹瓿赏顿Y2.5億元,萬通海欣20個3萬立方罐體已經安裝完成,華懋新材料一期年內即可投產。努力克服港口輻射能力弱、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等不利影響,緊緊圍繞化工、能源、物流等主導產業,加大專業、產業招商力度,大項目引進有了新的進展。石大科技、諾爾化工、東辰丁基橡膠、萬福達化工等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紛紛落戶。據調查,全區投產項目已達20個,總投資33.4億元;在建和續建項目34個,計劃總投資達587億元。

(三)加大投入,基礎設施配套逐步完善。高起點實施了規劃編制,水電路訊及消防、燃氣、管廊等專項規劃已完成,為今后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導。借助內力外力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今年已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3億元,其中,爭取政府債券、市財政調度款等資金1.9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土地平整、道路修建、供電供水、消防燃氣等基礎設施項目得以加快實施,投資近億元的污水處理廠即將投入使用,消防特勤站正在加快建設,總投資9.93億元的7公里防潮堤建設正式啟動,將于2013年建成投用,園區的項目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四)強化服務,加快發展的環境不斷優化。港開發區管委會領導班子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搶抓黃藍經濟區建設和城一體發展兩大機遇,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扎根,開拓創新,勇于奉獻,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各項工作實現了超常規推進。以創建“平安”、“文明”、“和諧”為總抓手,深入開展專項集中整治、和諧文明共建活動,區容區貌有了較大改觀,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發展環境逐步優化。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通過調查,當前制約影響建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一是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部分企業資金短缺的矛盾加劇,融資難的問題突出,影響了在建項目的進度。中海油、大唐發電等項目,受國家調控布局影響,不斷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推進難度較大。二是投入水平與大規模開發建設的資金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基礎設施配套資金缺口仍然較大,多元化融資渠道還不夠順暢,致使有的基礎設施項目無法開工,有的進度緩慢,客觀上影響了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三是由于地理原因,土地資源開發利用難度大,建設項目用地,需要大量挖土填土,工作量大,成本高,有些企業存在不規范取土用土現象。同時,受國家土地調控政策的影響,土地審批難度加大,制約了土地資源優勢的發揮。

三、幾點建議

一是堅持高效生態定位,推進健康快速發展。要搶抓黃藍經濟區建設和城一體發展兩大機遇,在工作指導和項目引進等方面堅持高效生態定位,抬高項目入區門檻,對進區項目進行嚴格篩選、審查,堅決杜絕高耗能、高污染項目進區;要高度重視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實行統一土地政策,嚴格執行土地投資強度標準,既要給企業發展留足空間,又要防止圈而不建,占而不用問題的發生,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要學習借鑒上海金山石化等先進管理模式,發展生態化工,推行清潔生產,加大排污、治污力度,擴大區內綠化面積,嚴格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抓好執法監管,永葆碧水藍天。

二是提升規劃標準,科學布局港口碼頭建設。港口碼頭建設要堅持高點定位,統籌規劃、科學布局。要增強前瞻性,按照建設億噸深水大港的要求,在利用引橋資源上,充分考慮未來發展空間;要突出科學性,按照運行能力和安全技術要求合理布局泊位,做到統籌兼顧,互為補充,互為配套,發揮港口碼頭最大效益;要提升完善港口總體規劃,加強與先進港口的對接,著力引進大企業集團參與港口建設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建設國際物流大港。

三是強力推進,突出抓好大項目建設引進。要堅定大招商的決心不動搖,按照高效生態要求,重點圍繞石化、能源、物流和海洋裝備制造等產業,綜合運用產業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等手段,著力在引進大高外項目、大企業集團上下功夫。對在建項目要靠上工作,加大推進力度,加快建設進度,使其盡快達標投產。要加強招商隊伍建設,打好主戰場品牌,圍繞產業招商的主攻方向,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高水平策劃包裝對外招商項目,加強項目的分析論證、篩選,增強項目的針對性。要加快建立油地軍校協調聯動機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市內大企業集團到投資興業,營造全社會參與建設的濃厚氛圍,切實把舉全市之力突破建設發展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四是加大資金支持,切實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要繼續堅持“政府投入為先導,市場化運作為主體”的原則,進一步發揮現有融資平臺作用,提高多渠道、多元化籌措建設資金能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破解發展瓶頸;同時,對能推向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要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建設。鑒于目前自身還不具備滾動發展和大規模投入的能力,市政府要給予重點傾斜,加大財政對的投入力度,加快區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學校、醫院、商貿區等社會事業建設,全面提升園區的項目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要科學規劃區內水系、綠化建設,合理安排取土用土計劃,推進水系、湖泊開發利用,形成獨具特色的河、湖、海景觀帶,為建設生態宜居新港城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