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沼氣發展現狀調研匯報
時間:2022-07-19 10:44:08
導語:農村沼氣發展現狀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掌握我縣農村沼氣發展狀況,深入分析沼氣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推動我縣沼氣建設科學發展,按照我委“調查研究月”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近期我委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基層,采取座談、走訪農戶、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全縣農村沼氣建設及利用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我縣農村沼氣建設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受當時技術水平和建設標準等因素制約,使用效果不夠明顯。2000年以來,隨著農村養殖業的迅速發展,農村沼氣建設逐步恢復。2006年國家提出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的要求,我縣沼氣建設快速推進。特別是近年來我縣把發展農村沼氣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措施,農村沼氣建設成果顯著。到目前為止,共完成農村戶用沼氣建設21000戶,總池容達31.5萬立方米,年產沼氣1617萬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氣工程4處,聯戶及小型沼氣工程12處;完善區域性服務體系3處,建設沼氣村級服務網點34處,培植了前阮二、老博士、南王、谷樓等多個生態家園富民典型。沼氣產業成為改善農村民生的重要內容,有力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和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一)農村戶用沼氣
本次調查選擇了錦水辦事處胡山口村和前阮二村、安城鎮南王店村和柳河村、玫瑰鎮站東村等5個村作為調查對象,共調查農戶229戶。經過調查,戶用沼氣建設整體情況較好,基本達到“一建三改”要求。沼氣使用基本正常,有1戶農戶因常年外出務工或家中無勞力將沼氣池棄用,有1戶農戶因住房搬遷將沼氣池報廢,有28戶農戶因故障間歇使用沼氣??傮w看,農戶普遍認為沼氣好用、方便,滿意度為87%。
(二)規?;託?/p>
本次調查選擇了玫瑰夏溝翠屏養豬合作社大型沼氣工程、東蠻子聯戶沼氣工程和玫瑰民新種畜養殖繁育合作社聯戶沼氣工程三個項目作為調查對象。玫瑰夏溝翠屏養豬合作社大型沼氣工程項目,計劃供氣200戶,因社區整合,新房建設未完工,目前完成供氣安裝30戶,工程處于調試階段。玫瑰民新種畜養殖繁育合作社和東蠻子聯戶沼氣工程項目,已分別于2009年9月和2010年10月完工,兩個項目建設均達設計要求,運行基本正常。
(三)村級服務網點
本次調查選擇了縣村村通沼氣專業合作社、縣新能源協會、潤農沼氣服務有限公司、胡山口、站東、南王、柳河等10個村級沼氣服務網點作為調查對象。其中村村通沼氣專業合作社和新能源協會為協會領辦,潤農沼氣服務有限公司為企業運作,其他網點均為村委會代辦。目前,被調查的網點均按規定時間完成了網點建設,達到了“六個一”標準,并且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服務。
二、我縣農村沼氣發展特點
(一)強化領導,組織體系健全完善。我縣高度重視農村沼氣建設工作,把農村沼氣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十大舉措之一,成立了能源沼氣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沼氣建設實施方案,將任務分解到鎮辦、村,并列入全方位目標考核。各鎮(辦)也成立了相應組織,把任務分解到村、落實到戶,把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縣、鎮(辦)、村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加強監管,項目建設規范實施。嚴格“四制”管理,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引入競爭機制,在確保質量、確保工期、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按照標價合理就低的原則,對沼氣建設項目實行招投標制,通過招投標,建池的成本降低了15%以上。做好動態監測,實行跟蹤問效、建設進度和建設質量檢查等制度,做到沼氣建到哪里服務監管跟到哪里。同時,嚴格落實項目資金按進度撥付、項目檔案“一戶一卡”、項目監督公示等制度,確保了沼氣建設的效果和質量。
(三)注重配套,服務管理體系初步建立。針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以及分散養殖戶減少、缺少沼氣原料等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我縣創新沼氣服務模式,成立了村村通沼氣專業合作社,成為全市首家沼氣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下設七個分社,采取“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經營模式,主要開展沼氣工程的設計、施工、維修、服務、技術指導、業務咨詢培訓及“三沼”利用等服務。合作社堅持市場化運作、規范化服務、微利經營的原則,結合實際開展全托、半托和技術指導式服務,實現24小時呼叫式服務,僅2010年就簽訂委托服務合同5007份,開展各種服務3600余次。
(四)技術創新,帶動作用效果明顯。近年來,我縣農沼科技人員通過科學實驗研制出了秸稈式沼氣池和浮罩式沼氣池,兩種池型都以秸稈為發酵原料,解決了沼氣發酵原料不足的問題,具有成本低、產氣快、周期長、易出料等特點,深受群眾歡迎。目前,秸稈式沼氣池成為戶用沼氣建設的一大亮點,正在我縣逐步推廣。
(五)循環試點,綜合利用效益不斷提高。積極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的循環農業,發展培育了孔村鎮合樓村、安城鎮西張營村、望口山村等“三沼”綜合利用基地??状彐偤蠘谴逶谕茝V沼氣池建設的同時,進一步開拓沼液、沼渣綜合利用途徑,建成12個綠色有機蔬菜大棚,農戶通過利用沼液作葉面肥、沼渣作底肥,生產的蔬菜全部達到了有機標準,實現了經濟和生態效益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一)對沼氣建設認識程度不高。部分干部群眾對發展沼氣在農村社會、經濟中的積極作用缺乏足夠認識,認為建沼氣只解決燒水做飯等生活用能,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村沼氣建設對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所具有的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戰略意義。有些建池戶缺乏沼氣使用方面的知識,出現不規范使用、不科學使用等現象,一旦有問題就不愿使用。因此與先進地區相比,整體發展速度仍然不快,沼氣池入戶率(25%)仍然不高。
(二)戶用沼氣建設進展趨緩。我縣戶用沼氣建設主要有三方面滯緩因素。一是成本因素,沼氣原料主要以畜禽糞便為主,近年來,農村分散養殖逐年減少,農戶沼氣原料缺乏,大部分建池戶都需購買原料,一個容積為十五立方米的沼氣池,一次下料要購買三方牛糞,約需180元,有效產氣期約五個月,而購買同等價值的液化氣,基本可以維持半年使用。另外,沼氣池每1-2年需進行一次大出料,每個池的出料成本在150元左右。經濟性的劣勢和維護的繁瑣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戶用沼氣的發展。二是氣溫因素,我縣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夏秋季溫度高,沼氣產量高,所產沼氣用不了,冬春季溫度偏低,沼氣產量少或者幾乎不產氣,給沼氣的使用帶來一定困難,這也是制約沼氣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由于我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快速推進,村莊整合較多,戶用沼氣需求量迅速減少,導致新增沼氣建設進程緩慢。
(三)沼氣維護管理難度大。一是服務網點缺乏運轉資金。為一個容積15立方米的戶用沼氣池出料需要操作人員3~4名、專車1輛,每出料一次需半天時間。近年來,我縣各鎮(辦)成立了一定數量的村級服務網點,但因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農村留守人員減少,部分農戶不愿意出錢對沼氣池進行日常維護,造成沼氣池不能完全滿足用戶正常生活用氣,導致半用和停用現象。同時專業服務機構也因缺乏資金支持,自身運行困難,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難以為農戶提供高效服務。二是規?;託夂笃谶\行費用較高。目前我縣小型聯戶沼氣工程建成后,都是免費向用戶供應沼氣。但是隨著使用會產生一定的費用,如果向用戶收取,就會有部分用戶寧肯退出也不愿繳納,即使只收成本費也有一定的難度,農戶對接受有償用氣還有一個認識過程。而讓規?;託夤叱袚M用,也存在不小的困難。
(四)“三沼”綜合利用效益低。目前我縣在沼氣、沼渣、沼液的利用方面相對單一,大多數農戶僅用于生活燃料、照明和使用沼渣做有機肥上,由于技術、生活習慣、認識等原因,在其他領域應用很少,還沒有從真正意義上發展成為以沼氣為紐帶,集養殖、沼氣、種植業為一體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模式,“三沼”利用的綜合效益未能得到完全體現。
四、做好我縣農村沼氣建設的建議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發展沼氣建設的積極性。發展沼氣不僅可以保證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持續地利用自然資源,而且可以避免濫用、浪費資源的現象,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針對當前廣大農村干部群眾存在的模糊認識,認真做好發展農村沼氣的宣傳工作,通過典型示范、效益引導,讓農民看到發展沼氣帶來的實惠,廣泛宣傳發展沼氣巨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普及沼氣日常管理和維護知識,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
(二)科學統籌規劃,綜合推進農村沼氣建設。編制完善《縣農村能源發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因地制宜搞好農村沼氣建設。一是依靠技術創新,從改進戶用沼氣原料入手,積極推廣秸稈式沼氣池和浮罩式沼氣池,著力提高沼氣及其綜合利用水平,因地制宜穩步推進戶用沼氣建設。二是加強政策引導,大力發展大中型沼氣工程。凡規?;笄蒺B殖場和達到一定標準排放量的農副產品加工廠,必須建設小型以上沼氣工程,并有效開展“三沼”綜合利用,實現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三是成立區域性農村沼氣服務組織,建立物業化管理服務體系。適時開展沼氣工程設計、施工、維修、技術指導、業務咨詢培訓及“三沼”利用等服務,與農戶簽訂委托協議,開展全托、半托和技術指導式服務,建立起一套規范、快捷、高效地服務運行機制。
(三)深化畜沼結合,通過典型帶動農村沼氣發展。推廣沼氣是一項與畜牧業發展水平、農村生活習慣等密切聯系的一個綜合性社會工程,應當堅持“示范帶動、建點成片、逐步推進”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選擇一些畜牧養殖發展好、具備發展沼氣條件的農村和農戶,從農村零星養殖向集約化、規模化大戶養殖轉變的趨勢和現實出發,圍繞我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積極探索大戶養殖、大戶建沼、集中供氣、市場化運作的新路子和新模式。同時,對有養殖條件和積極性的農戶,實行養殖與沼氣項目建設配套扶持,既可解決糞源,也可實現效益的互補。通過高標準建設沼氣示范村和示范戶,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讓農民群眾從成功實例中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增強建設沼氣的主動性。
(四)加強“三沼”綜合利用,夯實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基礎。沼氣上連養殖業,下連種植業,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紐帶。結合我縣實際,探索多種循環模式在我縣農業四大主導產業間的實施應用,如“畜—沼—菜”、“畜—沼—果”、“畜—沼—花”等生態循環模式,積極推廣沼氣貯糧、水果保鮮、沼液浸種、喂豬、葉面噴施、沼渣種植食用菌、養魚、建設沼渣沼液提純制肥等綜合利用技術,擴大沼氣利用范圍,努力提高“三沼”綜合效益。通過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循環農業,形成沼氣產業化發展格局,使沼氣建設從單純解決生活用能向綜合利用開發、發揮生態功能和社會效益方向轉變。
(五)調整資金投向,建立農村沼氣發展長效投入機制。設立農村沼氣發展專項資金,對重點示范村(戶)、重點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和補貼,并在服務體系建設上加強政府投入,完善配套設施設備,提高技術服務手段,將沼氣后續服務體系建設和沼氣技工培訓納入政府支持范圍。在完善區域性農村沼氣服務組織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扶持為主、市場運作為輔、穩定高效的服務體系隊伍,形成農村沼氣建設的長效投入機制。
- 上一篇:縣工業經濟結構調查匯報
- 下一篇:建筑智能管理通信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