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中心四風問題專題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6 09:00:57

導語:糧食中心四風問題專題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中心四風問題專題調研報告

一、存在的問題

1、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座辦公室時間多,深入基層時間少;看書面材料聽口頭匯報多,親力親為了解實際情況少;與機關的同志溝通多,與基層的同志接觸少;印發文件多,專題調研少;考慮機關的工作多,關注基層的事情少。

2、服務企業和群眾不夠。特別是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方面存在不足。糧食企業許多改置遺留問題至今未得到根本解決,如部份改制職工思想工作未做通,至今未簽訂協議;企業病退人員養老金未實行社會化發放;企業退休人員三項補貼一直由收儲公司承擔,企業難以承受;企業職工工資普遍偏低;倉庫設施陳舊等?!叭汀惫ぷ髦?,村民提出的一些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一些村民對我們的工作有意見。

3、糧食行政執法力度不夠。沒有建立專門的糧食行政執法隊伍,執法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高,與其他執法部門溝通協調有待加強。

4、機關效能建設不夠。機關工作制度執行不嚴格,存在上下班遲到早退現象和上班期間上網、聊天、做與工作無關的事的行為。完成工作任務有的應付了事,不注重實際效果。

二、原因分析

1、學習教育不到位。集中組織學習時間少,堅持自學不太好,教育培訓沒跟上,導致干部隊伍理論素養、政策水平、業務素質不能與時俱進,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適應時展的要求。

2、思想認識不到位。對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機構改革認識不到位,糧食局改為糧食流通服務中心后,有的同志認為單位被邊緣化了,干部的身份降低了,心中存有抱怨,工作熱情不高。對糧食市場化改革認識不到位。糧食市場放開后,多種經營主體進入糧食市場,有的同志認為這種改革增加了糧食市場管理的難度,也對國有糧食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帶來很大影響,工作上不能完全適應。對糧食流通管理職能認識不到位。糧食流通管理工作涉及工商、質監、物價、衛生等部門,糧食部門負責收購、儲存、運輸環節以及政策性糧食的管理,但由于認識問題,工作中很容易出現越位、錯位和缺位現象。

3、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許多工作沒有做好關鍵在于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如上半年的招商引資工作,曾多次進行布置和強調,但在落實過程中方法不對頭、重點不突出,工作沒有取得實效。如“三送”工作,許多村民要求幫助解決水利設施、大病醫療費用、貧困家庭助學金等,這些問題光靠我們中心的力量難以解決,但由于解釋工作和部門協調工作沒有到位,村民存在一些意見。又如服務企業工作,要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關鍵在于為企業爭取更多的政策和資金,由于我們與上級相關部門的聯系工作沒有做到位,我市爭取到的政策和資金不如一些兄弟縣多。

4、工作制度執行不到位。年初,中心制定了機關工作人員考核方案,對職工上下班、服從領導、完成工作任務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實際執行中,管理、監督、處罰不到位,導致違反紀律的人和事時有發生。

三、整改目標

1、黨員干部作風顯著轉變。圍繞抓住改進作風這個主要任務,教育黨員干部著力在整治“四風”問題上取得突破。樹立求真務實作風,力戒形式主義。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創業上,把功夫下在有效履職上,端正學風會風文風,為推動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密切聯系群眾,力戒官僚主義。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督,一切工作舉措和決策以百姓滿意不滿意、群眾是否得實惠、是否有利糧食產業發展為最終檢驗標準;崇尚艱苦奮斗,力戒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牢記“兩個務必”教誨,以勤儉節約為榮,堅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精神狀態,自覺擯棄揮霍享樂和驕奢淫逸的不良風氣,做到艱苦樸素、精打細算,勤儉辦一切事情。

2、黨群干群關系顯著改善。圍繞密切聯系群眾這個核心問題,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干部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轉化為“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為企業增效”實際行動,爭做“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企業”的表率。深入基層和企業,了解基層、企業和糧農所望所盼,化解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促進科學發展;真正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當親人,用真心、熱心、真情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想,真正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千方百計為群眾謀利益。

3、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緊緊抓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這個根本目的,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從市情、糧情出發,牢記同志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做好“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三篇文章總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加快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強化糧食宏觀調控、對接“糧安工程”中更加注重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糧食產業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糧食安全和保護好糧農與消費者權益,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整改措施

1、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抓好整改落實。主要針對征求意見過程中收集到的群眾反映的、民主生活會等查找到的突出問題,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做到措施到位,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人明確,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并以適當形式、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對有條件改的問題要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對一些突出問題要集中治理。同時對整改工作“回頭看”。

2、解決“四風”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檢查和整治。(1)整治形式主義。對本單位會議、文件、簡報、評比表彰和達標活動進行認真清理,重點整治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照抄照轉上級文件問題,著力改進學風文風會風。(2)整治官僚主義。對黨員干部的勤政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整治推諉扯皮、辦事效率低下的問題,著力整治一些黨員干部“不想事、不干事、不擔事”的問題,專項治理有好處爭著干、沒有好處躲著不管以及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3)整治享樂主義。重點進一步規范和落實公務接待有關規定,落實不贈送、不接受禮品的規定。(4)整治奢靡之風。全面檢查“三公經費”使用情況,堅決制止鋪張浪費,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嚴禁用公款互相宴請和安排高消費娛樂活動,嚴禁借開會、調研、考察、檢查和培訓等名義變相旅游等。

3、解決一些黨員干部不愿做、不敢做、不會做群眾工作的問題。采取接訪包案、民情日記和一線工作法,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特點和規律,正確運用群眾工作方式方法,拓寬群眾工作渠道和途徑,提高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

4、解決制度漏洞,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從源頭上防止不正之風。(1)梳理完善現有制度。對貫徹群眾路線制度已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長期堅持下去;不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的,要修訂完善;不適用的要堅決廢止。(2)研究制定新制度。抓緊完善大宗糧食交易制度、制定國有資產監督制度、制定出臺機關內部政務公開制度、推進作風建設落到實處。(3)嚴格落實制度。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作為切入點,加強督促檢查,堅決整治對制度規定變著法子進行規避的各種行為,絕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絕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絕不允許貫徹上級決策部署打折扣、搞變通、打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