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發展環境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3 05:13:10

導語:優化發展環境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化發展環境調研報告

一、存在的問題

1.政務環境不優。一些單位缺少全局觀念、大局意識,以小團體利益為重,權本位、官本位意識濃厚,考慮部門利益多,考慮整體利益少;有些單位存在重承諾、輕兌現,喊得多、干得少,上熱下冷現象,服務態度呈“金字塔”型(即領導重視、小鬼難纏),部門辦證手續繁,辦事效率低。更為嚴重的是少數辦事人員素質較差,刁難設卡,雁過拔毛;有的單位工作人員把“限時辦結制”的最高時限當作最低時限來執行,限時辦結不能提速;有些單位對落戶企業存在的實際困難,不想法設法解決,讓企業存在關門打狗的感覺,讓企業感到很無助。還有一個問題比較普遍,工作落實不到位。經常出現一項工作今天調度會,明天協調會,最后還是擱在那,遲遲無法推進,這里頭就存在一個督查落實的問題。

2.誠信環境不誠。公平場競爭機制、誠實守信的整體社會氛圍還沒有真正形成,市場經濟秩序還需要大力整治。比如當前民間融資問題,有些企業利潤明明無法支付融資的利息,不惜斷絕父子關系、夫妻關系,或者讓妻兒移民,惡性融資,毫無誠信可言。類此融資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當地的社會穩定,影響當地發展環境。

3.監督力度不強。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紀檢的紀律監督、群眾的社會監督和新聞單位的輿論監督,都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發揮了很大作用,但這些監督還沒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統一的協調推進機制。

二、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環境的對策

1.政務環境要從“優”字上下功夫,讓投資者“動心”。

堅持以“高效、快捷、優質”為目標,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服務質量,簡化辦事程序和環節,提高辦事效率,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突出抓好四個到位:一是減量到位。對現有審批和收費項目進行清理,凡能取消一律取消;二是提速到位。要充分發揮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簡化辦事程序,嚴格實行限時辦結和超時默認制,沒有特殊情況而超過承諾時限的,由部門領導全權負責;三是責任到位。把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當做一種責任,堅持做到“墻內的事情企業辦,墻外的事情政府管”,對所有擬建、在建、擴建項目,組成跟蹤服務隊,專人負責,全程跟蹤服務;四是落實到位。落實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在布置一項工作時,要明確各相關單位的時間節點,有專門的隊伍抓督查。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屬某個部門解決的,由部門主要領導負責,限時解決。特殊困難必須要在時間節點內提出,一并提出解決辦法,不能將困難作為延遲辦理的理由。抓督查的隊伍要全程跟蹤,讓會出現的問題盡快暴露出來,為解決問題節省時間。

2.誠信環境要從“誠”字上下功夫,讓投資者“放心”?!笆匦艅t興,失信則衰”。發展中要樹立誠信意識、培育誠信風尚、建立誠信形象。以“創先爭優”為載體,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努力使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和講文明、講誠信的良好人文環境,嚴厲打擊不誠信、不文明行為,全面樹立誠信守諾的形象。一是全力打造誠信政府。政府行為必須做到“打造誠信、慎重表態、踐行承諾、科學決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投資者在投資興業建項目所能享受的各項優惠政策和規定,努力做到重合同、講信譽、言必行、行必信,以制度取信于企、取信于民。二是完善創業資金支持平臺。進一步拓寬創業融資渠道,充分創造條件,積極與各級金融部門、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對接,積極創造融資機會,著力破解項目推進資金瓶頸,加大中小企業發展金融支持力度,幫助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同時要加大對惡性融資的整治力度,保持對惡性融資的高壓態勢,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安全感,抓好市場秩序整頓。三是進一步加大打擊假冒偽劣,重點查處與工農業生產和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假冒偽劣商品,打造各類誠信市場。

3.監督環境要從“評”上下功夫,讓投資者“安心”。要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紀檢、群眾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并形成制度化。如可以通過以下手段:一抓行風評議。在全市開展行風評議活動,對評價結果后幾位的進行組織免職處理,特別要通過一定方式加大對條管部門的行風評議,如電力、工商、國稅、國土等。從而評出企業滿意的作風,評出群眾歡迎的干部,評出廉潔高效的部門;二抓效能監察。進一步完善行政投訴中心,健全、行政效能投訴管理機制,暢通信訪投訴渠道,傾聽群眾呼聲,做到“有訴必接、接訴必辦、辦訴必果”;三抓輿論監督。開通“行風熱線”、開辟行風建設專欄、投訴舉報“回音壁”、曝光專欄,使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使影響經濟發展環境,方面的投訴。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切實維護好企業和廣大群眾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