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服務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01 05:54:19
導語:農村公共服務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設情況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我縣有25個鄉鎮,每個鄉鎮都建設了文化站,以文化站的建設標準配備了設施設備。到目前,在4個鄉鎮建立了省級鄉鎮文化示范站。以4個省級文化示范站為點,以點帶面,帶動其它鄉鎮文化站共同繁榮,促進我縣農村文化全面發展。
目前我縣建設了36個村級文化活動室,配備了功放、音響、調音臺、話簡等唱歌設備;在活動室里還可以讀書看報、玩棋牌等活動。以后逐漸增加村級文化活動室的建設數量,并賦于更多的功能,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覆蓋更廣。
(二)農家書屋建設
我縣共有143個行政村,每個村都建設了農家書屋,配備了圖書管理員。每個書屋配書1300多冊,光盤100多盤。每年都要補充新書,以符合百姓的需要。
(三)體育場地建設情況
目前,我縣在鄉鎮、村共建設了52個標準籃球場,76個健身路徑。有效地滿足了老百姓健身的需要。
(四)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情況
近幾年我縣在143個行政村放映電影約1800場次,滿足了群眾看電影的需求。今年結合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放映了《永遠的焦裕祿》、《孔繁森》、《生死決擇》等群眾路線教育影片,有力地宣傳了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
二、工作舉措和取得的成效
(一)工作舉措。一是為確保我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順利推進,成立了以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文體廣新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和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二是著眼于服務基層和服務群眾的文化建設方針,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大局,從硬件和軟件是滿足群眾文化娛樂的需要,促進了全縣文體事業向縱深發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從縣到鄉鎮和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格局基本形成,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成果。在免費開放體育館、文化館、圖書館的同時,逐步開放健身房、公共電子閱覽室,滿足群眾文化娛樂的需要。全縣25個鄉鎮的文化站也免費開放,143個行政村的圖書室免費閱讀,給鄉村帶去文化的精神食糧。各鄉鎮和一些村已有完善的全民健身路徑,安置了籃球場、乒乓球臺、健身器材,滿足群眾鍛煉身體的需要。
二是我縣群眾文化娛樂的需求增加,自覺加入文化娛樂、全民健身的隊伍中,精神需求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各鄉鎮自發成立廣場舞協會,每天晚飯后就跳壩壩舞。村民到鄉鎮文化站唱歌、看書,出門不遠就可以進行打籃球等體育活動。文化體育方面的娛樂已經潛移默化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在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的同時,增進了百姓的素質,加快了創建“和諧·人文”目標的進程。
(三)取得的經驗。一是逐步引導群眾文化娛樂的需求。我局先在一些人口比效密集、經濟比效好的鄉鎮、村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并積累保護管理經驗,建設之后其它的鄉鎮、村也就有了需求。二是做好管理工作。注重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的管理工作,我局進行了各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充分發揮出應有的效用,并能有效地保護保養設施設備。對籃球場、健身路徑每年都要檢查,場地該修補的就修補,器材該維修的就維修,不能使用的就換。
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公共文化陣地設施總量不足
雖然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農家書屋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民健身工程也普及部分鄉村,但健身舞蹈等活動場所奇缺,是制約基層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瓶頸。
(二)公共文化陣地建設服務經費不足
由于底子薄、基數低,我縣對公共文化建設服務的投入還嚴重不足??h級財政吃緊,對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有限,歷年來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實事工程的工作經費難以到位,鄉鎮中心工作經費缺乏,用于文化建設方面的經費就更少,文化工作經費、設施建設經費無法保障,基層文化工作持續發展步伐受到束縛。
(三)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不高,產品與服務供給不足
近年來,雖然縣委、縣政府加大了發展文化事業的投入,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就目前而言,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仍然不高,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仍然不夠豐富。一是專業人才缺乏。文化工作專業性要求很強,但隨著人員更替,特別是近年來,我縣文化系統吸納的工作人員年輕、有專業特長的人員幾乎沒有,文藝創作、產業管理方面顯得尤為突出,造成了后備專業人才嚴重缺乏。二是專干不專職。在全縣25個的文化專干中,90%以上的鄉鎮文化專干必須參與其他中心工作,能用于本職工作的時間不足全年工作日的三分之一。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財政投入,科學統籌規劃
建議上級加大對基層關于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專項資金的轉移支付力度,解決縣級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等省級文化惠民實事工程配套建設專項工作經費,增加圖書館購書經費等。同時,獎勵鄉鎮和村級進行經費自籌,出臺系列稅費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融資,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文化設施建設。
(二)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打造專業團隊
建議文化人才專業隊伍建設的重點應放在縣級,以地方為主,上級給予支持、指導,組建和提升專業化、高素質的策劃、創作、宣傳、演出的基層文化隊伍。同時,加強農村民間藝人、文藝愛好者、未成年人的文藝培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接班人,增強基層文化建設后勁。
(三)注重資源整合,夯實基層陣地
整合農村基層黨員遠教中心建設、村級組織陣地建設、農村信息服務站建設、村圖書室建設、村衛生室建設、村計生服務點建設等農村有關建設項目,與村級農家書屋和億萬農民健身工程相融合,打造鄉鎮和村級綜合文化陣地中心。同時,將大學生村官、鄉村教師等資源進行整合,指導基層文化活動開展,發現、培養一批扎根基層的人才隊伍,在軟件上助力基層文化發展。
(四)強化科學考評,建立長效機制。
不斷健全公共文化陣地建設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科學制定全縣文化發展工作考核辦法,把文化發展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對各鄉鎮和部門的績效考核目標,形成全縣多部門、單位合作、協同推進縣域公共文化陣地建設的“一盤棋”良好格局。同時,實施鄉鎮文化站年度考核制度,強化管理,增強農村文化隊伍服務意識,加強督查評比,對文化工作開展出色、貢獻突出的鄉鎮、民間藝人、文化經營戶評優評先,給予精神和物質鼓勵。加強對農村群眾文化的引導,倡導文明新風。加大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管,建立健全對基層公共文化陣地服務體系建設業績的科學考評機制。
- 上一篇:旅游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匯報
- 下一篇:為農民工送文藝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