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幫扶規劃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30 03:38:24

導語:脫貧攻堅幫扶規劃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脫貧攻堅幫扶規劃調研報告

為深入貫徹黨的、省委十一屆二次和州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州委、州政府及縣委、縣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及《縣2018年貧困縣摘帽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村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實現脫貧摘帽,現結合我局及村實際,制定2018年村脫貧幫扶規劃

一、基本情況

村距鄉政府12公里,村委會所在地海拔為2912米,轄、、、、林沖5個自然寨,全村共92戶、581人,勞力人口386人,其中貧困人口達129人,貧困發生率達22.2%。全村擁有大型貨運汽車27輛,農用拖拉機18臺,草地面積17222.1畝,林地25700畝,退耕還林1227.11畝,糧食播面864畝,其中:青稞299畝、洋芋265畝、豌豆55畝、胡豆160畝,經濟作物(藥材)30畝、蔬菜25畝、元根30畝,實現糧食總產10.75萬公斤,人均有糧185公斤。全村共有各類牲畜1197混合頭,其中:牛784頭、馬59匹、豬354頭。2017年人均收入7400元。

近年來,村“兩委”一班人,在縣委政府和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廣大村民,堅持黨的領導,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生產,大力調整農牧業產業結構,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重大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落實黨政一把手負責制,以全縣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措并舉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為契機,集全村之力、之智,齊抓共管,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2018年圓滿完成“摘帽”任務。

(二)致貧原因

村屬全縣農牧結合的貧困村之一。從人均收入指標看,與全鄉總體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顯的,處于全鄉倒數?;A設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組入寨道路沒有完全硬化。耕地面積較少,人均耕地面積僅1畝,且大部分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層薄,土壤質量差,旱澇不保收,經濟發展后勁不足,農民脫貧致富難。生產結構非常單一,群眾經濟收入來源較少,土地抗風險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往往造成生產受損、生活困難、農民減收、貧困加深,返貧突出。由于交通條件差,造成經濟發展緩慢。致使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經營能力,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即使外出務工的勞動力由于文化素質較低,外出務工的收入也較低,僅能維持自身的生活,對家庭收入的貢獻不大。盡管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給予了村極大支持和關注,但仍是杯水車薪,難以滿足貧困戶發展生產的需要。由于長期的貧困,農村金融機構對群眾貸款額有限,甚至不少群眾害怕還不起銀行貸款而不敢貸款,缺資金成為制約貧困村群眾發展經濟的瓶頸。

(三)工作目標

到2018年底,全村脫貧3戶,根據實際情況預留1戶2019年脫貧,且已脫貧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有安全飲水、生活用電和廣播電視,實現整村貧困發生率低于3%;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當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7800元)以上;有集體經濟;通水泥路;有安全飲水;電力入戶率達到100%、有通信網絡;有標準化村衛生室。

三、具體任務

緊緊圍繞全縣“脫貧摘帽”目標及鄉黨委政府脫貧工作部署開展整村脫貧攻堅工作,依靠當前多方力量、多措并舉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舉全村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以必勝之心打贏脫貧攻堅之戰。

(一)以產業發展為重點推進脫貧攻堅戰線。立足于村村情、民情實際,大力發展種植業,切實改進種植生產方式及引進良種,使種植業成為引領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一是發展特色產業花椒,預計投入5.6萬元,建成種植試點基地20畝。二是兼顧傳統產業不放松。預計投入3萬元,實施胡豆種植300畝。三是堅持中藥材種植。預計投入2.64萬元,種植黃芪、黑藥、金鐵鎖、秦艽30畝。

(二)以農村生態旅游為抓手推進富民戰略。一是預計投入21.5萬元,以寨為中心,傾力打造“鐵布梅花鹿生態旅游觀光區”。二是預計投入80萬元,建設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包括旅游生態停車場、旅游露營基地、旅游生態環保廁所、標示標牌、旅游露營基地藏式白帳篷、景區太陽能路燈、引水電網、座式望遠鏡3個、3個木質觀光亭、5戶特色民宿彩鋼瓦480平方米等方面的建設。生態旅游產生的效益納入村集體經濟分配辦法。

(三)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村民認可度。預計投入486.89萬元用于入寨入戶道路硬化、太陽能路燈、鋼制涼架、擋土墻、網圍欄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進一步提高群眾對目前及未來生活的滿意度、認可度。

(四)以產業扶貧到戶為依托實現貧困戶增收。在尊重貧困戶發展產業意愿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給予指導,在鄉黨委政府的主導下,按照先建后補原則和人均7950元標準,支持2018年脫貧3戶25人發展犏牛、運輸等產業,保障脫貧戶實現增收,同時跟蹤了解已脫貧戶及當年脫貧戶后續發展、產業項目實施情況,及時解決脫貧戶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確保脫貧戶真脫貧且穩得住。

(五)以大扶貧工作格局為契機落實各項政策。當前是全縣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各方力量、各項舉措、政策都極大的向脫貧攻堅傾斜,堅持認真解讀、傳達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各項惠農惠民政策,不打折扣的將2018年若委下發的若委〔2018〕15號的文件精神落實到位。

(六)以農村黨建為牽引充分發揮支部堡壘作用。黨支部就是引領基層發展的“頭羊”。它是黨的組織基礎,是黨在基層的中堅力量,是黨在基層的各項政策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組織和領導黨員、群眾完成黨的各項任務的指揮部,也是教育管理黨員最基本的“學?!?。進一步發揮第一書記、支部書記、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人員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同時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目標任務,嚴把工作標準,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抓好工作落實。堅持用“三到工作法”即每戶貧困戶“走到、問到、反饋到”,全面落實入戶摸底、調查、排查、幫扶計劃等,為脫貧攻堅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鄉黨委、政府的指導下,由村兩委統一組織實施。為全面完成所規劃的各項任務,成立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

(二)明確責任分工。一是對規劃中確定的目標任務,納入村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實施方案并組織落實,每年需要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落實到牽頭責任單位,村干部帶頭包戶,黨員、干部積極參與,扎扎實實推進,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二是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部門支持,幫助種植戶協調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對在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