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域化調整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2 09:37:57

導語:行政區域化調整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區域化調整工作調研報告

工作運行情況

總體上看,全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是全面跨越發展、富民強縣步伐的一項重大決策,得到了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內積極擁護與大力支持。自2019年11月全面完成調整并運行半年多來,基本達到了“工作運轉有序、資源配置優化、發展活力增強”等效果,為加強和有力推進鄉政府成為服務型、發展型、責任型、法治型政府的現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1.資源配置優化。行政區域調整后,將原村納入鄉,現我鄉大多數行政村均在一條線路上。能在區域范圍內優化配置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要素資源,能在范圍內統籌推進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2.行政效能提高,服務水平提升。進一步完善了鄉機構設置,逐步建立起統一效能的組織體系和管理框架,降低運行和發展成本,提高了行政效能。調整后,實行集中辦公,將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項目納入中心“一站式”辦理,并規范即辦、代辦、協辦三類辦事流程,例如:上納咪村村民到所屬鄉政府辦理事務行程縮短近40公里,極大改善了群眾辦理不方便情況。

3.班子團結,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行政區域調整后,班子隊伍優化配置,增強了干部的凝聚力,戰斗力,積極推動各項事業。一是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強化領導,明確職責落實時間節點責任制,加強監督使項目建設能夠按時完成。二是穩步推進脫貧攻堅。幫扶力量增強,幫扶措施切實有效,補足工作短板,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三是環境治理初見成效。扎實開展“三域一居”環境整治、月周末大掃除和“六化三整治”工作,建立垃圾清運隊,有效改善了我鄉環境衛生,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存在的問題

1.工作規劃不足。目前面臨人口增多、面積增大、產業增加、需求增強、要求提高等一系列新變化,必然要求從統籌城鄉發展的新的視覺開展工作。目前缺乏整體性、長遠性和全局性的總體規劃。加之因上納咪村納入我鄉后,增加寺廟工作,缺乏寺廟管理經驗,尚沒有完全適應調整后的新常態要求,習慣于老的思維方法,沒有更深、更主動思考發展。

2.干部力量亟待加強。管理地域、群眾人數大幅增加,推動經濟發展的任務加重,而人員配合相對缺乏。一是絕大多數干部一身數職、一身多責,無力承接專業性較強的事權。對一些業務技能要求較高的職權,但是鄉由于人才不足,技術力量無法支撐而不能“接權”;二是基層干部缺編嚴重,但對缺編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招錄、遴選等沒有自主權,無法及時補充配備所缺人員。三是人員配備不到位,被抽借人員多。造成一些工作出現斷檔,工作質量得不到保障。四是缺乏專業性技術型人才。例如:無寺廟管理專業人員。

工作建議

1.突出規劃引領。突出特色,在功能互補、配套服務、協調并進的框架下進行規劃定位,特別是要結合民族文化傳統等資源稟賦,塑造鄉鎮個性特色。

2.強化指導監管。建立對鄉鎮的考核評比體系,分不同的類型對鄉鎮進行考評排位,指導激勵鄉鎮加快發展。

3.充實鄉鎮力量。根據鄉鎮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總量設置領導班子職數和職能機構,因地制宜,區別對待,配齊配足行政、事業編制人員,改變一個辦公室承擔多項職能,一個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身兼數職的現狀。彌補鄉鎮專業業務人員不足的問題;將現有的管理人員逐步按程序調整至與所學專業對應的管理崗位,充實專業技術隊伍。規范干部流動和借調管理。

4.加強集中培訓,提升鄉鎮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建立健全干部培訓輪訓制度,大力組織實施專業知識培訓和再教育工程,更新發展理念、知識結構,加強激勵塑造,綜合運用薪酬、職務晉升等各種激勵手段,使更多的人員成為適用性更強的“通才”,切實減少用人成本和人力冗余。